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潮、人潮、骨瘦如柴的牛、乞丐、沒有力氣的牛硬拖著快要裂開的貨車……,臭味四溢、有腐敗的東西、有清新的香水味……,賣椰子和切片鳳梨的攤販、衣衫襤褸、失業倒霉的流浪漢……,奢華別墅有著黑色帶金的柵欄,可以一瞥裡面豐美的花園,門口的黑色大理石有著金色的刻字。」
這是199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Octavio Paz),在1995年出版的《印度札記》中回憶1951年第一次到孟買看到的震撼畫面。
時至今日的21世紀,對比更明顯,貧富差距更大,這裡有全世界第四大富豪,貧窮人口卻也最多。
這就是印度,既先進又落後,堪稱是世界的縮影。
它有冰雪覆蓋的喜瑪拉雅山,也有駱駝行走的沙漠,它有全世界最難考、錄取率僅1.5%的印度理工學院,有能力發展衛星和火箭,卻也有三成人口是文盲。
因為它的包容和開放,成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也造就多元面貌。
每年都造訪印度的台北印度音樂文化中心創辦人吳德朗就發現,印度之大、歷史之悠久、文化之多元,「印度是個謎樣的國家,今天你知道了,其實還有不知道的,你知道一,還有二、三不知道,印度你看不完的,七個世代都看不完!」他說。
想要瞭解這隻印度象?它有千個、萬個、億個面貌,讓你像個瞎子,永遠只能摸到一點點。
《遠見》只能就常見的議題以圖文呈現風貌。
◎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印度的貧窮人口世界最多,有3.2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1美元。印度首富穆凱許.安巴尼(Mukesh Ambani)是世界第四大富豪,他位於孟買市區的新家約有台北101大樓的1/3高,是全世界最大最貴的私人住宅,市值超過10億美元。屋頂可以停三架直升機。
◎文盲人口最多的國家:
全世界有35%不識字的人是在印度,該國文盲比率達到三成,其中一半以上是婦女。
◎最年輕的國家:
印度一半人口在25歲以下。
◎語言最多的國家:
有22種官方語言、200多種地方語言,主要使用語言是印地語,有3.5億人口說英語。
◎宗教數目、宗教起源最多的國家:
有印度教、基督教、回教、錫克教、祅教、佛教、猶太教等等。其中,印度教、耆那教、佛教、錫克教都在印度起源。
◎神祗最多的國家:
泰姬瑪哈陵名列世界七大奇蹟,在印度這個神祗最多的國家,埋在這裡的塔慕芝王妃似乎也被人們當成神祗膜拜。
◎最大的民主國家:
有七億名合法選民。
◎黃金消費最高的國家:
印度人喜歡黃金,截至去年6月底,印度人在過去一年內購買755噸的黃金。光是去年11月的新年假期,人們就買了56噸的黃金。
◎電影產量最多的國家:
年產量超過1200部,至少是美國好萊塢的兩倍。
◎中產階級人數最多的國家:
三億人的內需消費能力讓世界企業紛紛前往設點,掌握商機。
◎鑽石加工全球最多:
每年出口值約52億美元,占全球總出口的一半,全球3∕4的鑽石都是由印度出口勞工完成切割、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