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運動中心 讓民眾最有幸福感的建設

運動新趨勢3〉縣市大力推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3-01-30

瀏覽數 71,800+

運動中心 讓民眾最有幸福感的建設
 

本文出自 2013 / 2月號雜誌 愈運動愈成功

在過去一年,如果要細數「有感經濟」,台北市和新北市的運動中心,絕對可以讓民眾有強烈的省錢幸福感。

相較民間經營的健身房,地方政府設立的運動中心可說便宜又大碗。民眾不必繳交動輒上萬元以上的會費,就可以自由使用。以健身房為例,台北市一小時只收50元。

儘管馬英九上任後,民調滿意度不高,但是只要問到台北市民對馬市長的政績 在他任內推動的各區運動中心,還是讓許多市民感謝在心頭。

北市運動中心 滿意度達九成五

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興建運動中心,2003年,中山運動中心啟用,這是全台灣第一座由政府設立的運動場所,最後完工的文山運動中心在2010年開幕。至此12個行政區各有一座,台北市民每週運動次數,最近三年也增加到3.54次。

每一個運動中心幾乎可以滿足不同年齡層與不同興趣的運動人口。除了游泳池、三溫暖、健身房搶手外,不管跳舞、桌球、射箭、瑜珈、籃球,應有盡有。游泳全票只有110元,只要是當地區民,憑身分證還可打九折,每天還有敬老免費時段2小時。

台北市體育局運動產業科科長鄧伃珊表示,教育部體育署補助運動中心部分興建費用,平均每座造價約5億元,平均面積是4235坪,每一座中心,平均一天約湧入2600人次,民眾滿意度則達九成五。

其實每一個運動中心除了共同的健身房、游泳池、球場外,還有個別特色。例如,萬華區有漆彈場;大同區、大安區有溜冰場;北投區、中山區、內湖區和信義區有攀岩場和網球場;文山區、中正區、南港區和內湖還有射擊場,可用來訓練選手。

看到台北市政府的好政績,其他縣市政府也紛紛效法。新北市長朱立倫上任後,就把台北市的運動中心,當成重大施政目標。而且還要青勝於藍。

2012年12月29日,新北市終於啟用了第一座,位於新莊體育公園的國民運動中心,是全台最大的運動中心,樓地板面積有1萬坪,比台北市運動中心大上兩倍多。投入經費也比台北市貴一倍,耗資11.7億元。並找來阮經天拍攝代言短片,讓這座運動中心一曝光就轟動。

這座地上三層、地下三層的建築物,外觀十分搶眼,透明的外牆,遠遠望去,就可以看見內部樓梯,鄰近還有棒球場、田徑場、公園,景色宜人,連成一氣,成為新北市民假日最佳的休閒場所。

新北試營運2週 近5萬人次使用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帶著記者參觀時表示,新莊運動中心採綠建築概念,植栽草皮種在屋頂,民眾可沿著步道,走到屋頂,享受綠意,遠眺台北101,能在都市裡,享有寬廣的視野,相當不易。

進入場館,一樓是最受歡迎的體適能館,由教練指導民眾使用最新的運動設施,還提供飛輪有氧、懸吊訓練等健身房最時髦的課程。

另一邊的游泳池,屋頂挑高超過10公尺,水深全長2公尺,長度為50公尺,配置10個水道,符合國際標準,底板還能升降,控制池底高度。

「我們還有全台唯一的室內景觀跑道,」新北市體育處長廖進安進一步補充,全長140公尺的跑道,隔著大片落地窗,不必日曬雨淋,可以邊跑邊欣賞新莊景色。而每個球場、攀岩場,都有空調設備,「更重要的是,每項收費都比台北市便宜5到10元,」他笑著說。 「社區型運動中心能有此規模,全球少見!」侯友宜說。因為新北市難得有這麼新潮的運動場所,從開幕到1月中旬試營運兩星期,已吸引17萬3500人次參觀,近5萬人次免費使用。元旦連假期間,民眾攜家帶眷,更是一天湧入4萬人次以上。

未來,新北市總共要蓋11座運動中心,2014年還要完工五座、動工五座,每座都有球場、舞蹈、健身房、游泳池、羽球場和桌球室,還依照地方特色,各有不同的重點設施。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例如,三重區會有射箭場、蘆洲會有槌球場、土城會興建冰宮、板橋會設武術教室、淡水設置自行車站、中和有滑輪曲棍球場、汐止則有棒球場,還會設計運動課程,讓民眾參與。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已收集新莊運動中心試用期間民眾的意見,修繕缺失,1月下旬重新開放,絕對會讓新北市成為全台市民運動的新亮點。 還沒去過新莊運動中心嗎?趕快去體驗看看。

台東縣

善用好山好水,發展運動吸引觀光人潮

台東人心中有個最大的痛:在全台灣各縣市當中,他們的平均壽命最短。

根據內政部統計,2009年到2011年,台東人平均壽命是74.36歲,全台灣是79.15歲,台北地區是82.7歲,和台北人相比,台東人硬是少了8.34歲,其中,原住民的平均年齡更僅有70.08歲。

除了改善醫療設施,「推廣全民運動是延長壽命的一項方法,」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

事實上,台東縣好山好水、空氣清新,非常適合從事運動。2011年台東縣獲得教育部體育署評選「最喜歡運動」「運動環境最友善」的縣市,2012年再獲體育署「打造運動島」績優縣市榮譽。

體育署統計,近年來台東人愈來愈喜愛運動,平均縣民每週運動4.23次,全台數一數二。儘管財政困難,2012年仍提撥9234萬元,購買運動器材。

不只縣民可多運動,台東也是外地人欲從事運動觀光的首選之地。

「台東適合游泳,單車道風景優美,也適合跑步、辦比賽,」台東縣教育處候用校長蔡正雄表示。台東縣鐵人三項委員會總幹事謝志忠就說,目前當地一年已舉辦三次三鐵比賽,創台灣紀錄。台灣鐵人三項公司今年將在台東縣舉辦三鐵226公里競賽,創下全台首度舉辦三鐵長距離的競賽。

自然環境適合發展運動觀光

攤開台東縣地圖,鐵人三項的確很適合舉辦,例如全台東的單車道,大多伴隨著怡然景色:環市山海鐵馬道、關山環鎮車道、池上浮圳自行車道等等,不管是看山、看海、還是看綠油油的稻田,都是國際級美景。

「單車道旁邊就是產業道路,則適合跑步,」台東縣自由車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坤池說。

至於市區的活水湖,泉水從地底湧出,冬暖夏涼,成為龍舟、輕艇和鐵人三項的最佳比賽場所。 除了自然環境讓台東可以成為運動觀光大縣,若再結合在地文化,將更具吸引力。2012年12月1日的「池上田邊馬拉松賽」便是最好說明。這是慶祝豐收的客家文化祭,沿途經過收割的稻田、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吸引數千人參加。

台東還是台灣人難忘的棒球發源地。50年代的紅葉棒球隊鼓舞了全民。2011年底,台東設立「台東綺麗珊瑚成棒球」,是國內第五支城市棒球隊,並有企業每年贊助3000多萬元。相較於有桃園縣、台北市、台中市、新北市,人口僅20多萬人的台東縣成立棒球隊,並不容易。

好山好水、鐵人三項加棒球,台東能成為運動觀光大縣,帶動民眾運動,也是外地人嚮往之地。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