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取名字要算筆畫是否吉祥,企業徵才除了考量專業能力,也要評估應徵者的紫微斗數命盤,人口失蹤在報警之餘,也找「通靈人」預卜生死,甚至有人相信可以用「水晶球」探測到蘇聯的軍事基地……。
不僅美國前任總統夫人南西深信占星術,有時提供給雷根做決策參考,連美國中央情報局早在五0年代,就對「超感應」能力興趣濃厚。據說布希從八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副總統,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雙子星座」和雷根的「寶瓶星座」搭配理想。 這一切狀似荒謬的「迷信」現象,目前在全世界廣泛流行。不僅注重科學精神的「科技美利堅」耽迷其中,就連一向主導西方文明思潮的法國,也在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持續三百多年「理性主義」之後,成為神祕玄學的最大市場。
根據統計調查,法國每年固定向政府繳稅的專業「算命師」多達四萬人,而他們的顧客量每年高達一千萬人次,平均每五個法國人就有一個花錢算命、卜卦。
而今年在巴黎舉辦的「超感應能力」展,吸引六萬人參觀,比往年增加了兩倍半。再加上法國出版業目前最熱門的新書,幾乎都和占星術、命相學有關,一年一度的書展中,一百三十五家出版商都展出這一類的書籍,而且每本都至少售出六萬冊以上。
廣播、電視節目也看好算命卜卦市場,紛紛聘請天生賦有奇能的占星、命相專家,直接在頻道和銀幕上,解答詢問者的各種「疑難雜症」,收視率居然可以和一般娛樂性節目對抗。
從商業角度來看,算命卜卦是一種消費行為,在法國,占星、命相一次收費約在四十到兩百美元之間,平均每年營業額高達十五億美元,這個數字尚未加上那些靠星象、紫微斗數……吸引讀者閱讀的報章雜誌收入。
既然算命卜卦是一種消費行為,它的流行也引起廣告業的注意,「算命根本就是針對消費者個人做感性訴求,這是廣告最成功的切入點。」法國廣告業者普絲羅格認為二十一世紀最成功的商品,「一切將和神秘有關」。
對生命一知半解
然而人們對於算命的狂熱,主要還是顯示現代人長久致力科技發展,卻在擁有衛星電視、雷射音樂、電子光……的同時,仍然對自己的生命一知半解。「以往還可以向教堂尋求安全感,現在宗教力量衰退,人心的恐慌及孤獨只好投靠別處。」法國心理學家居連指出算命卜卦流行的另外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