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聽說今年九月,文工會已經對三台總經理有過指示,取得處理選舉新聞的默契?
答:指示倒是沒有。我們三台總經理曾經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的看法是要把年底選舉導向正面的報導,希望選民能認識國家和政府為求實現民主政治的苦心,協助政府辦好這次選舉。假使候選人的意見是對民主政治、社會安定有幫助的,當然值得報導。
舉例來講,上次兩位民進黨的立法委員,因意見不一,在院會中爭執。其中一位立委的看法,是著眼於民主憲政的推行,及國家憲政體制的維護,我們當天即以原音播出,並不因為黨籍不同而有所區別。因此,我個人認為,大眾傳播媒體應該盡全力協助政府,也協助選民,完成今年年底的選舉。
問:你們怕不怕電視台這些作法,被人批評是替執政黨競選和造勢?
不是怕,是擔心
答:我們不是怕,而是擔心。擔心電視台在競選活動期間,如何將與選舉有關的新聞,處理得更符合觀眾的需求。
贊同執政黨,我認為是應該的。試想,如果沒有國民黨過去的領導、執政,我們怎可能有今天這些成果?大家對國民黨的過去有了認同,自然對國民黨的未來更有信心。
對於其他政黨而言,似乎很難拿得出一份令人信服,且可以與國民黨相比較的成績單。站在希望維護國家更安全、社會更安定的立場來看,大眾傳播機構,到底該怎麼做,大家實在不妨再想想。
我們也考慮到,部分觀眾一定會講我們為國民黨宣傳,所以我們在新聞的處理上更要講求方法。我們總是針對較重要的新聞活動予以適當的報導。例如:在黨內初選和政黨開會的時候,我們也報導其他政黨的選舉新聞。
我們認為,大多數觀眾關心的新聞,是應該採訪報導的。政黨競選活動新聞,正是選舉期間,大眾所關心的,在我們社會環境還無法接納一個純美國式的民主政治的時候,我以為我們在新聞處理上,也應該考慮到眼前環境的需求。
台視是受大家重視的媒體,尤其是台視新聞。我們領受的指責最多,因為觀眾對我們期望太高。事實上,處在今日,不僅觀眾的看法不盡相同,就連公司內的同仁之間也有意見分歧的時候。問題就在於如何建立共識,共同為一致的目標盡心盡力。我們要贏得觀眾,也要贏得尊敬。
歡度國慶不要混亂
問:雙十節當天,台視沒有報導陳婉真和土城抗議事件,不知處理的原則是什麼?
答:嚴格地講,純就新聞報導的觀點分析,我們應該要做報導。但是不巧的是,事件發生在國慶當天。當天中午,部分不完整的資料及錄影帶陸續由現場送回公司。我們曾衡量過影響層面,想想每當在國家慶典時,很容易激發同胞和國人的愛國心。在大家興奮、激昂的當兒,新聞報導應該如何選材播報,大家都知道。
下午,我跟新聞部章經理再仔細看過現場傳來的帶子,依然覺得畫面的確很混亂,不容易理出條理,加上在外採訪的記者一時趕不回來,大家又必須準備播報。最後我們決定,國慶當天的新聞重點,仍然應放在國人慶祝國慶及海外僑胞歡度雙十節的活動上。
電視競選未成氣候
問:在今年的選舉裡,電視可不可能成為各種不同立場候選人競選的舞台?
答:對於今年的選舉而言,或許仍嫌倉促。不是電視公司能不能接受這個挑戰,而是整個社會環境適不適合。很多觀眾目前還無法完全接受純西方式的電視競選模式。
民主政治的成長是漸進的,當在國內發展出成熟的,且國情、民情都能接受的政治環境時,以電視做為競選舞台的可能性、必然跟著提高。
問:你如何判斷觀眾真正的需要和反應?
答:我們沒有做過很正式的調查,只是從觀眾電話的回應來看。比方說,我們雙十節前曾製作了「選情瞭望」系列報導,挑出特定主題來,然後訪問某些候選人的看法。報導播出的時候,就有不少觀眾打電話來表示他們的看法;在報導結束後,類似的電話更多。
我們把接到的電話做非正式的分析,其中不少觀眾肯定這種報導;但是也有不少電話是否定的。有些觀眾甚至說我們是為執政黨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