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的經濟」趨勢下,專注會成為新優勢。大前研一新書中指出,他很喜歡日本每天只賣一種產品的網路超市「統一品.com」,常常在上面找到特殊商品。
無獨有偶的,台灣也有相似的每日一物購物網站,同樣深受歡迎。
點進「瘋狂賣客」網站,所謂「甚麼都賣、甚麼都不奇怪」的網路購物世界,要到這裡,才真正讓人大開眼界。
網友lintr,在網站區分享剛從瘋狂賣客訂購來的「早點睡雜碎袋」內容。這個猶如百貨公司福袋概念的雜碎袋,有兩個平凡的玩偶、女性髮妝用品……,最後竟還藏著一台配備德國精品Apogon鏡頭的Rollei數位相機,讓他不禁喜出望外,立刻貼文上來,同時吸引了1000多人次網友點閱叫好。
原來,這名網友已經每次都花100元(標價1元+99元運費),買了好幾次雜碎袋,儘管前幾次挖不到寶,還是不改其志繼續購買,為的就是享受這種在眾網友面前「中樂透」的快感。更奇怪的是,網友明明自己花錢買,還貼文感謝老闆,在客服至上的網購業誠屬少見。 瘋狂賣客的兩位創辦人:江鑑修與劉文堯,從多年經驗中摸索出一套深諳消費者心理的搞怪行銷法,成為台灣網路界最有個性的小店。
低價力和文案力,在大型購物網中殺出藍海
2008年底,瘋狂賣客在網勁科技執行長游士逸投資下成立,2009年營業額就已達1000萬元、2010年更成長四倍為4000萬,今年則要挑戰破億。足見7萬多網路會員,已轉換成實質收入。
營運總監江鑑修指出,瘋狂賣客網站的特色是一天只賣一個東西,且只有限量數百個,賣完絕少再重複上架。
網站賣過的東西則千奇百怪,從蟑螂藥到超大雨傘都有。至今,競爭激烈的台灣網路界卻少見模仿者,主要是因為很難有人勝過他們找便宜又有特色的商品能力,及會替商品量身打造文案的功力。 公司兩個創辦人,都是網路業老兵。負責行銷創意的營運總監江鑑修曾在新力(SONY)、國際數據資訊(IDC)等大企業上班,後來創立「My9」賣酒網站。負責技術的副總經理劉文堯則早自1998年就開始做網路創業,連續開過三間公司。
2008年,當時年過30歲的兩人卻各自因大型網站購物服務崛起,結束事業。後來,他們就此痛下決心,若要再創業,就要做大型網站做不到的事。 甚麼是大型網站做不到的事?簡單來說是主攻網友兩點心理:愛壞話、愛有梗商品。
放烏龜、說壞話,文案堪稱業界一絕
和網友交朋友,似乎是每個網路客服必備的行銷守則,江鑑修可不這麼認為,「甚麼叫朋友,就是好話壞話都會說,我們可是會罵客人的!」
例如,瘋狂賣客有個「別催我」的小烏龜標誌,就是當網友催問啥時能收到貨品時,就貼出小烏龜,請網友別再煩他們。結果,網站非但沒被抱怨,網友後來竟把小烏龜標誌用來當做自己上班時的MSN訊息小圖,意味著請老闆「別催他」。
其實,江鑑修與劉文堯,並不是為了懶惰不想熬夜包貨,才設置小烏龜。
打從一開始,他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和大網站比快。用小烏龜爭取時間,讓瘋狂賣客可以做到接單再生產。
「像是現在要做『每日一T』賣限量T恤,就可先登出限量圖案,確定訂單數量再生產,降低成本,」劉文堯說。 江鑑修分析,現在網站客服與行銷多了,全部都說好話,網友會麻木。反而「連一句好聽的假話都不會說」的瘋狂賣客,品牌就跳出來。
第二點愛有梗商品。甚麼叫「有梗」?簡單說,就是有特色。江鑑修說,商品限量,就已經是一個梗,好東西買不到,會聚集更多網友來搶。 另一個部分,就是靠他們努力寫故事,來經營出商品的行銷「梗」。
例如,瘋狂賣客曾賣過一款殺蟑用凝膠餌劑,蟑螂吃了會開始喜歡吃同類,進而相殘。江鑑修與劉文堯就想出一句打油詩:人稱江湖一點絕,蟑螂全族被滅絕,同時栩栩如生地寫去蟑螂王的皇宮求藥的故事,非常搞笑。結果,這款殺蟑藥成為他們最暢銷的商品之一。
江鑑修指出,這些故事乍看無厘頭,卻都能讓網友停下來,精心看完產品說明,因為不像制式文案那麼無趣。瘋狂賣客的訪客,每人平均停留時間是兩分鐘,比起購物網站一秒頁面掃過十幾種商品,更能凸顯商品。現在,許多商家會特別批貨給他們銷售,為的是創造話題。
喜歡不按牌理出牌的瘋狂賣客兩位創辦人,其實在嘻笑怒罵的外表背後,是對很有膽識和市場主流策略對抗的「唐吉軻德」,常常花力氣說服股東。一個人風潮崛起,體現在瘋狂賣客身上的,或許就是「做自己,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