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高考、普考、初考及特考,有何不同?
答:高考、普考及初考的不同,主要是考取後成為公務人員所任用的職等不同。
一般來說:高考一級,因為取得博士學位始得以報考,考取後以薦任九職等任用,每月薪水約5萬6465元,為最高職等的錄取公職。
高考二級就是碩士畢業應考者,考取後為薦任七職等任用,月薪約4萬7680元。
高考三級則是大學畢業、或取得普考資格滿三年後始可報考。考取後通過受訓者,薪水大約為4萬4850元。
普考只需要高中學歷,或取得初考滿三年者,即可報名,考取後以委任第三等任用,薪水約3萬5200元。
初考則不用學歷,只要滿18歲如可報名,考取後以委任一等任用,薪水約2萬8470元。
特考則是因職務特殊性而專門舉辦的考試,如召聘調查人員,則有調查人員特考,或外交新聞人員,則有外交新聞人員特考。考取後因職務不同,職等也有三等之分,相當高考三級、普考及初考。薪水也則因專業加給不同,從2萬8470元到9萬8000不等,法官或檢察官薪資最高。
問題2:考什麼科目?
答:除高等一級的科目有三科之外,高考二級及三級的考試科目則分兩大類,一是共同科目,另一是專業科目,兩種科目的成績占比也不同。
以高等來說,普通科目,一、國文;二,法學知識與英文,兩者各100分,但平均成績只占20%。
國文考三項,公文寫作(20%)、作文(60%)、測驗(20%)。法學知識與英文則包含中華民國憲法30%、法學緒論30%、英文40%。
專業科目部分皆為考六科,但因科別不同而有不同專業科目。
專業科目平均成績占80%,但不得有一科零分,或總平均成績未達50分者。
普考共同科目有一,國文,二,法學知識與英文。考試類別與高考雷同。
專業科目則只有四科,也是不得有一科零分,加計共同科目二科,總平均分數也不得低於50分。
初考的共同科目為國文(含公文格式)及公民與英文(公民70%、英文30%),專業科目只有二科,也是不得有一科零分,且總平均成績不得低於50分。初考考的都是選擇題。
特考科目大致與高普考類似,也有共同科目及專業科目之分,三等考六個專業科目,四等考四個專業科目,五等則考二個專業科目,且皆為選擇題。
問題3:各級考試的報考人數及錄取率多少?
答:2010年高考一級暨二級報名人數4507人,錄取80人,錄取率3.58%。
高考三級報名人數6萬2089人,錄取2065人,錄取率5.08%。
普考報名人數7萬14人,錄取1291人,錄取率2.66%。初考報名人數8萬9149,錄取367人,錄取率0.85%。
地方特考報名人數11萬8337人,錄取1855人,錄取率1.98%。
問題4:競爭對手是誰?
答:近幾年來高學歷低報考的情形愈來愈普遍。以去年高考報考者學歷分布情形分析,博士178人,碩士1萬5662人,碩、博士報考占總報考人數比例已達25%。大學4萬1859人、專科3939人,高中以下只有451人。
只需高中學歷就可報考的普考,去年報考者中博士達61人,碩士達9842人,大學為4萬7750人,專科6427人,高中以下5929人。
甚至連不需學歷的初考,報考者中,還是有17位博士、4936位碩士、大學5萬8976人、專科1萬3900人、高中以下1132人。
在地方特考部分,博士考生也有111位,碩士更有1萬5922人之多,大學有7萬8681人,專科有1萬3738人,高中職9885人,顯然大部分的競爭對手仍以大學以上為主。
問題5:學歷愈高,上榜率愈高?
答:因為高學歷報考人數激增,高學歷錄取者當然也愈來愈多。以去年高考上榜者學歷分布,博士15人、碩士819人、大學1187人、專科44人、高中0人。
普考上榜者學歷分布:博士5人、碩士475人、大學754人、專科32人、高中以下25人。
初考考上者學歷:博士0人、碩士46人、大學482人、專科23人、高中以下29人。
地方特考上榜者學歷,博士4人,碩士662人,大學1465人,專科只有97人,高中更只有58人。
問題6:錄取者平均幾歲?
答:去年高考考取者平均年齡28.88歲,年齡最小20歲,最大57歲。
普考考取者平均年齡29.18歲,年紀最小上榜者22歲,最大年紀53歲。
初考考取者平均年齡30.5歲,年齡最小21歲,最大55歲。
不論是報考年齡或考上年齡層來看,最多都是以26至30歲這個年齡層最多,其次才是21至25歲。但是屢敗屢考的人大有所在,因此最高錄取年齡是50多歲。
問題7:女性上榜機率比較高?
答:綜合來說,近幾年來女生報名人數已比男生明顯增多,但錄取的機會並不會比男生多,因為報考類科出現男女有別,因此女生還是與女生競爭比較激烈,搶男生的名額較不明顯。
以高考來說,報名女性有3萬6024人,比男性2萬6065多出近萬人,但女性錄取名額只有1131人,只比男性的934多1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