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著背、菸不離手的雅美老婦人駛起盛滿水芋的竹簍,赤足悠閒地走在環島水泥路上,細瘦微微內彎的雙腿沈緩地向前踱去,黑底花邊的傳統衣裙隨風輕擺。她黝黑的臉上深爬了皺紋,佝僂的身影晃蕩在無人公路間。火熱陽光毒辣辣地貼在她身上,頸項上沈甸甸圈滿各式貝殼項鍊,叮叮噹噹伴著無聲的步履。她滿足地吐了口長長的煙。
在她身後,是蘭嶼乾淨的藍天和無垠無涯的碧海。
孤懸於台灣島東南方,面積尚不及台北市大,蘭嶼是台灣地區最富人文特點的離島,正因自成一格的文化氣質,而使蘭嶼躋身觀光重鎮之列。島上兩千八百多名雅美人就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一代代居息在這塊雨林遍布、土地貧瘠的夢土上。
四面環抱著海,雅美人是台灣少數原住民中,唯一的海洋性民族,孤絕於太平洋上,現代文明的腳步遲遲才踏進燠熱原始的蘭嶼,雅美文化得以維繫至今。在日據時代,日本為研究人類學,刻意保留雅美人固有文化,與現代社會隔絕,島上只有幾名日本警察,雅美人過著原有農耕漁獵、以物易物的生活。
賠償金子的文化
民國五十六年,蘭嶼從山地管制區解禁開放觀光;正如同所有原始民族一樣,當物質文明浪潮衝擊蘭嶼,雅美人不可避免地面臨接受文明或堅持簡單生活習慣的兩難。
在村落裡,趕著台北忠孝東路流行趨勢的雅美青年和赤身穿丁字褲的「老鍋蓋」(老雅美人)擦肩而過;語調濁重高亢的雅美話和發音奇特的國語混雜在村民的閒聊中;半山坡上,水泥牆築成的國民住宅和低入地下的傳統石屋交錯著老少雅美人;年輕的雅美人不是不會講雅美話,就是羞於穿傳統衣服。
祖先來自南洋,雅美人也遺傳了南洋人黑亮的皮膚和慵懶,午后熱得寧謐異常,居民豢養的黑豬勤快、不畏人地穿梭在公路邊覓食;紅色蜥蜴出其不意地橫奔過滾燙的雙線道水泥路。安逸的雅美人就坐在茅草覆頂的自家涼台上,三五談天或獨自無目的地遠望。觀光客經過,嗜菸的雅美人有時會憨憨地對著外地人笑,伸起食指中指在咬著血紅檳榔的雙唇間做抽菸狀,問他要一根「他巴哥」(香菸)。
「二十四小時對雅美人而言似乎太長,」一位多次去蘭嶼的觀光客不解地說,他相信這樣的生活對習慣忙碌的台灣人過於奢侈。
「台灣是動態社會,蘭嶼是靜態的,」師大歷史系畢業的雅美青年李美富深深體認鄉土的祥和、與世無爭。
普通觀光客到蘭嶼,總是走馬看花地遊遍蘭嶼、流覽雅美人的原有生活,自願到蘭嶼已六年的蘭嶼國中校長余添義卻認為除了觀光之外,雅美文化有值得台灣學習之處。熱愛蘭嶼的他表示,雅美人非常有禮貌且酷愛和平。明友送的禮物一定會親自帶回家享用,自已的手也絕不會打自己的同胞,打架最多也只丟丟石頭,只要濺了血,一定賠償對方金子;山上樹木要是有人做了記號,別人就一定不會去砍。 任教於蘭嶼國中的李美富驕傲地說,比起台灣文化,雅美人更重視禮的內容。雅美的每一個祭典都十分隆重,籌備很久,由雅美人親手製做祭禮所需的物品,顯示他們的虔敬。
捕不完的飛魚
「文化沒有高低,」戴著眼鏡的李美富斯文地下結論。
在蘭嶼雙週刊擔任編輯的雅美婦女王慧如,一手抱著兩歲大的幼女,一手撐著傘滿足地形容,蘭嶼生活沒有壓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十分悠閒。雅美人也沒有酋長,有大家都一律平等的觀念,更難得的是「在蘭嶼不用有防犯人的心,」她深遽的眼睛閃現幸福的光芒。
除了少數民族色彩之外,蘭嶼的自然景觀並不讓人文習氣專美於前。沿著長四十五公里的環島公路,蒼翠山丘伸向無盡,麵包樹、野菠蘿近在咫尺、伸手可及。據統計蘭嶼共有八百五十種植物,其中二十五種為蘭嶼所獨有,而蘭嶼之所以從紅頭嶼改為今名,是因為島上盛產蝴蝶蘭之故;綠鳩、紅角鶚、金鳳蝶等野生動物更是別處罕見。
海是雅美人取之不盡的資產,捕不完的飛魚,目不暇給的礁岩景觀。騎鐵馬環島,順路而下,飽覽如龍吼天的龍頭岩、石獅相對的雙獅岩和在二次大戰間曾被美軍誤為軍艦而猛投炸彈的軍艦岩。
途經蘭嶼最美的港灣東清灣,紅白相間的魚舟停泊在跳著金光的礫石堆上;聲音輕脆瞭亮的雅美小孩魚一樣地縱身入海。
比起花蓮秀麗厚實的山川,蘭嶼平緩蔥鬱的山丘格外顯地野。「在蘭嶼山中,一切要靠原始求生本能。」多次進入雨林探險的一位觀光客有感而發地說,也正因一切靠自己,人就顯出了活著的尊嚴。
從台東富岡坐船到蘭嶼要四個鐘頭,每星期有兩班;空中班機也配合日益增多的觀光客逐漸加班,目前有兩家航空公司從台北、高雄、台東飛蘭嶼,一小時內即可抵達位在紅頭村的機場。
漁船下水祭禮
三月至八月是蘭嶼觀光的旺季,在這個期間,重禮的雅美族祭典較多,尤其以漁船下水禮最為隆重。造船技術極高的雅美人造一艘魚舟,要耗上三年時間,上山伐木、親手雕刻,一鑿一斧,匠心獨運地琢磨出紋飾複雜的漁船。
為驅走惡靈、析求豐收,在漁船造成之後,必須舉行盛大的下水禮。全村居民都參加,身穿銀盔藤甲唱頌歌儀式,繁縟而有特色。三到六月的飛魚季是蘭嶼最忙碌的季節,漁船清晨出海,黃昏破浪滿載而歸,部落裡老老少少便蹲在工作房前動作齊一地殺飛魚,留下送給親友的一份,其餘用草繩串起曬乾,做為食用。
雅美的六支部落分散在全島四個村莊,花六百塊租一天摩托車,只消一個多鐘頭就可以從最開化的椰油、紅頭到保留最多原始生活的野銀、朗島繞一圈。除摩托車外,旅館內還有小型遊覽車載客環島,費用在兩百五十元左右,如果選擇徒步,一天內可以走完全島。
到過蘭嶼的人一定知道隨意拍照會招來雅美人的詈罵,要不就是要求索費,這固然是雅美人認為拍照會引來惡靈,但據東清村長周定送的瞭解,觀光客將雅美人當動物看的心態,是導致雅美人排斥外地人的主因。在蘭恩幼雅園負責人林太太看來,少數觀光客任意丟錢、扔糖果給雅美人,已經傷害了雅美人的自尊。
「蘭嶼需要被愛、被尊重,」住在朗島、以傳教為職志的雅美青年王榮基悲憤地說出心聲。
為了抗議核廢料堆放在蘭嶼,樂天、安於現狀的雅美人破天荒地走上島內僅有的公路示威;當行政院批准蘭嶼成為第五座國家公園時,雅美人憤憤不平:「蘭嶼是我們的,為什麼要外人來決定它的未來?」
就在「蘭嶼要維持原狀」跟「蘭嶼要和台灣一樣」的爭執之間,雅美人引以為傲的雕刻、捏陶技術正在式微;去過蘭嶼的人會告訴一波波觀光客,趁能買雅美人的手藝作品時儘快買,不管多貴,因為也許再沒多久,這些藝術就完全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