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台灣有哪項軟實力最讓國際人士印象深刻?「台灣有世界上最友善的人民,」這句話幾乎都會從老外口中冒出來。
儘管台灣已經從農村社會成為高度科技化的社會,但是純樸友善的農村特質,仍然保留下來,成為21世紀最吸引國際人士的特質。
台南市新化區一片綠色的稻田矗立著一棟白色歐式別墅,這是前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的住所。64歲的他,來台九年,因為喜歡台灣的一切,2010年退休後就留了下來,2011年1月他取得永久居留權,成為台南人。他和太太兩個金髮碧眼的歐洲人,都取了中文名字,過的日子,就像一般台灣人。
胡浩德和太太胡英莉星期天早上騎機車到菜市場買菜,還不太會講中文,和菜販溝通卻沒有問題,「啊,你們來啦?」「這個,多少錢?」雙方用中文相互寒暄,歡喜交易。
胡浩德愛上台灣主要是這裡的人情味濃厚,「我們夫婦可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才留下來!」的確,他們必須做很多犧牲,包括放下家中98歲的老母親、兒女和孫子。
台灣濃郁的原住民文化,也是牽繫胡浩德留在台灣的另一因素。2002年來台前,他不知道台灣有原住民,當瞭解17世紀荷蘭祖先和原住民的往事,就循著先人足跡,探訪山裡的部落,這才發現台灣原住民不但好客,還送他好多衣服、禮物,把他的車子塞得滿滿的。
胡浩德結交了許多原住民朋友:鄒族、魯凱族、排灣族,還跟著他們一起吃山豬肉、喝小米酒,還被好客的原住民封為魯凱族頭目。魯凱族2011年4月份舉辦運動會時,這個長得很不一樣的「大頭目」,開了一小時車到達屏東,和族人一起看歌舞表演。
他說,原住民個性單純,生活快樂,是台灣珍寶,更是台灣特色。
不只胡浩德是長住台灣的外交官,前瑞典駐台代表畢恆利,也因為台灣人素質高,對人友善,讓他願意定居在這裡。義大利駐台代表馬忠義2011年任期屆滿,因為喜愛台灣人的熱情,很希望能續任。
一群歐洲外交官愛上台灣,其實並不是特例。從台北市美國商會的調查,也能得到印證。
2011年初,美國商會發表了一項對117名在台美商總裁的調查,其中很受到肯定的項目是:超過八成受訪者認為台灣人很友善,並有一半勾選「強烈同意」這項說法。
受邀回家住 日人受寵若驚
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友善?數度來台的米其林大中華區旅遊指南經理傅奕誠(Florent Bonnefoy)認為,台灣人重視家庭,家人之間習慣互相幫助,對朋友也講義氣,人與人之間自然產生濃厚人情味。
他回憶2008年第一次來台灣旅遊,遇到的民宿負責人都很親切,會主動問他是否需要幫助,因此對台灣留下美好印象,後來還向米其林集團提議出版台灣綠色指南。
曾經在台灣工作六年的中國信託駐印度總裁白若麒(Subhasis Banerjee)也盛讚台灣的人情味。他回憶2002年剛抵達台北市的前幾天,不知道捷運站的位置,竟有路人陪著他們全家一路走到車站,令他十分感動。
「台灣人情味濃,和島國地形有關,」他分析,由於早期來台的外國人不多,台灣人對外來文化感到好奇,對外國人也就友善,不像歐洲等大陸國家,人口移動頻繁,對外國人見怪不怪。
2008年,白若麒和家人返回德里,妻兒至今很想念台灣。現在他每三個月來台一次,就幫太太買鞋子、幫女兒買餅乾,以解思愁。
除了南亞的印度人喜愛台灣,東亞的日本人也覺得台灣人相當熱情。台灣三井物產公司生活事業部部長八島大輔住在台灣五年多,說得一口流利中文,到南部出差,當地人一知道他通曉中文,立刻請他搬離旅館,帶他回家。
帶客人回家是台灣人常做的事,但對日本人而言只有了不起的交情才可能。「我受寵若驚,日本人沒這麼大方,應該不會這麼做,」他笑著比較台、日的差別。
感受到台灣熱情的日本人不只是他而已。2011年1月,重型帆船船長前田博和兩個兒子駕駛「八重山號」,結束環遊世界一周,完成人生夢想。一年十個月前,他從基隆出發,到了32個國家,停泊62個港口,後來他發表感想,對台灣的人情味印象最深刻。
「我走了很多國家,還是台灣人最友善,」他說,海洋大學提供航海圖,對他的航程幫助很大,台灣帆友也支持打氣,叫他永生難忘。
2006年開始在旅遊生活頻道主持《瘋台灣》的主持人謝怡芬(Janet),在美國出生長大,至今去過30個國家,據她觀察,台灣的友善也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
主持節目至今五年,謝怡芬跑遍台灣500個地方,所到之處,都有很多人提供協助。2011年初,製作單位到宜蘭縣太平山拍攝溫泉,不巧在山區迷路,後來迎面來了一輛車,就帶著他們開了三小時的車抵達目的地,令她感謝又感動。
又有一次,她和製作單位想爬到一戶人家的屋頂,從置高點取景,對方不僅願意借梯子,還熱情邀他們留下來吃飯,「這在美國絕不可能,美國人會認為你侵犯隱私!」她說。原本回台灣尋根的謝怡芬,如今意外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更叫她開心的是,《瘋台灣》在菲律賓、紐、澳、新、印度等許多國家播映,有人就因此來台遊玩。
「台灣要發展觀光業,人民友善就是最好的觀光資產,」她表示。看來政府應該要好好運用人民的魅力,向全世界行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