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南方絲路令人期待的前景,集中在北半球的先進國家,卻顯得欲振乏力,令人憂心。
過去被視為全球經濟指標的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已不復往昔風光。
「美國的口袋養全世界」時代已然告終。金融風暴後,沈重的債務與高失業率,成為糾纏美國經濟復甦遲緩的兩大幽靈。甚至有世界級財經大師直言:「美元的價值將歸零。」
歐洲同樣為「債」所困,雖然歐盟已決定金援希臘,但是「歐豬五國」(PIIGS)還有義大利、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四國。其中名列八大工業國的義大利,債務高達119%,被視為是下一個影響最大的「未爆彈」。歐盟未來景氣如何,沒有人敢樂觀。
而沈睡20年的日本,雖然因發生世紀震災與核災,產業重挫,讓全球一度大為緊張。但更令人訝異的是,日本經濟重挫竟然沒有對全球產生重大影響。曾經稱霸全球的「日本第一」,似乎已真的成為歷史陳跡。
面對北半球衰落的情況,未來景氣走向如何?長期依賴先進國家市場的台灣產業該何去何從?哪些產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遠見》特別整理全球知名財經大師對景氣的看法,並請台灣產業大老分析不同產業未來,同時深入探討南方崛起、北方衰退對台灣可能造成的影響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