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便利商店真的這麼缺人?答案絕對是肯定的。而且相較過往年代,缺人的狀況有過之而無不及。門市營業現場尤其明顯。尤其是晚上11點到清晨7點的大夜班員工,幾乎快找不到了,成為加盟主或直營店長的痛。
「缺到加盟主或直營店長都曾自己頂班一個月,甚至連區顧問都得下場幫忙頂大夜,」擁有近5000家店面的統一超商人力資源部部經理曲鴻昌指出。
不要以為只有日夜顛倒的大夜班缺員工,就連白天班也缺。統一超商公共事務部專員林佳珍就聽聞營業部門同仁說,「一家店的大夜班,只需要一位,找人還算容易,反而白天找人頂班更困難。」
便利商店缺人的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少子化,這一代年輕人集父母的三千寵愛於一身,造成這一、兩年暑假打工學生潮銳減。再來是社會結構使然,都會裡幾乎都是雙薪家庭,二度就業的婦女也不多。最重要的是,現今工作機會多元化,選擇機會多,便利商店內繁複瑣碎的工作型態,很難成為年輕人的首選。
儲備幹部培訓辛苦 折損率高
但也不要以為只有門市找不到員工,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狀況,國內前三大便利商店的人事主管都心知肚明,一直以來總是補不滿的職缺,其實是更重要的儲備幹部。
「統一超商今年還缺90個儲備幹部,」曲鴻昌表示,儲備幹部是未來幹部人選,重要性不言可喻。在統一超商,通常儲備幹部經一年半培訓後,將成為負責管理七至八家門市的區顧問,也可能是統一流通次集團旗下48家子公司的高階幹部候選人。
其實要成為統一超商的儲備幹部,門檻並不算高,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科系不拘,35歲以下即可。既然門檻不高,未來潛力無限,又為什麼會始終招不滿額?
首先是,儘管學歷等外表條件不挑剔,但是心理素質等,統一超商卻很講究,使得20張應徵履歷當中,通常只有一張能夠雀屏中選。
曲鴻昌指出,被錄取的,除了求職動機不能只問薪水、不問公司或產業情況,也看重個人特質是否符合企業文化,「必須敬業、樂群、正向思考,也要身體健康,才能扛得住。」
但是被錄取後,最後真正能留下來的又少了一大半,因為培養過程很艱困。
不管在統一超商母體企業,或是旗下48家子公司,只要是事業的核心人才,非有營業端的歷練不可,儲備幹部當然也不能例外,尤其他們又將成為門市輔導者,不能不了解門市實際運作。
也因此,一年半的培訓過程裡,這些準區顧問們,必須先到700家直營店,從第一線門市人員做起,一路從副店長,晉升到店長,歷練門市的所有狀況。但這過程已讓陣亡率不斷攀升。
離職主因:工作和想像不同
相對於後勤人員5%不到的離職率,儲備幹部流動率高達20%。從離職訪談中,曲鴻昌嗅出端倪:離職的首要原因是「工作和想像的不一樣」。
「小七(網友對7-ELEVEn的膩稱)很複雜,工作時間又長,」曲鴻昌轉述,他們認為統一超商門市人員分內工作太過繁雜,煮咖啡、傳真、上架、結帳……,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現代年輕人希望工作內容有挑戰性,但又不能太複雜,最好能夠馬上進階,」曲鴻昌觀察。
偶爾輪大夜班,更成為不少儲備幹部難以跨過的障礙。曲鴻昌說,其實大夜班輪職工作很輕鬆,除了當班結帳、接待客人,就是清洗機器、貨品上架,最辛苦的頂多只是日夜顛倒,「他們在家裡大夜班打電動,可以,但到門市工作就不行!」
另一個離職原因是,和帶領他們的資深店長的理念不和,最後一個則是父母的反對。現代許多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近一、兩年經常會發生,家長到門市把兒女「拎回家」,並抱怨小孩:「我讓你念到碩士,居然跑來做這種工作,不要做了,跟我回家。」
觀察這麼多職場的供需問題,曲鴻昌以自己進入職場20多年的經驗,鼓勵每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儘可能選擇所愛的產業,想方設法了解該產業的特性,但一旦決定了,就該專注聚焦,不要三心二意。
在他眼中,每個職位至少得待上三年,第一年像塊海綿全力學習,第二年稍微上手,適度展現才華和創意,到了第三年,就能得心應手地發揮。
便利商店不僅是全台灣人的好鄰居,也提供全台灣年輕人可以找工作的許多機會。
從白天到黑夜,從門市現場到後台管理幹部,從店內搬貨打雜到總部企劃與管理等未來幹部。若是每家便利商店只缺一名員工的話,光是職缺就有1萬個。年輕人,還在等什麼?
便利商店業缺什麼人?
最缺職務:儲備幹部
職缺需量:約450人
工作內容:管理輔導七、八家門市(能力);性格積極樂觀、願意服務他人、善於和人溝通及合群(特質)
起薪升遷:大學畢起薪3萬2000元、碩士起薪3萬6000元(一年半升區顧問,薪水加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