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著作等身不易,閱讀等身不難

周杰倫御用作詞人 方文山: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11-03-14

瀏覽數 78,400+

著作等身不易,閱讀等身不難
 

本文出自 2011 / 3月號雜誌 搶賺6個消費中國

無庸置疑,方文山絕對是當今華人世界名氣最響亮的作詞人。

被封為小天王周杰倫御用作詞人的方文山,用他優美如詩歌般流暢的詞,搭配周杰倫R&B的曲,在過去十年間,聯手掀起流行樂壇的中國風熱潮。

打從周杰倫第一張專輯開始,方文山連續八年入圍金曲獎,並獲得兩屆最佳作詞人,歌詞在他的筆下,不再是單純的流行文化,更是一種文學現象。

國內重量級作詞人陳樂融聽完方文山為去年上海世博台灣館寫的主題曲〈台灣的心跳聲〉,不吝惜地在部落格讚賞,「我自歎不如,方文山真的是大師,且是持續當紅、搶手、一線,最重要,用功的大師。」

甚至連媒體都不得不感歎,在當今流行樂壇這個「我愛你、你愛我」的俗套模式下,他的作品顯得難能可貴,總讓人眼睛一亮,「黃霑走了,林夕倦了,李宗盛老了,幸好,還有方文山。」

這天,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的方文山,一貫戴頂帽子、穿著休閒襯衫出現在他和周杰倫共同創立的杰威爾音樂公司。

方文山可說是「閱讀救自己」的最佳典範,十幾年前他還是裝防盜器的工人,如今已迅速成為華語歌壇最炙手可熱的作詞人。因此《遠見》挑選他為今年度每月一讀的第一期人物。

光看方文山詞作裡鬼斧神工的文字造詣,直覺他應該像暢銷書作家、名主持人蔡康永一樣,出身於書香名門。但其實不然,他爸爸在桃園龜山開機車行,家境不算好。

愛席慕容作品 寫〈七里香〉致敬

對方文山而言,從小,書房是電視劇裡才有的東西,小時候家裡唯一的書,就是寺廟裡或公用電話上善男信女助印、勸人行善的佛書。

直到國小五、六年級,出版社及發行商到學校大禮堂設攤位,陳列各式各樣圖文並茂的課外讀物,才讓向來對教科書敬謝不敏的方文山,發現了另一個世界。

只不過,不像其他同年紀孩子,伸手就有零用錢入袋,方文山如果想要零用錢,必須自己想辦法,利用下課時間或寒暑假打工,賺來的錢,一半以上還得上繳貼補家用,根本不可能拿來買書。

因此成績不好,總被老師視為頭痛學生的方文山,國中以前的觀念養成及新知吸收,只能倚賴每天的報紙副刊,有一度父親認為報紙太貴不願續訂,還引起方文山不滿的抱怨和抗議。

念私立高職電子科時,從小就對文字有天分的方文山,再也壓抑不住內心的渴望,只要下課或放假,就往舊書店跑,站著白看書,往往一站就是好幾個鐘頭。

很多人好奇,沒有文學底子的方文山,為什麼能在十幾年間將譜寫300多首膾炙人口的歌詞,掀起古詩詞入現代歌詞的風潮,甚至多次成為兩岸中學生國文考題?

方文山坦言,自己不是天生的文藝青年,全得歸功於中學時站著閱讀的點滴積累。那段時間,方文山在書店翻閱了大量的新詩詩集和唐詩、宋詞,尤其是席慕容的作品,對他後來寫詞功力的養成,有相當幫助。

「她的詩無意中帶有韻腳,閱讀起來自然會產生旋律和節奏,」方文山說話不快,回答問題前總要先沉思半晌。 除了浪漫如歌的氛圍,他也認為席慕容字裡行間常不經意瀰漫著淡淡的憂傷和懷古情結,相當淺顯易懂,對正值青澀歲月的少年來說,非常容易入門。後來,方文山甚至還以「作詩」方式,填寫了一首抒情通俗的《七里香》,向席慕容致敬。

李清照影響 填詞具畫面感

300多首「方式情歌」裡,就有將近40首仿古詩詞用字、情緒和氛圍的中國風歌詞,更是直接受到宋詞影響。

方文山中學時曾經一度對宋詞產生強烈興趣,一再大量反覆閱讀。

方文山表示,可以入樂的宋詞,其實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本來就是搭配旋律傳唱,只不過當時僅在士大夫和貴族階層流行,不是那麼普羅大眾。

「宋詞的字句結構比較活潑、有變化,這也是我愛它更甚於唐詩的原因,」方文山說,他不見得每首都能倒背如流,但經過思考消化,一定會有印象。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其中,他又特別鍾情擅長以景喻情的婉約派詞家李清照和李煜,這也是影響方文山作品裡擁有強烈畫面感的因素之一。

不過,方文山說自己大量閱讀古詩詞的初衷,只是單純的喜歡、有興趣,從沒想過有朝一日會進音樂圈,而這些點滴閱讀打下的基礎,竟成為他在流行樂壇獨樹一格的創作風格和識別度。

「閱讀本來就不該帶有功利性,」方文山每次到國、高中校園演講,總耳提面命地提醒台下的學生,千萬不要斤斤計較當下的效益,放輕鬆閱讀,既不會產生負擔,無意間播下的種子,也比較容易綠樹成蔭。

放棄閱讀,等於自己剝奪權利

很少人知道,方文山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就是英文程度不好,「那種不好是很差的不好,」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說。

他記得《牛津字典》前主編柏菲德(Robert Burchfield)曾經說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如果不懂英文,就等於被剝奪了某種權力。」

不懂英文的人,等於重重關上這一扇門。閱讀也是一樣。

方文山認為,絕大多數人都不太有機會「著作等身」,但只要願意,每個人都有辦法「閱讀等身」。

方文山知道,閱讀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行為。

因為每本書都是作者長期、甚至是一生心血結晶,讀者只要花幾天、幾個小時閱讀,就可以把這樣的養分收歸己有,「你只要花兩天、300元,可是作者要經歷一生、埋頭寫三年,世界上哪有比閱讀更划算的事了。」

「如果放棄閱讀,等於是自己剝奪成為這個世代人的權利,」方文山套用並延續柏菲德的話,堅定地強調。 愛讀詩、詞,也接觸社會評論

創作遇瓶頸時,就到文字中找靈感

方文山把自己歸類於雜食科動物,除了小說之外,他幾乎什麼書都涉獵。

方文山強調,閱讀應該包括詩詞、散文、漫畫,不能只看特定作者寫的書,應該也試著接觸傳記、社會評論等。「即使無聊,把這些書當成偶爾才吃一次的特別料理,也就不會那麼難入口,」他建議。

很少看小說的主因是,他沒有耐心看完十幾萬字,只為了一個故事情結。這和他的閱讀習慣有關,通常方文山拿到一本書,不會從頭看起,而是從中間偏前段翻起,看完之後,又跑到最前面閱讀下來。現在方文山遇到創意撞牆時,就會抽出書來逃避壓力,雖然沒有生產力,但至少能吸收新觀點。

至於對他一生影響深遠的書有哪些呢?

龍應台的《野火集》是其一。龍應台透過那如刀劍般鋒利的筆,揭露1980年代台灣社會的種種問題和弊病,「尖銳到像是把瘡疤直接撕開,讓你直接看到傷口。」

國內美學大師蔣勳撰寫的《美的沉思》則提供他另一種視野。蔣勳用現代的語彙講解歷代工藝品、器皿、畫作中美的涵義,這些都是當地民族獨立思惟下的美學直接反應,難能可貴。這種解讀使方文山養成用華人眼光看任何事情,「經濟可以全球化,商業、交通可以,但文化不行。」

席慕蓉當然是他的最愛之一。另外把愛情比喻成蛀牙的詩人夏宇,又別具一格。

當方文山接觸到夏宇《腹語術》裡的〈時間如水銀瀉地〉,更是驚豔得不得了,「原來文字的世界可以這樣的錯置,」這影響方文山後期的歌詞創作,也多次運用跳躍式的寫作,就像電影的蒙太奇剪接方式。

因為廣泛涉獵,才讓方文山的創作題材千變萬化,包括書法、武術、球類和中藥,全都能入詞,讓閱讀與創作緊緊結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