柬埔寨有家必拜訪的台商,就是亞瑟馬,所自創的ASAMA自行車已攻占越南二成市場,現在更進軍柬國市場。有41年歷史的亞瑟馬1999年就到越南設廠。6年後,歐盟針對越南自行車課徵反傾銷稅,讓越南優勢盡失,反觀柬埔寨出口到歐盟的自行車、零配件都享有零關稅,買方可省下14%成本,2005年亞瑟馬也選擇到柬國投資。
不到幾年曼哈頓廠的規模就追趕上越南,目前兩地員工數都在1500人左右。亞瑟馬雖因反傾銷而至柬國設廠,卻在2005年率先進軍越南,現在每年越南廠產出的九成電動腳踏車與一般自行車都供當地所需,市占率達到兩成。
用看板圖表訓練員工 愈原始愈有效
「ASAMA在越南一台自行車平均售價約3000台幣,以當地水平來說,算是高檔車了,」胡志明的台商說,性能口碑不錯,頗受當地人歡迎。轉攻越南內需市場取得佳績,亞瑟馬也在2010年轉進柬埔寨,看準當地消費潛力,鎖定金字塔頂端客群,售價在100美元以上,依當地平均國民所得換算,等同台灣2~3萬台幣的高級車種。
目前柬埔寨內銷量並不多,不過亞瑟馬看上的是消費力提升後的潛在商機,先行蹲點布局。曼哈頓廠區主要生產歐美高單價車種,售價約1萬5000~3萬台幣,幾乎包辦亞瑟馬1/3的總產量,製造地位日益重要,卻也面臨罷工加薪、流動率達15%等惱人的管理問題。
原先一星期只要待兩三天的協理王福泉,4月間已常駐工廠。他認為經濟剛起飛的柬埔寨,愈原始的管理方法愈有效,將所有工具與生產流程,各自畫在大看板上,用柬文、顏色、記號加以註解,連工具都是用實體圖解說明,員工才知道什麼半成品要搬到哪裡?從事什麼工作時,需要用哪種工具?
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教,才不會出狀況,所以生產線上需要更多管理人員。通常一條生產線必須配置到一名陸幹以及四位越幹,幾乎每隔不到10公尺就有主管在監督輔導,「沒有這麼多主管會盯不住的,我只能每天規定生產量的目標,只要早完成就早下班,」王福泉說,這一招頗有效果。
隨著生產線的移動,一台台嶄新的自行車開始裝箱,送進貨櫃裡,在幕僚多次的催促下,王福泉趕著見外國客戶。或許主動送上門的訂單稍微淡化煩人的管理問題,他踏著輕快的步伐,隱沒在廠區的另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