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縣雲林,一直以來並不被認為是觀光熱點。然而,「華山觀止虫二行館」開幕後,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華山觀止虫二行館,是「泰安觀止」團隊經營的新品牌,處於雲林古坑鄉華山山麓,背倚二尖山。來到這裡,不止觀景色,更要看建築。
這是國內罕見使用清水模建築的旅店,由2012年底甫獲得ADA新銳建築獎首獎的楊秀川所領軍的「楓川秀雅」設計師建築團隊與新銳設計師陳建宏合作,吸引不少建築迷前往觀覽。
說起這裡的粉絲,來頭還都不小。據旅店人員表示,李登輝前總統曾想來此度假,不料剛好都遇到颱風或天候不佳,一共登記了三次,最後終於去成了。
為什麼取名「虫二」?有個詩意的典故。傳說為乾隆下江南,夜遊湖心亭題下「虫二」二字,寓意為 「風月無邊」。(註:虫二即為風月二字去掉外框之中心。 )
另一傳說,則是湖南岳陽樓木壁上,刻著有三個隱約可見的字跡:「一、虫、二」,詩人李白看出這是一副字謎,解意為「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開車上山,只有一條路,盡頭就是此棟建築體。營運長林君盈說:「觀止,就是美景已在此,」不須尋往別處,便可覽盡雲林之美。
田園瓜棚意象的清水模建築
清水模質材,乃是日本知名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之偏好,指結構體灌漿拆下模板之後就不再粉刷或貼磁磚石材,讓清水模混凝土散發出自身原始質感。
在國內,清水模建築多半用於大型公共建築,如鶯歌陶瓷博物館。因受制於模板,清水模建築多半以幾何造型呈現,端正的方形最為常見。
然而,虫二行館是罕見打破清水模建築方正形象的作品。樑柱皆是斜面構圖,與大型的白色波浪形的棚架,共同呈現不規則的建築架構。
不規則的斜面設計,比起一般方正的結構,難度要高出許多。因此,光是畫設計圖、並找到願意施作的工班,就花了三年的時間。 設計師楊秀川說,這看似前衛的視覺,實則是擬仿田園瓜棚的意象,與雲林的農業特色相呼應。此外,清水模長年會吸水而斑駁、生苔,等於披上天然植被可以讓建築體未來可再由自然塑型,與環境共生。
有霧時觀雲海 晴朗時望海峽
記者到訪之時,乃是霧濛濛的冬雨天,山路途中車子需開大燈,能見度更不到100公尺。本來擔心如此什麼景也看不到,然而,到了房間後,卻被眼前一片景色震攝:從二樓客房大窗望出,眼下竟然就是一片雲海!
像一片白色棉花鋪滿視線,宛若乘坐飛機下望之景。只是,你不用局限在飛機的小窗格中,儘管可走出大廳,讓全身都拂著霧,宛若漫步雲端之上。
此時,除了涓涓水池的水流聲,一點聲音也沒有,原有的時間感很容易失效。如同走入K書中心,必定得專心看書,這兒也像是造物主設下的特別情境,好讓人專心進入某個情境,真正展開自己一個人與自然的對話。
不過,林君盈說,天氣晴朗時,這兒可完全是不同的面貌。遠眺可見一片碧海藍天,甚至可望見台灣海峽與船隻掠影,夜晚由於沒有光害,星星會佈滿天空。
由於附近並沒有什麼知名觀光景點,來這的人,求的不是熱鬧,而是一份寧靜。林君盈說,曾經有一個醫生,住宿三天兩夜皆未出過園區,就單純地在陽台、餐廳看書。「我們賣的就是這一份無聊!」
除了遊園、賞花 還可DIY伴手禮
雖是如此,倒也不致於完全孤單。除了整個園區的建築工法值得細細玩味,在戶外餐廳旁鏡面水池的水,引流至生態池,使得園區有看似一道涓涓小溪流過,還可以看見蝌蚪、小魚、樹蛙。園內植物至少有40種,錯落有致。
三月裡,就有春茶花、桂花等相互爭豔,光是賞花,就可以消磨不少時光。
除此以外,館內可以預約上烘培課程,專業烘培師傅教導怎麼製作餅乾、麵包、布丁。若想體驗古坑咖啡的滋味,旅店也有製作掛耳式咖啡課程,由專人帶領遊覽館內咖啡樹,講解烘培、研磨過程後,再由客人自己裝袋,成為DIY的伴手禮。
旅行有時會處於一種矛盾當中:一方面想遠離塵囂、徹底放空。然而,放空之中,卻也不能太貧乏無趣。
位於雲林的華山觀止虫二行館,正是這樣「既空又滿」的一種禪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