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拉美地區有30多個國家,但一直以來最受矚目的莫過於俗稱「拉美ABC」的三國:阿根廷(Argentina),巴西(Brazil),智利(Chile)。
這三國不論是國力、經濟、甚至文化的發展都高於鄰國。巴西是領土最大、資源豐富的人口大國,阿根廷農畜發達、曾是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智利有「銅之王國」之稱,銅礦產量世界第一。 三國土地面積加總超過南美的三分之二,人均所得也名列前茅。
1915年,這三國曾為了降低美國對拉丁美洲的干預,簽訂「ABC協定」(ABC Pact),誓言在外交上採取一致立場,並力圖協調美墨之間的紛爭。「拉美ABC」之名因此不脛而走。
拉美國家全球競爭力,此消彼長
到了21世紀的今天,談到拉美,ABC三國仍是要角,尤其是第一大國巴西在2001年入列「金磚四國」,早已成為外資追捧的焦點。除了ABC,擁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墨西哥,以及哥倫比亞、祕魯等中型國家,也逐漸成為鎂光燈焦點。 如今,MSCI拉丁美洲指數是由巴西、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和祕魯五國的指數加總,不少拉美基金經理人也在這一年調升哥倫比亞及墨西哥的投資比重。
富達新興拉丁美洲投資總監馬克‧利文斯頓(Mark Livingston)表示,雖然巴西仍是拉美要角,其他國家躍升的趨勢也不容小覷,「尤其是在巴西第一季乾旱,經濟趨緩的情況下,更應積極搜尋拉美他國的機會。」 就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今年5月底發布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鑑」(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可以看出拉美各國實力此消彼長的態勢。在IMD調查的59國中,拉美地區有七國入列。
其中智利雖然比去年退步三名,但仍以28名蟬聯拉美冠軍,分數達71.285,超越法國,緊追在日本之後。排名37、穩居拉美第二的墨西哥,成績則與印度、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不分伯仲。「金磚之國」巴西雖然名次比去年進步兩名,但在全球競爭力排行上仍然落後祕魯(44名),屈居南美第四,小幅領先曾有「毒品帝國」之稱的哥倫比亞。至於G20一員、有「世界糧倉」之稱的阿根廷,則因為貿易保護主義高張,在競爭力評比上節節敗退,總計僅48.45分,僅勝過社會主義國家委內瑞拉。
巴西最受投資人青睞
雖然巴西在IMD的世界競爭力排名比印尼、菲律賓低,但在投資人眼中卻是另一幅風景。據聯合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CEPAL)的報告,巴西在2011年得到的外人投資高達666.6億美元,占全拉美外人投資額的43.8%,足足比第二名的墨西哥多了三倍。
「巴西的優勢非常顯著,一是天然資源豐富,另外就是人口多、內需市場大,」曾任巴西台灣貿易中心主任、現為外貿協會展覽業務處組長的裘汝鈞分析,過去原物料不值錢,巴西一直處於貿易逆差,在美金不足的情況下,外資都裹足不前。近幾年因為原物料上漲,巴西貿易由逆轉順,外資才蜂擁而入。
現在巴西貿易順差達250億美元,外匯存底3500億美元,甚至超越英國,躋身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裘汝鈞表示,各國來巴西的拓銷團絡繹不絕,幾乎上演天天有活動的盛況。 貿協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去了巴西五次,據了解,日本更是每兩週就出團考察,動作非常積極。「過去巴西訂旅館很容易,現在沒有提早一個半月根本訂不到,因為排隊要來的人太多了,」裘汝均表示。
墨西哥競爭優勢恢復
至於同屬人口大國的墨西哥,雖然2011年經濟成長率只有3.9%,並不算亮眼,但是自去年開始,它卻日益受到投資人垂青。主因在於中國的工資節節上升,與墨西哥差距日益縮小。 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EIU)的預測,墨西哥每小時的勞動力成本,將在2012年低於中國,勞動成本優勢隱然浮現。
加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零關稅輸美的誘因,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選擇出走中國,回歸墨西哥。台商包括鴻海、仁寶等科技大廠都以併購或合作的方式,擴大在墨西哥的投資規模。「墨西哥的競爭優勢正在恢復!」據馬克‧利文斯頓觀察,美國進口墨西哥產品比例持續上升,加上墨西哥的披索結構性走貶,更增添了出口優勢。
智利藉開放增加競爭力
智利的「世界競爭力」分數高居拉美第一並非偶然,事實上,除了IMD的「2012年世界競爭力年鑑」,智利在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報告」,EIU的全球經商環境調查,以及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等各大評比,都是名列拉美國家前茅,堪稱拉美模範生。
原因是,土地、人口遠不及巴西及阿根廷的智利,很早就確立了自由競爭的的路線,與美國、歐盟、中國等59國簽署了多達22個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軍國際的積極程度與韓國不分軒輊。不只在制度面先進,智利的自然資源也不遑多讓。它不僅是世界最大的銅礦生產國,臨海的狹長地形也孕育了優良的海產及水果生產環境,成為賺取外匯的最佳利器。
「智利是南美國家中最先進,也最少貪污的國家,」中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祕書長王然行表示,包括聯合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ECLAC)等國際組織,都將辦事處設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
哥倫比亞治安改善,成長加速
過去台灣人比較不熟悉,甚至印象不佳的哥倫比亞與祕魯,其實近年已經改頭換面。由IMD評分可知,哥倫比亞的全球競爭力已經緊追巴西,祕魯甚至超越巴西,成為拉美國家競爭力的第三名。哥倫比亞曾是毒品走私重地,以及游擊隊到處出沒的危險地區,然而情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外貿協會市場研究處助理研究員張為詩表示,近年哥倫比亞政府大力掃蕩毒梟、加強緝毒,施行成果斐然。
隨著治安改善,哥倫比亞原油開採量也迅速增加,經濟成長率維持4%的水準。在市場逐漸開放下,哥倫比亞的人均GDP也直線成長,自2000以來已經成長三倍,達到9000美元。至於祕魯,則是因為盛產黃金、銅礦等資源受到國際矚目。 張為詩表示,如哥倫比亞、祕魯等國,因為市場相對小,品牌反而容易推廣,加上進入當地的外資尚不多,不致出現流血競爭。
「比方一般哥倫比亞人都知道Acer和Asus,台灣品牌市占率算高,其他南美大國反而不易打入,」張為詩表示。 在善於征戰世界的台商眼中,拉美逐漸成為一個不容小覷的新戰場,已是不容忽略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