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教球企業化、時尚化,運動員也有好收入

12.月薪6位數〉網球教練 李宗凱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2-10-31

瀏覽數 77,500+

教球企業化、時尚化,運動員也有好收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2 / 11月號雜誌 創造自己的阿信

誰說運動員一定大腦簡單四肢發達,過了比賽年齡後,就沒有出路?

今年34歲、創辦國內最大網球教學組織「陽光網球教學中心」的李宗凱,就走出了一條屬於運動人的新路,把網球、教學、跟休閒結合在一起。

心法一 組教練團隊 打破個體戶限制

來到天母體育館後方的網球場,穿著藍色制服的李宗凱,正跟一名外國女性進行一對一入門教學,指導正確的姿勢、握拍、揮拍等基本動作。

高雄長大的他,小時候因為家住學校操場後面,每天上學都會經過網球場,常趴在球場鐵網邊,看著場上奔馳的球員們,好生羨慕。「小朋友,要不要進來打?」就這樣,他被仕隆國小的網球教練發掘。那天,他光著腳ㄚ子上去,腳底板接觸紅土的感覺,至今難忘。

加入校隊第一個月,李宗凱就獲得比賽冠軍。但辛苦的訓練,使他萌生退意,曾逃離球場好一陣子。「之後忍不住手癢,還是回來了,」他笑說。畢業後,教練說服爸媽讓李宗凱上台北,爭取更好訓練,才12歲的他便隻身離家,還跟盧彥勳哥哥盧威儒當過同學,最好成績曾打進全國前四強。

在網壇打開知名度後,李宗凱開始收學生,至今已有17年教學經驗。以每小時800~1000元學費估算,月薪很早就突破六位數,26歲便買下第一棟房。然而,教學需求並不穩定,使李宗凱不斷思索:如何讓「網球教練」成為穩定職業?他妙喻:「這行是有教有賺、沒教沒賺、下雨就在家怨歎!」怕萬一生病沒收入,他買了好幾份保單。甚至曾到貿易公司當業務,嘗試轉換跑道。

終於,他用團體戰打破「個體戶」的限制。2006年找上林忠儀創立陽光,並號召好手加入,擴充教練團陣容。當年啟蒙恩師的孫子郭紀彬,如今也加入陽光。還在念大學的他,多次拿下大專盃及青少年比賽獎牌,是頗被看好的新生代好手。

心法二 企業化管理 教練也要在職進修

目前,陽光的服務範圍遍及七縣市的30多個據點,累積學員逾2000人,經營規模在同業裡數一數二,還建立專屬網站,提供網路報名機制,並上網分享學員的心得。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教球超過10年、擁有美國職業教練證照的任皓,最近便加入陽光。他觀察,散落全台的網球教練起碼上百人,「但大多是兼的,頂多只能用下班時間教,」像陽光這麼有規模的團隊,非常少見。

李宗凱還引入企業化管理。最高峰時,陽光曾有近40名合作教練,後來為統一服務品質,目前篩選到約20名。現在要加入陽光,得經過陪打、實習、初級、高級教練等10種等級的晉升過程,並定期按教學品質、學員評價、專業技能等指標考核。

除此,還要補充最新的網壇技能、社會時事、業外知識,儀表跟談吐也不能馬虎,希望打破運動員憨慢講話的刻板印象。李宗凱分析,網球學員以專業白領及外藉人士居多,收入水準高,教授除了教球,也要向學員學習。他看過不少戰技優異的網球高手,都因不善應對或疏於理財,最後反遭淘汰。

心法三 推廣網球,打入大眾休閒市場

最後,則是進一步催化網球的運動風氣,讓網球教學走入大眾市場。以往,雖有華裔的張德培拿過大滿貫冠軍,但網球一直不算台灣的主流運動,直到近年有球王球后級的外國選手來台表演,加上本土盧彥勳屢創佳績,才開始帶動網球風。

特別的是,打網球除了要有球具跟球場,更無法自個兒玩,因此入門非常重要,最好要有專業教練的帶領,才能事半功倍對此,除了專業級的校隊集訓,陽光還提供初級教學、進階課程、兒童夏令營、新手體驗等不同客製化服務,擺脫以往被認為網球是「貴族運動」或專業人士才需要的窠臼。

回想自己的職涯轉折,李宗凱建議年輕人,30歲前難免要用勞力跟體力換取收入,但30歲後,就應該靠智慧跟人脈賺錢,才能打破低薪的宿命。

李宗凱

出生∕1978年

學歷∕台北體育學院

薪資∕以單堂課程每小時1000元起算,專職教練月薪六位數非難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