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鬧社工荒,台東縣政府社會處卻有一對年輕夫妻檔,堅守崗位8年。對比20、30年資歷的社工,8年算短的。然而,看著身邊伙伴一個個離去,身為約聘社工督導,賴奎方(33歲)和黃曉婷(31歲)卻堅持留下,頗為難得。
5月下旬,長期關心兒童福利的立法委員王育敏指出,國內保護性社工勞動條件日益惡化。內政部規劃在2010年~2015年之間,設定納編1427名人力的目標。
在前線工作的賴奎方和黃曉婷夫婦檔就是最好的見證。最高峰期,賴奎方一人身上背負的案量達180件。近年在兩人努力下,案量才下降至平均60~70件。但比較美國,每名社工只須負責25~28件,台灣社工壓力依然偏高。據了解,台東縣社工的案量是全台第二高。
黃曉婷不諱言,每天都累得想離開。「但這是一條不歸路啊!」使命和責任感驅使,兩人都無法割捨這份工作。
「我們不但要對案主負責,還需要對社工負責,」賴奎方解釋,督導的職責包括監督社工執行案子,責任更重。
與兩人一起親密作戰,擔任社工已有4年的陳傳國透露,台東縣政府新進社工,平均2年即離開,能撐到8年的實屬少見。
從0到80歲都歸夫婦兩人負責
根據中央重新編制,台東縣社會處今年成立社會工作及保護科。按照案主的年齡劃分,黃曉婷負責兒少保護,賴奎方則看管成人保護。
換言之,從零歲至80歲,都歸兩人負責。賴奎方和黃曉婷於2012年4月初分別獲得內政部和台東縣優秀社工表揚,地方媒體因此給他們封了一個「台東大家長」的稱號。
台東縣社會處處長辛進祥稱讚夫妻兩人是社工界的典範,「管盡台東的大、小事,相信這也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了。」
為何兩人熱愛社工的工作?年輕生命如何在社工中發出光芒?
賴奎方畢業於靜宜大學中文系,輔系是青少年兒童福利系,服役時擔任心輔官。他透露,大學畢業後,原想念研究所。後因爸媽希望他先就業,於是回到家鄉台東縣,進入社會處工作。
黃曉婷維持一貫幽默的口吻說,選擇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工系,純因此系沒有數學和英文。
避開了兩門讓她最感頭痛的學科,進入社會處,黃曉婷發現,真正的挑戰接踵而來。
保護性社工必須在前線待命,任何時候接到電話,都得立即到現場。台東縣南北距離逾160公里,兩人東奔西跑,深夜裡開進陰暗小路,不乏發生意外的經歷。所幸,車子壞了,人都沒事。
耐操、有檔、擱愛拚第一
有些施暴者因不滿社工插手,用盡各種方式威脅,或出言侮辱,也是家常便飯。賴奎方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接到外配遭家暴案,他陪同外配返家取物,丈夫一邊拿手機拍攝,一邊說要向報章投訴賴奎方和妻子有染。
「聽到這樣的話,當然很不舒服,」讓賴奎方更料想不到的是,之後一個月,該名丈夫每晚於凌晨1點至4點,頻頻以電話騷擾他,每晚撥打50幾次。
有些不堪騷擾或遭武力對待的社工,引發創傷後症候群的也時有所聞。黃曉婷第一次接案,即發生一名父親因不滿社工將孩子帶走,每天手持棍棒在社會處的停車場等候她下班。另有一名家長拿著畚箕衝向她,卻將旁邊一台車子的車窗打破,黃曉婷嚇得好幾個月不敢面對案主。
辛進祥說,社工永遠不符合公務員工作的三大要件:錢多、事少、離家近。相反的,具備愛心、耐心、挫折容忍度以及抗壓度,始能長久在崗位上作戰。
「用台語形容就更貼切了,那就是耐操、有檔(台語發音,有耐力)、擱愛拚第一,」辛進祥認為,賴奎方和黃曉婷夫婦都具備這樣的特質。
兩人為伙伴爭取福利也是盡心盡力。目前,台東縣擁有全台唯一的社工員工宿舍,值勤費一天350元,也是全台最高。
身為長官的辛進祥看著這對夫婦說,唯一的遺憾是,管盡台東大小事的兩人忙得沒時間生育,「我真想命令他們停下腳步,好好做人。」接到命令的兩人說,一切順其自然!
熱血
強大的責任感
隨時待命,盡心盡力
耐操、有檔、擱愛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