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麵食之鄉,下次再來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0-06-15

瀏覽數 14,200+

麵食之鄉,下次再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0 / 7月號雜誌 第049期遠見雜誌

西北是麵食之鄉,麵食中的精華首推西安「德發長」的餃子宴。

「德發長」已超過一甲子,原來就擅長作餃子,近些年創新發展出「餃子宴」,已經成為往來西安必到的美食處,需要數天前訂位。

能做出一百多種餃子的德發長,配餡、外形都各有千秋。食客一上桌,就會看到桌上一份電腦打出的餃子宴菜單,告訴你今天能吃到近二十種餃子的名目,可以留下來作紀念,也可以留作「下次再來」時的參考。

有的餃子容易望文生義,如薑汁蒸餃、磨菇蒸餃、怪味蒸餃、糯米蒸餃等,但也有的如「魚跳龍門」,是用鳳尾魚作餡、外形似鯉魚,如「白銀墨玉」是用海哲皮、紫菜和餡,外形如盛開的桃花,美不勝收。「彩蝶飛舞」有如一只只三公分大小的彩蝶在盤內輕揮羽翼。

餃子宴的另一特色在無物不可入餡,用五仁(花生仁、核桃仁、蓮子、杏仁、瓜子仁)作蒸餃,果肉、玫瑰醬、蕃茄醬也可以入味。

三六九,向上走

餃子宴中壓軸的是「太后火鍋」。服務員會邊上菜邊作解說,相傳太后火鍋是慈禧到西安時胃口不好,御廚只好挖空心思弄花樣,後來作成指甲大小的珍珠餃子,用雞湯來餵,上桌時正好侍女一次撈起三個餃子(鍋大餃子小,不容易撈),隨從的就說這是「三六九,向上走」來恭喜慈禧步步高升。直到今天,「德發長」的服務員盛起餃子給客人時還會說:「如果您碗裡只有一個餃子,我們祝您一路順風,如果是兩個,表示雙喜臨門,如果是三個,表示是三六九,向上走,如果是四個……,如果碗裡一個餃子都沒有,我們歡迎您下次再來。」

唐代發源的餃子,在西安有了新風貌。

在西安另外不可錯過的是「黃桂稠酒」,相傳杜甫詩中的「李自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指的就是這種酒,也是今日西安人引以為傲的。省文化局的人告訴我們每年送到人民大會場的也是這種酒。

說穿了,黃桂稠酒其實就是甜酒釀的酒,白稠的酒漿裡夾著撲鼻的黃桂花,溫過後喝,酒味香醇,健脾活血,算是對健康有益的酒。不知不覺的喝下來,有豪情的賦詩高論,喝累了酣睡也是很可能的。

邊掰邊聊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西安還有許多風味小吃,最有名的如葫蘆雞,是全雞醃透蒸熟後再炸香,相傳是唐代一位尚書的家廚首創。精緻的麵點還有水晶菊花酥、千層油酥餅、金線油塔等。但是時機不對時也會失之交臂,講究手工的風味小吃多半需要提前訂菜,如黃桂柿子餅是用臨潼(靠近秦兵馬俑)特產「火晶柿子」為主要原料,西安人說火晶梳子小而紅,入口即化,皮渣不存,因此除非趕個秋紅柿肥時節,否則鐵定吃不到軟綿綿、黃澄澄的黃桂柿子餅。

除了這些「皇室食品」外,牛羊肉泡饃原是西北居民為農牧方便的日常吃食,現在在西北地區仍然觸目可見。吃泡要先買「饃」(麥做成的硬實的餅),客人自己把饃辦成黃豆粒大小,再收回去澆上味道鮮美的牛羊肉湯,吃的時候要配上甜蒜和辣椒。愛吃泡饃的人一餐可以吃掉一整盤蒜頭。不過單是掰一個饃就要花半個鐘頭,因此有的人邀了朋友一起吃,正好邊掰邊聊天。

吃泡饃最好趁大餓的時候去,因為饃一泡開就膨脹,吃到肚子裡可是結結實實的一大餐。以前放牧的人往往就靠早上吃泡饃,晚上回家時才進第二餐。

烤羊肉串是西北的另一道佳餚。兩公分見方的羊肉塊串在長約五十公分的不繡鋼針上,放人特製的炭烤箱裡,只有針頭露在外面,烤半熟時再淋上紅紅辣辣的五香辣椒粉,大約七分鐘可以烤熟。烤得好的羊肉串吃起來鮮美多汁,令人回味無窮。

去「刮碗子」

出西安後,吃食方面則鉛華落盡,只有回民的食物比較可觀。喜歡吃羊肉的可以試試看手抓羊肉、涮羊肉,不愛吃羊的也還有別的選擇,不過選擇性不高。

牛肉麵可能是最常見的,特色在於湯清肉香麵韌,尤其是回民開的麵館,門口都揚著長方形、邊緣修成許多小三角的旗子,旗子多半是深藍底色,上面簡單的寫著「清真牛肉麵」或加繪上一彎新月。回民的麵一律是手拉麵,寬窄都隨客人吩咐,而且通常是一份一份做,人多的時候就有得等。

偶爾也會見到門口掛的是「大肉麵」,所謂「大肉」指的就是豬肉,在這裡豬肉算是末流了。

久居西北的回民也因應乾熱的氣候,發展出一道特有的消暑補健飲品,正式名稱應該是「清真茶」,但是泡清真茶一定要用蓋杯,杯蓋、杯、再加上茶盤才算是齊全,因此又稱「三炮台」,但是最入境隨俗的說法還是「刮碗子」。

刮碗子時,掌櫃的會先抓進一把茶葉(最好是用清茶),放上一大塊粗製的冰糖,再加入連殼的桂圓,但是桂圓殼先壓破,以便讓桂圓肉味出到茶湯裡,有時候還加入紅棗、葡萄乾等果肉,滾水一沖,就成了。喝「碗子」的訣竅是要「刮」,就是用杯蓋斜斜地在杯內攪動,配著碗器相撞聲,大塊冰糖才逐漸均勻地溶解,吃的時候並且要不斷地加入滾水。

依照中醫的說法,「碗子」也是先民生活智慧的展現,因為茶能解暑,但是喝多了嫌太涼,配上性溫的桂圓、冰糖正好恰到好處,可是桂圓不易消化,若加上葡萄、紅棗,就可以收養胃之效。

到敦煌,要恢復一天的疲勞,最好是晚飯後坐在市中心圓環的露天茶座裡「刮碗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