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打開教會做課輔, 用滿滿的愛成為避風港

2.南投鹿谷E愛教會

柯曉翔
user

柯曉翔

2011-09-29

瀏覽數 24,600+

打開教會做課輔, 用滿滿的愛成為避風港
 

本文出自 2011 / 10月號雜誌 勇闖巴西

以茶葉和竹筍聞名的南投縣鹿谷鄉,八成以上人口以務農維生,人口外流非常嚴重,年輕人離鄉打拚,留下老人和孩子。每個山上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單親、外配、隔代教養、中低收入,是故事重疊最多的關鍵詞。

然而,有人留下來了,而且還是從他鄉到此落地生根。

1999年,簡廉政和盧欣欣夫妻因協助921大地震救災來到南投。震後兩週,外界物資不斷湧入,但人心的恐懼與悲慟很難消除。當時,簡廉政還是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四年級學生,和學弟在南投中寮國小設站。一天,一位災民小女孩走進來,他們一起低頭禱告,抬起頭來時,三人都淚流滿面。

打開教會做課輔 陪孩子成長

小女孩的身影在簡廉政心中揮之不去。神學院畢業後,他本打算返回家鄉嘉義工作,但此時,南投鹿谷正尋找有家庭、孩子的神職人員。在兩個選項間掙扎許久,簡廉政想起了那個小女孩。2000年8月,他終於決定舉家入住鹿谷。這一待,就是11年。

四年前,衛理公會鹿谷工作站為15個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進行課後輔導,一年過去,因經費不足面臨撤站。但是孩子怎麼辦?簡廉政夫妻得知後,毅然決然敞開鹿谷E愛教會的大門,把孩子統統接過來。

「既然要做,就做大一點,」簡廉政說。課輔班小朋友擴大成六個年級,30個孩子熱熱鬧鬧,填滿E愛教會。

但是要看顧30個小蘿蔔頭的功課,可不容易。 30個人來自兩所學校、14個班級,光是批改功課,就有好幾種版本。從一開始頭昏眼花,後來簡廉政就負責數學,盧欣欣負責國語,小朋友也逐漸把寫功課當成習慣。

通常小學生每兩年就會換一次導師,但孩子們口中的「簡叔」和「欣欣姐」卻是永遠的老師。1000多個日子來,陪伴孩子一筆一劃地寫著功課。 簡廉政認為,如果有人願意成為孩子生命的推手,這些出身弱勢家庭的孩子,就能找到生命的轉折點。

設單車隊 靠自學任隊上教練

知識與美味同行,遠見請客西堤

生命的翻轉,可以依靠學業的提升,但這絕不是唯一。簡廉政觀察到,許多山上的孩子雖然對課業較沒有興趣,卻展現絕佳的運動天分。他於是為課輔班加入單車和跆拳道元素,讓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價值。

每週三晚上,近30個小朋友就會穿上白色道服,神采奕奕地練拳。跆拳隊教練是來自屏東縣來義鄉的26歲排灣族青年鄭鴻耀,當初因常來探望在此實習的女友,和簡廉政結緣,也興起教鹿谷小朋友跆拳道的念頭。

除了當兵一年外,整整七年,鄭鴻耀每週兩天從嘉義市開車來鹿谷,來回車程共兩小時。是什麼讓他如此長期堅持?原來,在家鄉,小時候鄭鴻耀看到非原住民志工的投入和付出,深受感動,讓他也擁有這樣的熱忱。

跆拳隊的教練有了,但單車隊卻一直苦無老師,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課還沒上,就臨時告知要去大陸傳福音,這下子,要去哪裡找教練呢?簡廉政乾脆自己「趕鴨子上架」。

硬著頭皮學就對了!網路、書籍、專業人士成為他的老師,復健科醫師分享網路上的運動保健資訊,腳踏車店老闆則提供單車零件和維修技巧的協助。簡廉政學完修補輪胎,隔天就現學現賣教孩子們。

課輔兼教練 重拾孩子信心

很難想像,一位傳道人就這樣成為內行的單車教練。如今,鹿谷E愛教會的單車「鹿戰隊」,每天清晨5點就出去騎車,遇下雨也不中斷,去年11月,在南投縣國中小聯運中,E愛教會騎出11面獎牌,跆拳道社也踢下9面獎牌。

孩子們在運動場上擁有一片天,也開始擁有自信。新移民之子小傑(化名)剛來課輔班時才五年級,60多歲的父親第一次帶他來,被誤認為爺爺。小傑連九九乘法都不會,一到十的加法要邊折手指邊數才能回答,數學作業三個小時都做不完。

但是參加跆拳隊後,小傑找到成就感。今年8月的比賽踢下全隊唯一金牌,課業也逐漸進步。今年已八年級的小傑,暑假也加入服務志工的行列,以前他接受老師指導,現在有能力回饋小學童。 然而,就算是全能的超人,也會感到疲憊。

一直以來,簡廉政夫妻都在尋找人手幫忙,但交通偏遠讓課輔師資卻步,大學志工也斷斷續續。2009年八八水災,更面臨連暑期志工都無法尋得的窘境。

好消息是,現在假日的E愛教會,都有培育多年的青少年回來幫忙。 簡廉政與盧欣欣仍馬不停蹄,幾乎全年無休陪伴鹿谷的孩子。這裡雖不是他們的家鄉,他們卻用滿滿的愛,當鹿谷孩子們的避風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