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貪婪之島
今年春天,美國時代週刊在兩整頁篇幅中,以「貪婪之島」來描繪今天的台灣。從過去受人稱讚的「台灣經驗」到當前受人奚落的「貪婪之島」正刻畫出台灣在墮落之中。
當多數人在追逐貪婪時,台灣當然就遠離了尊嚴。在一個有尊嚴的社會中,人民要活得有品質、活得有安全、活得有選擇。
當治安惡化,人民失去安定的保障時;當投資環境惡化,企業家失去投資意願時;當生活環境惡化,民眾失去生活品質時;當特權與利益團體愈來愈無所顧忌,使公平競爭喪失時;這不再是一個有尊嚴的社會。
郝內閣的挑戰不只是要對付治安,而是要把墮落中的台灣建立成一個「尊嚴之島」。
二、展現政治號召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曾對「亂」的社會、「貪」的人心、「鬥」的權力結構、「爭」的意識型態,失望過、痛心過;就在這一迷惑時刻,剛接事的總統與行政院長,辨清了當前的處境,均以「尊嚴」這項足以激勵人民志氣的理念,來展現他們的政治號召。
李總統在就職講詞中宣示:「我們要使全世界所有的中國人,都能抬頭挺胸,活得有意義,活得有尊嚴。」
郝院長更進一步以「有尊嚴的生存、有理想的發展」做為新內閣的施政原則,他指出:「堅強的軍事力量,只能保持台灣有尊嚴的生存;唯有由社會安定而產生的民心,由經濟成長而產生的活力,由政治民主而產生的參與,由現代制度而產生的秩序,由教育普及而產生的人才,才能使中華民國有理想的發展。」
「貪婪之島」能否變成「尊嚴之島」,端在朝野的共識有多強,決心有多強,以及領導階層的執行毅力有多強!
三、六項努力
在這個歷史性的轉捩點上,新內閣必須要在資源分配上、政策推行上、觀念提倡上三面並進,努力做到下述六項:
一、資源重分配:在不損及國家安全原則下,要繼續減少國防支出在中央預算中的比例.因國防支出減少而移出的經費,正可用於經費短缺的教育與社會福利等部門。由於郝院長曾擔任國防部長要職,任何合理的削減,既容易得到軍方支持,更會得到人民的肯定。
二、民主與法治同步:民主政治的推展,正如郝院長所指出的,像一列火車,在合法的軌道上,只會向前行駛。「台灣不缺乏自由,但缺乏法治」是海內外人士一致的觀察。因此,民主政治的實踐,必定要與法治的推行密切配合。
要使台灣變成一個民主與法治的社會,必要有適合時代潮流的典章制度。因此行政院要及時提出現代社會所需的方案,立法院要及時通過符合人民利益的法案,二者就決定了台灣社會現代化的時間表。
整體來說,立法院的表現是令人失望的。
在一些立委的拖延與堅決反對之下,重要的法案都無法在立法院中通過。反對的立委應當瞭解:所耽誤的不是國民黨提出的法案,而是杯葛了一個現代社會的塑造。聯合報在六月七日的社論中,有生動的描述:「我們的政黨政治盡是那些整日遊走在府會之間與國會議事殿堂鬥嘴爭利的民代,民眾的福祉與法案都在利害當頭暫時置諸腦後。」
三、執行毅力的考驗:輿論以「強勢領導」形容郝內閣。「強勢領導」應當是指政府首長所應展現的強烈企圖心 不僅是指要有決策智慧,更是指要有執行毅力。
近年來,部會首長都有優越的條件--如學位、如口才、如形象、如經歷;可惜的是:大部分的首長仍然缺乏令人稱道的政績。
我們希望:郝院長為中國政治樹立一個新的典範;部會首長如果犯錯當然要免職,如果因為缺少政績,也應當會被要求卸任。郝內閣要使「政府部門」變成一個肯做事、敢做事、能解決問題的代名詞。
四、社會公平的提升:以中產階級為主幹的台灣社會,不僅要求社會安定,也要求社會公平。當新內閣全力改善治安時,也不要忽略社會公平的提升。
今天腐蝕社會公平的力量來自特權勢力的無所不在,利益團體的過分要求,施政原則之一再犧牲。在「誰也不怕誰」的心態下,守法的吃虧,在法律邊緣活動的占便宜,犯法的常常逍遙法外。
以納稅為例,當徐立德擔任財政部長,提出「稿費要付稅」時,我是支持的;當今天王建瑄擔任財政部長,提出取消中小學教員薪資免稅構想時,我也支持。但要立刻補充:財政機構一定要設法使那些高薪資所得者(如醫生)、高營業收入者(如餐廳),繳他們應當繳的稅。這樣的雙管齊下,既增加稅收,也不扭曲社會公平。
五、政策與觀念兼顧:要活得有尊嚴,必要有安定與乾淨的生活環境,充足的公共設施,適合國情的福利網,國際水準的文化活動……。所有這些必須要靠政府部門提供巨額的經費,長期的規畫,以及不折不扣的付諸實施。
六、兩岸關係的推展:為了台灣兩千萬人的福祉,在中共沒有善意回應前,雙方不需要談統一,但應當要在有計畫地考量下,繼續推展兩岸的交流。
目前政府所允許的單向交流,應當變成雙向;間接貿易與投資,變成直接貿易與投資。政府也應當考慮:與其招募外籍勞工,引發出一連串社會問題,不如在妥善的甄選下,借用短期的大陸勞工,來補當前人力之不足。
郝內閣也同時要推動這些觀念:
.政府不再是保姆,人民要負擔社會成本。
.企業家有權利賺錢,也有義務盡責任。
.在人民有「錢」,政府有「能」的配合下,改善「家庭小康、社會大貧」的畸形現象。
.公務員不能再享受犧牲,而要享有合理的待遇與工作環境。公僕不再難為,公僕有他應有的自尊。
.政府的決策會果斷、理性與乾淨。政府不再在討好的心態下,贏得選票;而要在求好的鞭策下,贏得民心。
四、要留尊嚴在台灣
如果大家都有「台灣的前途在大陸,大陸的希望在台灣」這個共識,那麼,塑造台灣變成「尊嚴之島」所付出的心血,就更有代價,因此,所獲得的肯定,就更有價值。
我的老師劉兆田先生,在六月一日卸任內政部政務次長時說,他常以經國先生所引用的一首詩自勉:「千修百煉今下山,去到江湖走一番,粉身碎骨所不計,要留清白在人間。」
讓我們改四個字,期望於郝院長及他的閣員:粉身碎骨所不計,要留尊嚴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