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保險業而言,服務力就是業務成長的動力,沒有服務就沒有業績,」富邦人壽保險總經理鄭本源說得十分篤定。
鄭本源拿出統計數據,當頂尖業務員手中70%~80%的業績都是來自老客戶介紹,自然會激勵員工重視每位顧客,建立良好服務口碑。
每一張保單都是關乎顧客生老病死的關鍵時刻,鄭本源常囑咐員工,保單是一輩子的承諾,必須把客戶當朋友,因此員工紛紛挖空心思,老是在想如何為朋友做事。
例如暑假到了,客戶考慮送小孩出國遊學,富邦人壽的員工會幫忙蒐集國外學校資訊;知道客戶想找醫生看病,會推薦自己的經驗給他參考;聽說客戶喜歡看時尚秀,連門票都想辦法拿到手。鄭本源期望員工和客戶之間,不只限於業務往來,還能建立長久信賴的關係。
強調內外在扎實的基本功,他要求第一線員工面對顧客必須表現完美,包含態度、服裝儀容、專業能力,給予新人的教育訓練長達兩個月,傳授產品專業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商德教育。
視時地調整服務 跨異業學習
不只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專線,鄭本源深具信心地表示,93%來電客戶的需求與問題,能在第一通電話解決,達80%客服專線來電都在20秒內接聽。
這份看重服務的文化,也深埋在富邦的企業基因裡。富邦金控集團早在四年前就設立卓越服務委員會SEC(Service Excellent Committee),由金控總經理龔天行帶領,各事業群的總經理、部門主管都是委員,經由委員會在內部推廣多項服務專案,像是宣導以客為尊、推動有價值服務、建立服務指標的量化機制等。
富邦人壽還透過內部互評、總公司神祕客調查、委託市調公司電訪等制度來督促員工。每半年選拔一次「服務之星」,經過審核後選拔出最優秀的服務楷模,今年就有16位員工獲獎,免費送出國去玩,激勵同仁追求高服務品質。
近來,鄭本源開始向員工倡導「視時視地」的服務型態。他深知每人面臨的狀況五花八門,只憑公司制式的教戰手冊無法發揮效果,第一線面對顧客還要隨時應變。
富邦人壽也放寬視野,看到別人有好服務,樂於向異業學習,像是找來連鎖餐飲業者討教提升服務的技巧,同時增設新的服務項目,和醫院合作推動保戶的癌症篩檢、健康講座等,「已經超出一般保險業者的服務範圍了,」鄭本源說。
論年資,成立17年的富邦人壽保險只能算後發品牌,鄭本源說,脫穎而出的關鍵當然是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