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蘇州/詩中畫裡的天空

孟錦明
user

孟錦明

1990-06-15

瀏覽數 22,000+

蘇州/詩中畫裡的天空
 

本文出自 1990 / 7月號雜誌 第049期遠見雜誌

五月了,春天仍在蘇州。

清晨的薄霧淡若輕紗,飽含杏花的香甜,穿繞過鋪滿綻青色石板路的彎曲巷弄。出小巷,正臨河,悠悠的流水如帶。暮春的綠意,和著灰樸的古式樓臺、白牆黑瓦的臨水人家,與穿梭在一座座石拱橋畔的垂柳,交錯成水面上幽靜的倒影。

悠長的響笛聲驟然畫破水面,載著日常什貨的烏篷船晃盪過河道,篙櫓濺水聲,與岸邊擣衣石上,幾個年輕婦女洗衣的擣砧聲相互錯落。

蘇州就在一片深秀、婉約的詩意中緩緩醒來。

水港小橋多

一千年前,蘇州就已經是詩中畫裡的城市。唐代詩人杜旬鶴這樣勾勒她的風情: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相思在漁歌。

詩詞言語不足以形容蘇州的秀美;繪畫寫真傳達不出蘇州的雅緻。這個位在江蘇東南部、瀕大運河與蘇州河交會點的城市,是南宋文人范成大筆下的「天堂」。

從城市的建構來看,同樣被比喻為「天堂」,有西湖水色、群峰山光環繞的杭州,借天然山水佳景,取地理形勝。著有「旅遊美學」的杭州大學教授沈松勤,比較蘇州、杭州的不同特點:「蘇州是在平原地形上,完全由人力雕琢出的文化城市。」

公認能與頤和園並稱、明代畫家文徵明參與過設計工程的拙政園,有宜於三月賞花的「海堂春塢」;也有建於水上、適於盛夏避暑的「荷風四面亭」;而優遊「留聽閣」則當在深秋,慢吟李商隱詩:「留得殘荷聽雨聲」。

建於元代的獅子林,以深邃宛轉的假山洞壑取勝,全園偏布素稱「縐、瘦、透」的太湖石,堆建出草山莽莽的「高山」氣勢,這種源自東方特有的戲劇性象徵手法,與西方寫實主義大異其趣。

在蘇州,連一般平民百姓也紛紛「飾小山盆鳥為玩」。走過整潔曲折的蘇州小巷,隨處可見傍水庭院花木繁榮,簷前窗下盆景羅列。園林深宅裡用以發揮移步換景作用的雕花漏窗,也被借用到水巷民屋,憑添幾許生活情緻。

建城二千五百年

過去,蘇州人「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在茶館、澡堂間消磨辰光的悠然閒散,一直是其他地區為衣食終日勞苦的中國人欣羨的天堂生活,目前早已不復存在。唯獨市中心的「蘇州書場」,還能略尋往日閒情的一絲餘韻。然而,放眼偌大的書場,盡是尋幽懷古的香港遊人與台灣探親客。「蘇州景物依舊,」一位雙鬢微白的「台胞」感傷的表示,「舊式的蘇州生活方式卻一點也找不到了。」

蘇州建城至今已滿二千五百年,由於地處東南經濟區的要衝,南宋以下七百多年,歷朝莫不費心修築、保護蘇州城。

從市中心的觀前街上,依稀可以想見以往蘇州城「人稠過揚府,坊鬧半長安」的繁華,街道兩側古色古香的朱樓,現在匯聚了茶樓、飯館、電影院、百貨鋪子與名產商店,每日行人如織,笑語歡聲相傳不絕。

采芝齋的金字招牌醒目的矗立在街道中央,玻璃櫃檯下堆滿大把大把的輕糖松仁、脆糖球與芝麻蔥管糖,全是一九五四年日內瓦會議,中共總理周恩來招待外賓的上選糖果。除了采芝齋,觀前街上名店群集,宮殿外形的松鶴樓菜館,連遍嚐美食的乾隆皇帝都曾在此聞香下馬;以茶食點心馳名二百年的「稻香村」;糕餅製作最出色的「黃天源」……這些百年名店不只印證了江南「魚米之鄉」的物產富饒,也表現了蘇州人吃的藝術。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精於「吃」的蘇州人,在穿的方面更引領風騷數百年,十三世紀開始,蘇州就以絲綢享有盛譽。現在蘇州仍然是絲綢的重要產地,有十多家大規模的絲綢工廠,太湖流域盛產的蠶絲與農村的「廉價勞力」是支撐絲綢工業的兩大基礎。

盛著文房四寶

歷史上,蘇州是文人雅士輩出的名城,是明代文人畫重要流派「吳門畫派」的發源地,也是科考狀元的培養所,清代一百二十科狀元中,蘇州獨占十九科。

蘇州文化特別昌盛發達,老一代的蘇州人都相信是因緣於「蘇州的風水就像一只盛著文房四寶的文具盤,」玄妙觀前一位賣涼茶老人驕傲的向遊客解釋,筆是城東平江區的雙塔,塔下三間平房如筆架;墨是蔚門外的方塔;硯台則是宋公祠的方形地基,玄妙觀前殿半月形石槽便是盛水的水孟。這個傳說恰好將蘇州城內的幾處名勝連在一起,勾起外來遊人莫大的興趣,可惜的是,方塔與宋公祠已傾毀無存。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說:「至蘇州而不遊虎丘,乃憾事也。」事實上,虎丘只是三十六公尺高的小山,原名海湧山,春秋時代吳國霸主闔閭葬在此地,相傳葬後三天,有白虎蹲踞山上,所以更名「虎丘」。

虎丘最著名的古蹟首推那座類似義大利比薩斜塔的虎丘塔,塔建於西元九五九年,是平面八角造型的七層樓閣建築,分內外兩重,塔身的平座由磚砌成,外簷則是磚木混合結構,磚上有精美的彩繪圖案。目前塔頂中心點偏離原中垂線二點三公尺,因此全塔封閉,不准遊客攀登。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每一位到蘇州的遊客,都不會錯過到寒山寺印證一下唐朝詩人的描述。

寒山寺現存的寺宇是太平天國和文革之後重修的,那口「半夜鐘」也不見了。據說明代被日本人搶走,後來日本僧人山田來華,借宿寒山寺,得知古鐘被盜始末便立願還鐘。回日本後,山田重鑄一口銅鐘送還寒山寺,現在這口日本鐘與清光緒三十二年重鑄的鐘一同懸掛在大殿右側。

寒山古鐘

為了滿足追尋「半夜鐘聲」而來的成群遊客,寺方在鐘樓上另外安裝新鐘,遊客只要付三塊人民幣就可登樓撞鐘,「從前寒山寺的鐘聲是詩意的,」家住楓橋古鎮、擔任導遊工作的何惠以近乎憎惡的語氣諷刺,「現在的寒山鐘聲響的是:錢-錢-錢-」。

蘇州,這顆在中國文明史上綻放過瑰麗異彩的寶鎮,經歷四十年的封閉滯錮,似乎蒙上了一層層的塵埃。如果與蘇州博物館中珍藏的宋代「平江石刻」所刻畫的那座古蘇州城相比,今日的蘇州早已由「人間天堂」跌落為一個灰樸、古舊的平凡小城了。

旅遊須知

「先生,宜興古董茶壺要不要看一下?」「龍井茶要不要?」「換點錢,好嗎?」這些探詢聲一路如影隨形的纏繞著觀光客。

買了假古董、假土產,不過略略損失了一點金錢,但私下與人換錢,則涉及法律,可能招惹「擾亂金融」的罪名。守法,是旅遊中國大陸時最值得注意的一點。

江南地區的交通,一般還稱得上便捷,雖然杭州機場目前因整修內部封閉一年,鐵路網與內河航運並不受影響,水路尤其發達。長江與大運河成十字形貫穿了江南大部分的城市,買不到火車票時,試試水上行程也不錯,目前江南的水上客輪大多是夜行,走水路還可以順道省下一個晚上的住宿費。

「發旅遊財」的旅館、出租車、餐廳對台胞往往無故抬高價錢。通常合資企業較有正確合理的服務態度,國營出租汽車的價格遠低於一般私人出租車。但是,江南城市的市區不大,定點旅遊如蘇州、杭州、西湖,租自行車省錢又方便自由,是自助旅行者偏好的嘗試。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