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移民新加坡,有種種原因,而五年級後段班的錢亦湘(化名),則是被金融海嘯「沖」到新加坡。
「如果我還留在台灣,可能沒有工作囉!」留著俐落短髮的錢亦湘,所從事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在金融海嘯時受到重創,台灣分行面臨整併。錢亦湘所屬的部門也從十多人裁為個位數,她只好趕緊申請轉調國外,而當時尚有出缺的新加坡,成了她的首選。
「以單身女性來說,新加坡是一個很理想的地方,治安好、環境佳,生活水準也不錯!」申請轉調前,錢亦湘比較過,香港的居住成本大約是新加坡的兩倍,而且環境還不見得這麼安全、優質。
此外,在使用英文、國際化的新加坡「過過水」,對職場經歷來說,無疑是大大加分。
近年因為中國崛起,不少跨國企業的台灣總部被縮編或整併進中國、香港架構下,導致許多外商公司的台灣白領,經常擔心哪天「公司不見了!」但在新加坡卻沒有這問題,跨國業務仍蒸蒸日上,規模持續做大。以錢亦湘的部門來說,全部有40多人,人數是台灣同一部門的10倍有餘。
細數這個40多人的團隊成員,則大部分是外國人。除了錢亦湘是台灣人,其他還有香港、歐洲、美國、印度、中國人等,幾乎就是個小型聯合國。由此可一窺新加坡吸引外籍白領精英的具體成效。
星生育率低,白領精英家庭較易申請PR
現在,錢亦湘也是新加坡的「永久居民」(PR,Permanent Resident)了。去年2月,錢亦湘移居新加坡工作,滿六個月後提出PR申請,今年3月、不過一年的時間,就拿到永久居留權。她坦言,新加坡政府為求提升國民素質,因此有專業能力、薪水達一定水準的國際白領人才,比較容易拿到PR。
「會申請PR,是個美麗的誤會!」錢亦湘笑說,她原本以為只要兩個PR就具備資格申購「組屋」,於是和媽媽兩個人一起申請成為PR。但沒想到,生育率才1.23的新加坡為鼓勵外籍人才「根留新加坡」,必須得夫妻倆或小孩一起申請,才有在當地買屋的權利。
因此仍是單身的錢亦湘,只能暫且租賃而居。目前錢亦湘位於市中心租屋,才300多平方英尺(約九坪),一個月租金就要新台幣3萬8000元,所幸在新加坡的薪水比在台灣來得高,還算能彌補當地貴了20%~30%的生活成本。
把新加坡台灣人聯誼會暱稱為「黑社會組織」的錢亦湘說,近年移居新加坡的台灣人不少,而且各領域白領精英都有,包括中小學老師、大學教授、科技業主管、金融業經理人等,看得出來國際人才流動的走勢。
「每次黑社會聚會,平均都有40~50人出席,大家不換名片,純粹交換生活心得、聯絡情誼,其中不少人都是PR,」錢亦湘觀察,新加坡的PR對亞洲人、尤其對大陸人特別有吸引力,大家不見得都願意歸化為新加坡公民(需放棄原本國籍),但至少PR在手,在新加坡就業特別有保障,因為許多有政府資金撐腰的新加坡企業,較願意雇用當地公民或永久居民。
未來錢亦湘有機會還是想回台灣,而不論未來工作在哪工作,可預見的是「新加坡經驗」將成為她職場升遷的最佳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