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什麼大機構害怕創意?

姚仁祿
user

姚仁祿

2011-09-29

瀏覽數 24,350+

為什麼大機構害怕創意?
 

本文出自 2011 / 10月號雜誌 勇闖巴西

為什麼組織會「害怕創意」?原因有二:

其一、創意「造成改變,影響穩定」:創意,不是革命,也至少是革新;造成制度、觀念,甚至組織結構的改變;因此,大家害怕、抵制創意的原因,就是不願意改變。

其二、創意「無法證明,可以成功」:創意,都是陌生的,總會讓人懷疑,讓人不安的。我們回顧當年,很少人可以預見今日Amazon、Google、Apple、Wikipedia、TED的成就;無法預測,是因為他們的「創意」是典範轉移,不只是沒人想過,更是沒人試過,當然,也無法證明,有機會成功。

因此,較大型的機構,「創意」只是美好的「夢境」,並無法解決他們深深陷入,不得不面對的「困境」。有什麼可能解套的方法呢?

我的觀點如下:

1、勇敢推動,外行領導

1992年,電腦巨擘IBM一週要損失1億美元,眼看這個光榮的品牌,就要從企業版圖上消失;董事會請走了IBM的老兵董事長艾克斯(John Akers)之後,想要挖角蘋果電腦、摩托羅拉、康柏電腦,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的CEO或董事長來承擔挽救IBM重任,腦筋甚至動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頭上。但是,這些IT(資訊科技)業的巨頭,顯然認為IBM困難太大,都沒有答應。

董事會只好轉而洽請路易斯.葛斯納(Louis V. Gerstner, Jr.),這位IT業的外行人,出身麥肯錫顧問公司,擔任過美國運通旅遊相關部門的各個高級主管職務,也曾出任RJR Nebisco的CEO,雖然戰功彪炳,很多人卻不看好他,認為IBM找來搞旅遊、賣餅乾的CEO與電腦產業,距離實在太遠。

然而,他的外行,降低了他的包袱,反而成就了他膾炙人口的拯救IBM大業,從1993年就任,到2002年退休,十年間,他以內行人都無法相信的「創新策略」與「創意戰術」,不止反轉IBM的敗相,更重新站上新IT產業的龍頭地位。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2、堅定執行,先小後大

組織害怕創意,既然是「害怕改變」與「無法證明成功的可能性」,那在組織中,成立小型實驗室的Task Force,有計畫地展示改變的好處,並證明成功的可能,也許是解除大家害怕,證明可成功的唯一途徑。

2003年,大愛電視決定自建大樓;當時在海外,自動化的數位電視製播系統雖具雛形,但沒有成熟;我們的任務,是以較低預算,較快的速度,與較低的同仁抗拒力,領先世界級的同業,達成目標(註:我們到法國、韓國及美國的CNN,發現大家都才起步,信心大增,決心大膽超越)。

這個目標,如果直接採買國際知名品牌的系統,不止設計尚未成熟,價格更是昂貴。我們以五、六位現職同仁,兼差組成「數位實驗室」,以小金額購買PC級的小系統,逐步證明,逐步修正,終於在2005年,完成首例以PC為核心的數位電視採、編、播、存系統,也獲得金鐘獎的鼓勵。

也許,說穿了,機構害怕創意,只是因為「膽不夠大,心不夠細」?

(作者為大小創意齋負責人;本專欄由姚仁祿、劉育東、劉維公共同主持。)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