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嚴長壽第二波拚教育: 台東辦學做示範

繼《教育應該不一樣》後,扭轉偏鄉孩子命運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2-02-01

瀏覽數 29,350+

嚴長壽第二波拚教育: 台東辦學做示範
 

本文出自 2012 / 2月號雜誌 72萬人減重奇蹟

沸沸揚揚的總統大選剛過,但是在「觀光教父」嚴長壽的心裡,還有著比選舉結果更重要的事。

1月,他與建築師呂欽文一同從台北搭飛機至台東縣私立均一中小學。走過一間間的教室後,攤開設計圖,仔細地討論未來校舍的空間規劃。

2011年出版的著作《教育應該不一樣》,沈痛地指出台灣當前教育體制下的問題,獲得了廣大迴響。

當許多人好奇問他,教育當局如何回應?嚴長壽卻表示,其實「大家常常忽略了,教育不只是政府的問題,家長也扮演很重要的責任。」他認為,只有家長觀念先變,教育才有可能改變。

如何真正讓教育不一樣?求人不如求己,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超級行動派的嚴長壽決定自己辦學校。或許,由下而上的力量,才能真正生根。 出路封閉 憂心弱勢孩子未來 講話總是不疾不徐的嚴長壽,談到教育,卻用了「急」這個字形容自己的心情:「著急啊,現在看不到年輕人的出路。」

他一一說明,台灣目前教育上有哪些危機: 首先,學而無專。短短十多年間,大量技職學校為了升格為大學,創造出很多名字好聽、對現實出路卻沒有幫助的學系,卻讓學生愈來愈學不到真材實料,失去了人生的正確方向。

缺少國際觀也是一大問題。 早期台灣的進步,靠著很多留學回來的人帶回國際的經驗。不過,現在台灣到國外留學的人愈來愈少,當台灣沒有人在國際的機構裡深耕、主導時,競爭力就會變差。

此外,教育也加劇了貧富不均的現象。以前貧窮的學生還可去考公費的師範學校,或考公務人員。而現在,許多考試卻都要補習,公職考試往往要考好幾年,醫學院則80%靠補習才考得上。

貧窮小孩沒辦法付這樣的成本,弱勢翻身的幾個通道全部都被封住了。 訪談中,每每說到這些問題,嚴長壽就語重心長,讓現場氣氛也顯得凝結。

這時,嚴長壽突然起身,從書架上拿出了爆破藝術家蔡國強的作品集,翻開一幅名為「撞牆」的裝置作品。畫面是一群狼一窩蜂地朝著天空同一個方向奔去,然而,天空的那端其實有道透明玻璃牆,每隻衝上去的狼都因此撞牆而摔落在地面、流血受傷。然而,這些狼卻還是爬起來,朝向原本的方向再衝一次、再撞一次,脫離不了這個循環。

「這,不就是像我們現在的教育?家長不就是像那些狼嗎?」大伙總是死命地朝向同一個方向衝去,遂後又摔落。就像大家都要讀大學,卻都找不到自己的潛能;也像弱勢階級的家庭,永遠跳離不了貧窮的循環。一幅畫,道盡了嚴長壽心中的感慨。

花東辦學 扭轉偏鄉孩子命運

對於花東的孩子們,嚴長壽則有更多的疼惜。

2009年,他籌組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擔任董事長,希望為花東的永續發展盡力,開始有更多機會接觸當地青少年。他觀察到,升學考試掛帥的制度,讓原住民的藝術天賦無法得到發揮,加上缺少教育資源的培育,許多花東孩子學校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此外,許多部落壯年皆離鄉工作,把小孩都留在部落裡,隔代教養的狀況十分普遍。

為了弭補花東孩子學習資源的不足,公益平台已經辦了許多英語營、藝術營等,雖然當下孩子的收穫豐富,不過,他發現這樣還是不夠。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一回到部落,這些年輕人又回到了本來的環境,學習沒有辦法持續,」嚴長壽說。 以稍具知名度的比西里岸寶抱鼓為例,這是一支當初由公益平台基金會支持的原住民青少年鼓隊。一開始,透過表演,原住民小朋友得到肯定與自信。不過,當表演的邀約太多時,有些人會開始感到驕傲。這就需要有人在身邊輔導、給予正確的價值觀教育。

「唯有辦學校,有時間長一點的教育,才能對這些弱勢孩童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嚴長壽說。

於是,他開始認真覓地找校地,原本要用廢棄的小學重建,不過,如此卻要花更多的硬體費用。2011年,一次因緣際會中,當佛光山星雲大師聽到了嚴長壽的想法,立刻表示支持。馬上把佛光山在台東已創辦兩年的均一中小學,無條件交由公益平台接手。而且今年農曆年一過,2月就要以新面貌開始招生。

原本的均一是一所私立學校,堪稱是當地包含住宿的貴族學校,學費較高,家長多為當地公務員、醫生、科技業等者,弱勢家庭不可能負擔。

未來,均一將特別提供1∕3名額,由基金會協助募款,全額贊助花東地區具天賦、學習潛力但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上課。「這裡千萬不能變成貴族學校!」嚴長壽說。

台北私立貴族學校的學生們可能會在物質上作比較,但均一從佛光山經營時就希望傳遞樸實的精神,學生將不能帶手機進教室,打電話須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此外,學生也需要認識多元背景的同學,學著尊重他人。

參訪國外學校 擷取他人優點

這陣子為了經營均一,嚴長壽可謂百分之百投入。他自己曾在著作中不斷提醒年輕人工作應該充滿「熱忱!熱忱!熱忱!」。三個驚歎號的強度,也是他自己的寫照。只要看到好的教育文章,他就會熱情地轉寄給朋友,公益平台的同事說:「有時,半夜3點都還會接到總裁的信。」

嚴長壽的iPhone裡面有數不清的照片。原來,為了學校更好,他參觀了許多國外的學校、也找了很多資料,像勤勞的蜂,到處採花蜜,只要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他就拍下來。開會討論到執行細節時,比方,椅子應該長什麼樣、教室應該是什麼色彩,不到一分鐘,他隨時可以把參考照片秀出來。

未來,除了國中部以外,嚴長壽還希望可以在其他校區設立高中部,更強調以實用藝術與觀光專業技能為主軸,進一步學習如民宿經營、餐飲等課程,讓學生畢業後即有就業或小型創業的能力。他打算先和花東地區高中職合作,先以班級為單位試行。

這些創新,不只是均一的起點,也是花東的起點、台灣的起點。嚴長壽希望,均一可以成為一個示範種子,將來期待在其他地方遍地開花。

實踐革命理想 讓教育不一樣

作家龍應台在替嚴長壽《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一書寫的跋中,曾提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他曾經和嚴長壽及一些文人,聽完胡德夫的演唱會後在小酒館續攤。人們在酒酣耳熱之際,辯論著30年前的革命理想。凌晨2點,人都散光了,隔天早上要出差的嚴長壽,竟最後才走。

「總要有人付賬吧!」嚴長壽如此表示。 龍應台這麼寫著:「付賬?整夜的觥籌交錯,從頭到尾沒一個人問付賬的事。文人和革命家,每個人都是拍拍屁股就走了。」

當其他人已不知去向,嚴長壽總是留下來做事的那一個。 是的,一輩子從事飯店服務業,習慣挽起袖子做事的他,決不會只空談「革命」,而是會去實踐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