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成績差的孩子就該被忽略嗎?有2000多名學生的民雄國中,不僅沒有忽略學業落後的學生,還與當地職校合作,開設技藝專班。選讀技藝專班的學生,不僅術科成績優異,更培養出自信心和榮譽感,成績不輸一般生!
今年考上嘉義縣協志工商餐旅科的許帛華是民雄國中畢業生,他回憶國中生活,最快樂的就是國三。參加技藝專班的他學會了做油飯、炒米粉,以前沒有幫媽媽煮過菜,現在卻成了最佳幫手。
「如果沒有參加技藝專班,我的成績上不了嘉義高工,」同班同學胡政儒露出開心的笑容,他說,國一、國二兩年,聽不懂課程內容,對上學沒有興趣,國三那年,學會電腦繪畫、做麵包,才發現原來念國中其實很有趣。
每個星期三、四是許帛華和胡政儒最期待的日子,他們可以跟著導師顏淑玢到附近的協志工商上一整天的家政課、烹飪課、電腦課,一點都不會疲累。
技藝班每週上職校14小時
胡政儒提起自己生平編的第一條圍巾,直說那是至今最大的成就感,他還學會用十幾種方法縫扣子,證明男生也可以是縫紉高手。有2300名學生的民雄國中,是嘉義縣人數最多的國中,今年基測出了兩個榜首,兩人同樣都考410分,人數在嘉義縣市居冠,大業國中、嘉義國中、北興國中則各有一人。
輔導室主任張文堯就說,2000多名學生才華各異,成績優異的學生固然容易受到矚目,校方也要幫助學習落後的同學,顧及他們的微弱聲音,另謀出路。
她分析這群學生學習意願往往不高,上國、英、數等學科,因為無法完全理解,學習效果不好,游泳、田徑的體育課,未必適合他們,至於繪畫、書法等藝術練習,又有些距離,而民雄國中聞名的室外管樂、揮旗隊等社團,也輪不到他們,遑論獲得學習自信!
所幸2006年在教育部支持下,民雄國中順利成立招收30人的技藝專班,人數不到全校學生的2%,這群學生卻燃起學習的新希望,以嘉義縣來說,現在已有七所國中,專為國三生開設技藝專班。
張文堯認為,校方有責任為這些學生尋找教育資源,並安排上課場所,好讓技藝專班發揮教學功能。
與高職合作為學生找出路
她進一步表示,協志工商每年花費數千萬元購置教學設備,民雄農工有良好的食品加工、園藝課程,可以成為民雄國中倚重的教學資源,便與他們建立合作關係,校方安排技藝專班的國三生,每週兩天,到這兩所技職學校上14個小時的課。
設計課程的協志工商國中技藝中心主任劉世欽表示,技藝專班的同學喜歡動手操作的課程,經常有不錯表現。目前就讀高三的郭玉珍,在去年全國豬肉美食創意大賽拿到冠軍、三年前拿到全國中學文書處理優勝的李展毅,也是從民雄國中技藝專班畢業。
參加技藝比賽 培養團隊精神
民雄國中教學組長黃靜怡表示,國二生人人都要參加職業試探,校方帶他們到民雄工業區,參觀白人牙膏、光泉食品、嘉義酒廠等企業,對各行各業建立粗淺的認識。
由於以往安排國三生每週上三小時的技藝學程,所學十分有限,現在設立的技藝專班,每週增加將近五倍的教學時間,效果大有進步。
如何選出30名國二生,進入國三的技藝專班?
張文堯說,經由老師觀察,學生也有意願,就能參加,如果無法適應,一個月內也可以回到原來的班級。只要學生在技藝課獲得成就感,自信增加,學習就有進步。
劉世欽從旁觀察,發現技藝專班的導師顏淑玢是靈魂人物,她陪伴學生,從烘焙、文書處理到餐飲課程,邊上課邊做筆記,也時時提醒學生製作技巧。
去年獲得技藝教育績優教師的顏淑玢,雖然已經退休,離開台灣,但是,她的形象在學生心中依然鮮活深刻。
喜歡烘焙的胡政儒就說,有一次他學做巧克力戚楓蛋糕,忘了放酵母,幸好導師提醒,才沒有失敗;許帛華則說,上了一天的技職課,傍晚回到學校,導師還會和他們討論學習心得,加深上課印象。
黃靜怡發現,技藝專班學生透過分組實習,不僅學會團隊合作,還懂得互相體諒,甚至變得很有禮貌,這些改變可說始料未及。
更令她驚喜的是,這一班還變得很愛整潔,教室地板經常保持晶亮,牆面及走廊清洗乾淨,贏得全年級整潔比賽第三名。
至於學習成果,發表會上就能見真章。劉世欽說,當天總飄散著各種料理的香氣,家長看到孩子學會做菜、做點心,感到十分高興,技藝專班讓學生在升學主義之下,有更寬廣的就業之路。
看來,這樣的技藝教育專班為學習落後的學生開啟一扇窗,也將成為學校落實12年國教的重要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