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新機.全球聚焦巴西
今年近40歲的亞莉珊卓.寶拉(Alessandra De Paula),20年前到英國,那時巴西政局混亂,通貨膨脹每月上千倍,她的媽媽寫信告訴她:「你就乖乖留在英國,不要回來。」後來寶拉在倫敦上班,嫁給在滙豐銀行工作的英國先生,生了兒子。
近幾年歐洲局勢愈來愈差,巴西卻成為金磚四國。寶拉媽媽這次反問她:「你要不要回巴西?」當一年多前她告訴先生想回巴西時,沒想到先生馬上同意。原來,先生近幾年老是聽到身邊的同事與友人談論巴西,早知道是未來的機會之國。說這段故事時,寶拉已擔任巴西友訊(D-LINK)行銷總監,今年3月搬到巴西的夫婿,正一面學葡萄牙文,一面草創自己的顧問公司,一家人住在聖保羅高級社區裡。
此刻,身為巴西人,可能從來沒有這麼感覺良好過!來到亞馬遜叢林裡的度假飯店,葡萄牙人與當地原住民混種後代的導遊蓋博爾(Gabriel),今年36歲,全身曬得油亮亮,整天穿著夾腳拖鞋,帶客人在亞馬遜河上釣魚、尋找凱門鱷、以及造訪印第安部落。接受《遠見》訪問前幾天,他看到一條電視新聞說,「現在你如果看到一群人,站在歐洲街頭,買很多東西,兩個手上有很多購物袋的,那就是巴西人,這代表巴西人有錢了。」
新機會1〉1億中產階級崛起,讓美國都不能忽視
過去五年來,巴西月收入在600多美元的中產階級,從6000萬人成長到1.07億人,他們散居各地,讓整個國家充滿生命力。在亞馬遜州政府所在地瑪瑙斯市、巴西唯一的經貿免稅區,經營度假旅館與釣漁船事業的李奧納多.雷翁(Leonard Leão),今年40多歲,過去10年來隨著巴西成長,他的事業也快速成長。
他觀察,過去五年巴西改變很多,路上都是汽車,工作很多,學校滿了,從銀行借錢買房子、車子很方便,到處都在建設,「再過十年,巴西一定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國家,」他信心滿滿。 雷翁在美國讀大學,說著一口標準英文。他比較,「以前巴西看美國,現在巴西看中國。」他進一步說明.歷任美國總統都不到巴西,直到2011年歐巴馬才訪問巴西;但是現在巴西看上的可是中國大陸,去年才剛上任的巴西總統第一次出國訪問,就是去大陸。
剛於2011年9月中旬率領企業界訪問巴西的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理事長王鍾渝,早在擔任中鋼董事長時,1995年就到訪過巴西,因為當時中鋼是巴西鐵礦的大客戶。十幾年前王鍾渝就覺得巴西很有機會,只是那時台商對巴西沒興趣,距離實在太遠,要飛30個鐘頭,而且語言、文化有差異。加上台灣經濟主力在中小企業,眼光總是放在眼前,「與其去看天邊彩霞,不如看腳邊玫瑰。」腳邊的玫瑰就是大陸,台商都往大陸去。
但是根據王鍾渝觀察,現在的局勢已經變得和以往不同了,因為巴西發展很好,歐美持續衰退,比較大型的台商已開始重視巴西,包括鴻海、精英、微星、仁寶、金橋、友訊、長榮海運、喬山等,都已到巴西投資。
台灣掀起巴西熱,科技大廠鴻海、華碩帶頭搶進
的確,2011年以來台灣已經崛起一股新巴西熱。光從申請赴巴西旅遊商務的人次增加,就可看出端倪。2010年只有4350個台灣人申請往巴西,等於一季約1000人,但是2011年光是第一季就有2645人申請巴西簽證。2011年4月,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北京與巴西總統羅賽芙見面後,羅賽芙宣布富士康將在5年內投資巴西120億美元,可說掀起了台灣的巴西熱潮。
7月底、8月初,華碩電腦董事長施崇棠和執行長沈振來,一同前往巴西考察。在當地停留近三週,大部份時間和員工開會。另外他們考察賣場,對於當地繁雜的稅務法令,充滿興趣地詳細研究。事實上,2011年台灣各大科技公司的股東會上,除了鴻海、華碩,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以及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均不約而同提到巴西。 巴西會在台灣熱絡起來,實在是愈來愈多人體會到,當歐美日逐漸不行時,往巴西走,無疑是黃金新機會。
新機會2〉內需消費市場大,巴西人喜歡花未來的錢
巴西會受到重視,第一個原因是,1.95億人口的內需市場正爆發驚人消費力。傳統上,巴西喜歡把人口依據消費力分成ABCDE五級。AB級代表最高消費力,C是中產階級。D為近貧,E為貧民。根據資料,從2005到2010年,巴西DE級的人,共有4490萬擠進C級,變成新中產。十年來,巴西人薪資增加三倍,到2011年底人均所得可達到1萬2000美元。他們勇於花錢,讓整體消費市場大增。
根據2006年出版的「新消費動能對零售業的影響」報告,當年巴西已是全球第2大糖果市場、第3大飲料市場、第4大巧克力市場、第4大化妝品及保養品市場以及第5大啤酒市場。但財富再增加後,巴西人不再只消費吃,今年巴西已是全球第3大電腦市場,僅次美國與大陸;且已成世界第5大汽車市場,去年銷售363萬輛新車,僅次美國、大陸、日本,有機會衝到第4名。
巴西人的民族性是享樂要即時,自從各大小銀行推出貸款、分期服務,讓巴西人花起錢來更加便利。除房子外,汽車貸款年限最多可有五年,買電腦可以貸款三年,甚至連買雙鞋子、文具等,都可以分期付款,只要有貸款,當下每個有工作的人都感覺自已有能力消費。「連巴西幣12元(約台幣208元,以匯率1:17.3計算)的商品,我都讓他們分十期付款,」經營禮品店,並負責處理台灣兆赫(做視訊產品)在巴西業務的台商陳俊才指出。
多位巴西台商、台僑都談論到巴西人的消費習性:假設,一個巴幣6000元的產品分60期攤還,表示每期只要支付100元,巴西人只要評估自己每個月薪水付得起貸款,就會下手買,儘管算上利息,繳60期後產品價格其實是暴增的,他們也不管。
新機會3〉世足、奧運加持,基礎建設起飛
除了消費力大增,巴西還有另一個龐大新機會,是即將主辦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及2016年奧運。「很少國家可以相隔兩年,辦兩大國際賽事,」台灣巴西商務辦事處代表瑟吉爾.譚姆(Sérgio Taam)說。據巴西政府推估,為迎接這兩項大賽,政府及民間在機場、道路、球場,住房和相關建設的投入,從2010年到2013年將達7400億美元。
足球在巴西,是全民皆瘋的運動,除了路旁常見的一小群人踢著足球,假日公園裡,不少父親嘗試「訓練」小小孩習慣用腳;而不是手來接觸它。沙灘上,青少女隨腳就掂起足球,用腳掌、膝蓋熟練地玩將起來。目前,巴西各個城市中的比賽場地,已開始整地修建。在可容納20萬人的全世界最大足球場里約馬納度那(Maradona),正在重新裝修中,外圍拉起三層樓高的布幕,預告2014年的世界盃足球賽。與2014年世界盃足球賽有關的直接商機,如轉播、周邊商品,能搶的都被搶走了,搶不到的人則靠創新,創造新商機。
巴西最大運動行銷公司Traffic Sports行銷企劃總監馬洛.豪茲蒙(Mauro Roberto Montenegro Holzmann)就在球場規劃一個有1500個座位的VIP室,像包廂房一樣,座位上可以裝螢幕、以播廣告方式做宣傳,歡迎品牌廠商加入。「而且不要只看到世界盃足球賽、奧林匹克,巴西幾乎年年有重要賽事,」豪茲蒙分析,運動相關商機占巴西每年GDP的3%~4%,是很大的產業。
比賽也已帶動房產、道路、機場等基礎建設。在聖保羅、里約都計劃延長捷運線。「我們等道路等20年了,」負責里約工業區推廣行銷的CODIN顧問卡洛斯.海藍德(Carlos Eduardo Heiland)帶點怒氣表示,他每天開車上下班至少要花三個小時,如果有捷運,單趟40分鐘就到了。 「你去看里約,上千棟大樓正一起蓋,」做建材的台商魏源璋指出,到處都在建設,很壯觀。
新機會4〉以巴西為主、幅射南美洲的產品製造
為保護境內企業,過去禁止外來商品進口,近來則對進口商品課重稅,鼓勵外商在巴西設廠,但依然設下當地採購比率,希望創造就業。台商聊天時會談起,過去不少台商嘗試在巴西設廠,但因巴西稅務複雜、工會強勢、語言不通,有的半路收手,寧可進口,反正有「灰色路線」可避開進口稅。
但現在狀況不同了,不僅巴西政府開始放寬各種限制,當地需求也起來,足以養一個工廠,而且產品可幅射南美洲。事實上,巴西向來出口大量商品到阿根廷、智利、巴拉圭等國。鴻海事件讓不少台商開始重新評估設廠的事。已做到當地消費性網路通訊產品第一品牌的友訊(D-Link),巴西分公司總經理維克多.普契欽(Victor Fernando Proschurchin)透露,友訊正在看幾個地方,評估設廠可行性。
喬山健康科技後來居上,已成巴西商用健身器材第2大品牌,巴西總經理迪亞哥.松默拉(Thiago Somera)也表示,亞洲產品給巴西人的印象是:品質愈來愈好,價格卻相對低廉,因此喬山計畫在此建廠生產部分產品。由於巴西的人工成本太貴、行政效率較差,因此多數都是進口零組件到巴西,好降低生產成本,但送到巴西組裝,以避開高額進口稅。如東芝與當地企業的合資公司SEMP Toshiba,做家電及做電腦。電腦產品製程經理費南多.諾蓋伊拉(Fernando Nogueira)分享,SEMP Toshiba銷售的電腦,九成零組件來自東莞,在巴西完成最後組裝。
3大驚奇.巴西照亮世界
正在脫胎換骨的巴西,將與未來接軌。但要抓住商機,必須先瞭解真正的巴西。「巴西不只是森巴、嘉年華和足球而已,」駐台灣的巴西商務辦事處代表瑟吉爾.譚姆強調,世人對巴西瞭解的太少了。巴西其實有令人驚奇的地方。
大驚奇1:千萬不可把巴西和南非、印度相比,它們相差了五、六個檔次。
早年在巴西聖保羅大學教書,後來擔任多屆僑選立委的簡漢生,被稱為台灣的巴西通,他在1970年代見到的巴西城市,就是一流的水平。里約的捷運在1979年就開始營運。 巴西發展集中於東南沿海,與東北部窮鄉差異極大,《遠見》實地考察的結論是:「巴西東南邊像歐洲,東北邊像非洲。」
巴西共26州,然而,東南四個富裕之州就占了六成GDP,包括聖保羅、里約熱內盧等,人均GDP近2萬美元,和台灣一樣。第一大工商城聖保羅,面積是台北市的六倍,人口1900萬,走在最熱鬧的金融大道波麗斯塔(Paulista)上,兩側盡是摩天大樓,世界大銀行齊聚,巷道中一排排精品店密布,可媲美義大利購物街。
大驚奇2:巴西部分產業及技術,如農業、生態、航太及軟體,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巴西是世界第7大經濟體,眾多外商投資設廠,加上政府對特定行業的投入,讓巴西具備一定的科技能力。根據湯森路透集團統計,巴西的科技論文數量,在1998年到2007年的10年間翻了一倍。
巴西是南半球唯一掌握航太技術的國家,擁有衛星、火箭;飛機工業也相當發達,培育出世界第3大飛機製造公司安柏爾(Embraer)。另外,巴西也是南半球唯一擁有自主開發濃縮鈾技術的國家。巴西政府2011年經建目標中,物價成長率是4.5%,但後來升至6%~7%左右,是有些超標。但「7%算什麼!」巴西經濟研究院分析師安卓.布拉斯(André Furtado Braz)回顧起歷史:「曾經一個月物價就翻倍,皮鞋一雙要賣50萬、200萬,根本不知道錢的價值是什麼。」
大驚奇3:告別外債、通膨雙高窘境,經濟穩定發展。
一些台商回顧高通膨時代還心有餘悸:「每換一次錢幣,銀行存款價值直接『少三個○』。」巴西曾在40年間改了六種貨幣。直到1995年後,經過前任傳奇總統卡多索(Fernando H. Cardoso)推動財政改革,控制政府不當過度支出、亂印鈔票,終於一掃通膨夢魘。近十年外債問題也解決了。2008年,巴西的外匯存底攀升到2090億美元,超越外債,從國際債務人變為債權人。
天性樂觀的巴西人,現在對未來感到無限,開始有大國之民的架勢。 在聖保羅的大公園裡,綠樹因氣候地質長得特別高大,乍看有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林木的一倍高,燦爛的南方冬陽將五彩斑斕的花朵照得更加鮮艷。綿延不絕的男女老少做著各種運動,從足球、慢跑、籃球到滑板都有,朝氣蓬勃。
22歲、開冰淇淋店的拉斐爾(Rafael)也來到大公園,他半認真地說:「巴西是個快樂的國家,希望這兩項賽事能讓巴西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在里約著名的寇帕卡巴那(Copacapana)海灘,四公里長的白沙海灘寬大筆直地鋪向天際,彷彿與路旁櫛比鱗次的高樓豪宅拚氣勢。海灘被上百成千的比基尼女郎和足球男孩擠爆。
這個被稱為「只要有足球和森巴就會快樂的國度」「南美的癱瘓巨人」,現在有更多躍升國際、展現潛力的契機。 前巴西總統卡洛斯曾對前美國總統柯林頓說:「真實的巴西更像是我們的民族恐懼──我們永遠都無法實現使命,一直禁錮於奧地利猶太作家褚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的經典魔咒:『巴西是未來之地,永遠都是』。」
現在的巴西彷彿真的動了起來,但這個希望會不會又淪落為恐懼?能否破釜沈舟推動改革,將是指引巴西命運的南十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