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聯想動起來 誓言奪下全球PC寶座

聯想的下一步〉購併、挖角、蓋廠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1-10-31

瀏覽數 27,550+

聯想動起來 誓言奪下全球PC寶座
 

本文出自 2011 / 11月號雜誌 衣服是門好生意

今年,在北京最美麗、和風煦煦的10月裡,有一個從此地起家的大陸電腦品牌聯想,也剛在商標上新添了紅色意象:粗黑字呈現的英文商標「Lenovo」下方,多出了用普普風紅色塊拼貼出的「For those who do」字句,讓原來穩重的設計,就此多了不同於其他中國內地品牌的氛圍,顯得更開放、活潑。

主導這次品牌改造工程的聯想新興市場事業群行銷副總裁劉浩新表示,大約一年前,聯想開啟品牌改造工程。for those who do的中文直譯顯得有點怪,是「給那些做了的人」,「我們喜歡的,是『do』這個字眼『動起來』的感覺,希望是有行動力的人的專屬品牌,」劉浩新解釋。

同時間,北京總部大樓內也懸掛起慶祝聯想登上全球第二大PC市占廠商的鮮明旗幟,紅白飄揚,顯得格外耀眼。今年,聯想以一季升一名的速度,迅速踢掉不少以往傲視全球的知名品牌,各方面發展計畫也都很大,的確有「動」起來跡象。

購併恩益禧 吃下日本1∕4市占

像是今年7月,聯想耗資1.75億美元,完成購併日本恩益禧(NEC)個人電腦部門,一舉吃下它在日本近25%的市占;9月,前宏碁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前索尼董事長出井伸之兩大科技業A級戰將,各以顧問、非執行董事之姿,投奔聯想,大大提升集團戰鬥力。

聯想更在9月底和台灣仁寶集團在安徽合肥合資聯寶新公司,預計2012年量產。創下了台灣代工廠,和台灣之外的全球TOP5 PC品牌合資創業的先例。

另外,已與聯想宣布合資聯寶的仁寶集團,也負責代工聯想的平板電腦系列,在大陸平板A1熱賣後,預料會對仁寶的營收成長幫助頗多。 挖角、購併、蓋廠三件大事,聯想在短短三個月內全搞定。究竟是匹夫之勇?還是深謀遠慮,搶先布局?

聯想董事長柳傳志日前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似已說出答案。他強調,聯想購併IBM PC部門前,最想買的三樣東西是ThinkPad這個品牌、研發能力和國際化通路,他評估「全買到手了」。有了這個成功購併經驗,今年購併日本NEC和德國梅迪昂(Medion),就顯得一帆風順。

2005年,聯想曾以外界形容「蛇吞象」的氣魄,購併規模、市占遠超自己的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當時,業界人士對於這個購併案能否成功,多表示保留態度。之後,聯想經歷金融海嘯,慘虧9700萬美元,在2009年再次請出創辦人柳傳志任董事長掌兵符。

購併6年後的今天,聯想不但終於轉虧為盈,今年至今,出貨比起去年同期增加36.1%,連續7季的出貨成長速度,為全球PC前五大成長最多的廠商,更遠超過業界平均成長率達八倍。

踢掉宏碁、戴爾 穩居第2

在全球PC市場中,聯想今年更陸續踢掉宏碁、戴爾,成為第二大,僅次於第一大的惠普。這證明聯想已靠著成功購併,晉身為一流科技品牌。

聯想台灣區總經理梁百鋒,也強調聯想為了融合企業文化的努力。梁百鋒自述,IBM被聯想購併時,他已在IBM工作很久了,覺得全球一流品牌怎麼可以被一個剛冒出來的大陸公司接收?很難接受,因此很快就離職。

後來他待過戴爾、三星,去年底再回來,發現聯想和他待過的外商企業沒兩樣,都很開放,目前高階主管的比例,大陸與外籍各一半,「甚至高層對外地人才的敬意還更高呢,」梁百鋒說。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其實,聯想最近的成功,和柳傳志、楊元慶兩人主導一手主攻、一手主守的策略有關。守的策略,是把購併企業的原有優勢守住,像是ThinkPad這塊金字招牌,仍是全球大型企業筆電採購首選,市占率維持不墜。攻的部分,則是攻新興市場,這裡就會不計利潤,第一階段以擴大市占率為第一目標。

「楊執行長說得很明白,拿第一就是聯想的最終目標,以現在每季排名往前一級的速度,聯想當上全球PC市占冠軍的日子,不太遠!」聯想新興市場集團運管副總裁黃建恆信心滿滿地表示。

然而,全球PC產業,這兩年被蘋果的行動變革,打到年成長率從輝煌的兩位數變個位數。日前PC市占第一大惠普,更曾宣布有意售出PC部門,主要原因就是獲利不如以往。在PC硬體毛利節節下滑之際,聯想猛烈進攻,搶當PC霸主的目的還在?會不會到頭來,只落得撿歐美先進企業不想賺的辛苦錢?

主攻新興市場 PC前景仍佳

IDC經理江芳韻認為,蘋果的行動變革,主要發生在成熟的歐美日等先進地區,這也是台灣品牌與代工業者主要經營與接單的市場。但聯想目前最大的市場在大陸,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地區,情況完全不同。

她分析,新興市場對電腦的需求,和歐美與台灣大約差5年。這群人,除了都會區少數精英,許多人才剛開始熟悉電腦,大多當作生財工具,筆電、PC是首要購買主力。用做娛樂的平板,一般是個人的第二台電腦,在新興國家則不到發酵時機。

同時新興地區也剛開始建構網路基礎建設,政府單位採購的科技產品也會以筆電、PC為主。 聯想目前在全球整體新興地區的PC市占第一,在大陸市占也是第一大,超過三成,在烏克蘭、克羅埃西亞等10個新興市場地區有10%以上的市占率。在不包括中國大陸的新興地區營收,已占整體營收近兩成,可說占盡優勢。

江芳韻指出,蘋果的崛起,還有另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消費者對科技產品的選擇,已從注重性能,變成注重品牌。若聯想透過PC熱賣,先在新興市場建立好品牌認知,未來消費者換機升級,自然會先考慮聯想。

在成熟市場打雙品牌策略

至於在成熟市場,聯想會透過購併,與打雙品牌策略,一方面保住原來品牌高階產品的影響力,一方面再慢慢推出Lenovo品牌的平價新產品,吸收更多新顧客。

執行長楊元慶便曾透露,在購併日本NEC時,他曾去當地觀察,發現消費者對NEC產品的印象很好,只是多嫌價格貴。楊元慶認為,聯想可以用大量生產、薄利多銷的方式,推出水準類似、卻更便宜的產品來迎合市場需求。

不過,在平板、智慧型手機方面,聯想也一樣積極布局,但是因為要和歐美大品牌競爭,初期還是鎖定新興市場,以低價殺出生路。像是亞馬遜10月初宣布199美元Kindle Fire平板電腦,超低價曾震驚業界。但聯想早在9月,已在印度推出199美元平板產品,而它旗下7吋的入門級平板A1,更於大陸十一黃金週假期強打千元人民幣,賣到斷貨。

從最新一季財報來看,聯想並未因購併、壓低價格造成虧損,淨利還成長兩倍,說明聯想靠大集團大規模,抓住新興市場這個消費火車頭,成果豐碩。

江芳韻認為,惠普早於10年前,就已看出硬體風光不再,開始有併購軟體公司轉型計畫,近年更積極將硬體業務縮減,從10年前的營收占比近八成,到現在僅三成左右,戴爾則從10年前個人電腦業務高達83%,到現在軟硬體營收五五波,都有明顯棄守現象。讓聯想這個後起之秀要攻占也更容易。看來,在後PC時代,聯想這次是抓對時機,真正動起來。而台灣科技廠商改打兩岸合作牌,也將是值得期待的未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