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他們設計納智捷, 他們比嚴凱泰還難曝光

華創車電汽車設計師 石志傑、秦無荒

王美珍
user

王美珍

2011-11-28

瀏覽數 123,400+

他們設計納智捷, 他們比嚴凱泰還難曝光
 

本文出自 2011 / 12月號雜誌 鴻海的明日帝國

在進口車為大宗的台灣,國產自有品牌納智捷起初不被看好。

然而,納智捷不僅獲獎不斷,2008年成立,2009年才發表第一台MPV與SUV,2010在台灣車市的市占率即達3.5%,營業額從2009年的10億快速躍升至2010年的101.8億。

截至2011年10月,納智捷已達到109.5億營收與3.7%的市占率。

國際汽車大廠皆有百年歷史的實力底子。然而,是甚麼原因,讓短短成立才四年的納智捷,一鳴驚人?

這一切要回到汽車工業的起點:汽車設計。每一台路上跑的汽車,其實都是先從設計師的筆和電腦中成型,其後才進入工程、生產。獨特的設計與風格正是每個品牌的成敗關鍵。

為此,剛成軍的納智捷,就找到了兩個享譽國際的台灣人——石志傑和秦無荒做為祕密武器。

顯少人知道,這兩個背後武林高手其實對納智捷功不可沒。成立至今所推出的車,都是他們的團隊一筆一筆畫出來的。

這兩個人因為長期旅居海外,在台灣知名度不高,但其實兩人各別在豐田、GM、歐寶等國際大汽車廠工作過,曾主導多部暢銷車款。

目前他們倆人主管納智捷汽車的造型設計,觸及研發核心,可謂是汽車製造環節中「心臟中的心臟」。 華創車電造型設計師團隊約150人,石志傑負責設計的策略與方向,秦無荒則負責指導旗下設計師群實際繪圖,兩人平日埋首於幕後。有人說要請他們出來露面,「比嚴凱泰還難」。

本次《遠見》有機會深入平日不對外開放、裕隆集團旗下的華創車電中心,訪問兩位暢銷車款推手。其中,秦無荒更是首度接受媒體訪問。

問他們為何願意捨棄國際車廠的高薪與頭銜回到國內?他們的心中,又燃燒著什麼樣的夢想火苗呢?

石志傑 中國的別克是他設計 

石志傑,49歲,外表看起來還很年輕,就已曾任職雪鐵龍、豐田,更曾是GM全球設計八人小組之一,是亞洲人裡任職最高位者,負責超過20部量產及概念車之設計。目前在中國大陸路上跑的別克車,幾乎每一款皆由他的團隊主導。

在日本出生、美國長大的石志傑,從小就愛車,三歲時,即能夠依照尾燈來辨別每種車型。在他童年記憶中,目眩神迷的汽車模型就是他最好的玩伴。

「媽媽如果要逛街,總是把我寄放在汽車玩具屋,而我可以忘記時間,待上一整個下午,」石志傑說。

說到求學過程,他搖搖頭:「我念了好多所學校啊!」為了進入汽車業,石志傑嘗試念過相關領域,包括航太與行銷,但是總覺得不對勁。 直到發現了加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才眼睛一亮,大喊:「這就是我要的!」

這所學校是汽車設計的最高學府,訓練非常嚴格,包括日產的中村史郎、BMW的前設計師Chris Bangle等許多世界大廠的汽車設計師皆是校友。 石志傑的表弟、也是藝人L.A.BOYZ的大哥黃立成對他的形容是「workholic!(工作狂)」。

確實,石志傑說,自己平常就算在餐廳吃飯,也會把餐巾紙拿來畫圖。

燒鉛筆練就設計基本功 

石志傑也是洛城華人家族裡的模範生,父母從小就告訴黃立成要多和表哥學習:「他的個性很早熟,大概20歲以後,都不去夜店玩了。」

自從開始進入汽車設計領域,石志傑的生活就只剩下車。他形容校園時光,是「燒鉛筆」的日子。當時,一堂課要畫30張圖,一張圖要畫18個小時,如果缺交一張,就再補六張圖。

一盒鉛筆,不到一個禮拜就用完了。不要說泡夜店,連一般校園的社團生活都沒有。

「而且,我們都被罵得很慘、很慘!」石志傑說,曾有一個老師是GM退休的設計師,患有小兒麻痺。只要看到不滿意的圖,就會用拐杖把貼在黑板上的圖敲下來,圖立刻裂成兩半,石志傑曾當場落淚。

曾經有一個日本人的設計圖他不滿意,直接用拐杖把圖塗得髒髒的,大罵:「這部車的車燈,就像你們日本人的眼睛一樣又小又難看!」他也曾直接罵白人學生:「White trash(白人垃圾)!」 最令石志傑難忘的,是一次意外的經驗。學期末最後一個禮拜,已經快完工的油土模型突然掉在地上,壞了,眼看著要交不出作業,面臨退學。

結果,他只好72個小時完全沒睡,把模型救回來。沒想到,那位「拐杖魔王」竟也在旁陪他24個小時,自己也沒睡。

「他其實很仁慈,但是課堂上就要整你,因為要嚴苛把業界的狀況老老實實地告訴你,出去工作後才不會挫折!」石志傑說。

因為龐大壓力,石志傑同一屆380人申請、32個被錄取,只有7個人順利畢業。他,就是七位精英之一。

石志傑的汽車資歷,可謂身經百戰。他曾經任職雪鐵龍汽車(Citroen-PSA)、 atVelizy法國的汽車設計中心、豐田汽車美國公司等。而最為人所注目的,是他曾擔任美國通用和上海汽車合資的PATAC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設計總監, 領導團隊設計Riviera、ALAs、Kun Peng等三款極具分量的概念車, 成為中國各大本土車廠的標竿。而另一部作品Buick Lacrosse,更讓是美國通用起死回生的知名車款。

秦無荒 破例跳級的設計天才 

同樣畢業於加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秦無荒,是比石志傑大好幾屆的學長。 他還有個赫赫有名的父親,就是前故宮院長秦孝儀。石志傑說,在入學時早就聽過這個人了。「在美國的汽車界,如果說到Chin,沒有人不知道。」

秦無荒曾任職歐寶、馬自達,所主導的RX7、RX8更是讓馬自達起死回生的車款。 世界知名的日本《Car Styling》雜誌,甚至將他稱譽為「麥克筆界的魔術師」。

從朝陽科技大學畢業的華創車電設計師江豐順說,在學生時代就聽過老師們介紹這個傳奇人物。直到在設計比賽得獎,進入納智捷工作,直接被秦無荒指導,「就好像看到神一樣!」 秦孝儀精於詩文書法,在秦無荒的骨子裡,多少也繼承了父親藝術的涵養。

他從小就愛畫,只不過不是亂塗鴉,而是直接進入專門領域:「我從有記憶開始,就喜歡機械類的東西,上幼稚園開始就畫飛機、坦克車、汽車,高中以後就更定型,確定未來想往汽車業發展。」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為了進汽車業,秦無荒先進入成大工業設計系,沒想到學的是一般產品設計,於是轉到機械系,先接觸工程面。

後來,他靠著自己去外文書店,找雜誌自修,一筆一畫自學畫汽車。當他將作品寄到加州藝術中心時,學校的回應是:「你不用來念,可以直接去找工作了。」

於是,學校破天荒地讓秦無荒直接跳級,原本八個學期、四年的課程,破例讓秦無荒只念最後三學期、一年就畢業。畢業後直接進入歐寶,秦無荒非常謙虛,直說自己「只有一年學得不夠」。學弟石志傑忍不住在旁補充:「必須是非常優秀、天才型的學生,才能有這種待遇!」

就像畫家一樣,秦無荒的筆韻與美感受到所有同事的崇拜。「他的筆下有靈魂,這是數位電腦沒有辦法取代的,」江豐順說。

回台灣,實現國人自主汽車 

只是兩個全球汽車設計奇葩,為何一起回到台灣呢?

雖然一直在國際大廠工作,石志傑心中的夢想卻是有朝一日,可以為台灣的品牌效力。

石志傑的好友、《汽車購買指南》總編輯林大維說,曾經在國外的車展遇到石志傑,當時他還在GM任職,卻熱血沸騰地談著打造台灣自己車子的夢想,林大維索性連車展也沒看了,陪他從下午聊到晚上。

之後,台灣裕隆要發展自有品牌,高層開始和石志傑接觸。當時,GM原本要把石志傑調回美國總部,升任全球內裝總監。「當時要調回到美國本部很難,外派400多人,只有個位數可以回去。」石志傑笑笑地說:「可是,我死也不想回去!」

為什麼?「坦白說,台灣要做一步真正自己的車子,不能缺我和秦無荒啊!」石志傑說,他和秦無荒加起來有50到60年的經驗值,幾乎每一代車都做過,全世界找不到幾個這樣的華人。如果他們不接,誰能來接?

秦無荒也是抱著同樣的心情回到台灣。每當看到自己設計的車子在路上跑,他雖然都很有成就感,但卻總是少了什麼。「以前,都覺得是在幫別人做事;現在,是為了自己做事。」

據悉,兩人回台灣的薪水並不比之前的工作高。因此與其說是「高薪挖角」,不如說是成就夢想。「回來之後,心靈的獲得,是很多的,」石志傑說。

納智捷總經理胡開昌說,從前端的設計端到後端工程是否能實踐,需要許多環節的整合溝通。這些國際人才的豐富經驗,在開發與流程上幫了非常大的忙。

雙傑互補,設計完美未來車 汽車設計領域,難在「掌握未來」。「一部車設計研發要五年,發表之後又要再賣五年,一個設計等於要禁得十年後的考驗,」《U-CAR》創辦人陳鵬旭說。

胡開昌以「藝術家」形容石志傑:「每當在討論新車款的會議上,石志傑時常是力排眾議的那一個。」因為,大家通常只能看到當下的流行,石志傑卻要扮演「先知」的角色。走進石志傑的辦公室,時髦的空間裡卻突兀地放著兩張仿古的將軍椅。

設計師要競圖,工作壓力大 

他笑著說:「這是古代皇帝隨身攜帶的,要穩重但又不能太重!做車子也是一樣。」一張古椅子,都可以給石志傑創作的啟發。

石志傑的辦公桌上,還有許多稀奇的書籍,例如,航太圖艦,甚至有一本書專門談冷戰時期的儀表板。「要看到未來,就要多讀過去。」秦無荒私下的嗜好,也都與歷史有關。他是古典車的愛好者。下班之後,多半也是研讀汽車的歷史的書、收集模型,繼續畫圖。在他辦公室牆上,貼滿了許多他自行繪製、夢想中的跑車圖,像一個小型藝廊。

在華創車電,設計師們必須彼此競圖,工作壓力很大。競圖室裡竟然排列了20幾瓶紅酒激勵人心。「但是,只有我有開瓶器,表現得好才能開!」石志傑哈哈大笑。石志傑鼓勵設計師大膽創新,「他最怕我們的意見和他一樣,」江豐順說。

而如果設計師走得太前衛,則會由充滿耐心的秦無荒諄諄教誨,把他們拉回現實一點。

「有時候為了設計的完美,必須要為了反對而反對!」石志傑說,只有在不停的辯論中,才能產生趨近完美的結論。還好裕隆的高層也充分授權,也十分樂意彼此相互挑戰。

「裕隆找我們來就是要聽我們的意見,一個喜歡聽,一個喜歡講,這樣剛剛好啊!」石志傑說。

缺人才,是未來挑戰 

常常有人會問,生根於台灣的納智捷要怎麼樣找到台灣人喜歡的品味?石志傑說:「我們看的是全球性的市場,不會只設計台灣可以賣的。」朝向國際化品牌邁進,才是納智捷的未來願景。

不過,納智捷可以利用台灣電子產業優勢,以智慧科技配備創造市場差異。 他說,未來將會發展更具「情感煽動性」的車款,發展納智捷的視覺簽名(Visual Signature),「以前在GM,只能在一定的框架內設計,延續別人的歷史,現在是我們在創造歷史!」

不過,兩人皆認為,國內目前發展汽車品牌最大的難題在於人才的培養。由於國內的教育中並無專業汽車設計學門,大部分的人缺少經驗。

秦無荒說,很多年輕人進來,只能從頭開始帶起,「我會告訴設計師們什麼好、什麼不好?怎麼改?要讓設計師可以和國際接軌,只能一直教一直教,沒有別的方法。」

國際頂尖車廠的武功祕笈,正在華創車電透過師徒制默默傳授,期待有一天開花結果。石志傑信心滿滿地說:「我們先做MPV、SUV,之後再有Sedan,等到第四車種也出來,老美一定會開始問:納智捷是誰?」

石志傑 

現職:華創車電副總經理 

學歷:美國加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工科學位 

經歷:2001年就任通用亞太通用中國汽車技術中心設計總監,負責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通用汽車設計 

秦無荒 

現職:華創車電造型所經理 

學歷:美國加州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工科學位 

經歷:1986進入北美馬自達汽車設計部門擔任總設計師,21年期間參與多款量產車型以及前瞻概念車款之設計。早期於德國擔任歐寶汽車設計師,負責量產車型如:Kadett、Ascona、Rekord、Omega以及概念車Tech-1之設計。2006年參與澳洲Ballistic Publishing公司Painter一書比賽,以Race time及D Dreaming兩圖,分別得到交通項目Master及Excellence獎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