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大屠殺發生後,國際間所有負責國防情報的人立刻都想到一個問題:誰在主控中共核子武器的按鈕?答案很簡單。即使在文革期間,中共的軍隊,包括核子部門--第二砲兵部隊--都未受紅衛兵的挾制。這個傳統延續至今,消息來源也相信中共的戰略武器部隊並未涉入此次的混亂。
據估計,目前中共擁有的核子武器大約包括足以攜帶九百三十枚核子彈頭的三百五十四組戰略系統和一百五十枚地面、海上戰略飛彈。
挾核武以自重
美蘇簽定銷毀中程核子武器發射器的協定後,又繼續進行削減戰略武器談判,使得中共幾乎將成為世界上唯一擁有中程核子武器的國家,其武力在國際間的重要性因而大為增加。
此外,中共雖然譴責美蘇的戰略防衛計畫(即「星際戰爭」)破壞世界安定局勢,它本身卻很可能將戰略核子武力由三度空間(陸、海、空)推進到四度空間的太空中,列為九0年代的國家重點計畫。
一九八八年,中共賣給沙烏地阿拉伯射程一千五百公里的CSS-2飛彈,並且向第三世界的彈道飛彈國家提供技術、商議出售M系列短程飛彈、載運車輛、固態推進器、單一彈頭飛彈等。
中共自一九八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能攜帶高爆炸力或核子彈頭的M系列飛彈,預計這種飛彈將在九0年代正式生產。
開發多項軟體
至於部署在中國大陸北方,射程一千兩百公里的CSS-1中程飛彈,和射程可達三千公里的CSS-2中程飛彈,都是七0年代的產品。
同樣在七0年代部署的CSS-3洲際長程飛彈,在一九八五年又開發成功新的軟體,「長征」太空發射器就是其中的一項改進。
一九八0年部署完成的東風CSS-4洲際長程彈道飛彈,射程遠達一萬公里,可攜帶一枚一百萬至五百萬噸核子威力的彈頭。一般相信,中共目前已部署大約二十枚此型飛彈,而這正是蘇聯決定改進部署在莫斯科附近的飛彈防衛系統的主要原因。
西方觀察家也相信,中共在過去十年中,至少開發成功兩套海上戰略武器系統:射程約兩千七百公里、可攜帶兩百萬噸核子威力彈頭的CSS-N-3潛艇發射中程彈道飛彈,在一九八六年正式服役。
(取材自China in Crisis-The Role of the Military,詹氏年鑑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