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一位來自台灣的小朋友,以吊車尾的戰績,在及格邊緣通過日本棋院入段賽,展開職業棋士生涯。
今年2月,當時的最後一名卻寫下新歷史,成為日本圍棋第一人。 這個人就是張栩,今年30歲。
日本圍棋界共有七大頭銜戰,包括「本因坊」「名人」等,過去只有一位韓國棋手拿下七大頭銜,而今年初春張栩以四勝一負戰績奪下「棋聖」頭銜,不僅是七大滿貫第二人,更創下同時保有五個頭銜在手的新紀錄!
這位來自台灣的新霸主,還從棋局中悟出「勝利從10%開始累積」的道理。他的信念是:「兩人對弈一盤棋,勝率不是數學上的50%;對我來說,一開始的勝率其實只有10%,後面的90%,則是很努力後才會出現!」
成績傲人,但張栩卻總是異常謙虛、處事低調,在日本深受好評,甚至有女粉絲為他架起「應援團」網站,後來也娶日本圍棋大師、小林光一之女小林泉美為妻。 長相斯文,但面容蒼白,體型單薄,張栩在接受《遠見》採訪時笑著說,不要看他好像弱不禁風,他這一路走來鍛鍊的腦力與精神,其實很強大。
小時候的張栩,因為有能記下整副撲克牌52張牌的記憶力,被媒體譽為「天才兒童」,但父親張遠錫透露,這並不是因為張栩特別,而是他慢慢從三張、四張練起。
目前在三峽開設「遊戲間」教室,傳授潛能開發與圍棋教育,張遠錫笑著說,他最近又帶出能記下52張牌的學生,而這僅八歲的小朋友不輸當年的張栩,完全都是靠著勤練。
張栩在十歲那年孤身前往日本學棋、拜在知名棋士林海峰門下後,也並非一帆風順。 當時閉關學棋的他,熬了兩年多後,耐不住生活中只有黑白棋子,想要逃回一般人五光十色的青春生活。他低著頭告訴林海峰,他要回台灣,父母氣急敗壞趕來。雖可惜這兩年多的心血,但是仍尊重小張栩。
沒想到就在回台前幾晚,已經數週沒下棋的張栩在睡夢裡,竟夢見一盤好棋,早上起床就急忙忙擺出印象中的棋局。這時張栩才發現,他並不是不喜歡圍棋,而是處在撞牆期。「這幾乎是每個棋士的必經之路;能否衝過去,也是一種淘汰過程!」張栩分析。
過了自己這一關後,張栩很快就擠入了日本圍棋界的窄門,以吊車尾成績通過入段賽。 張栩在成為職業棋士後,從老師林海峰的家中搬出、租屋而居,15歲的他第一次一個人生活。
「那時候,年紀差不多的職業棋士都不太願意來我家玩,因為既沒有電動玩具,連有線電視都沒安裝,」張栩幾乎把所有的娛樂與享受都放棄,回家就是研究棋譜,慢慢趕上當年贏過他的人。
正面迎戰 攻下對方的優勢
在今年春天,張栩從他一直以來的主要對手山下敬吾手中,搶下棋聖頭銜,但其實早在12年前,他與山下敬吾的一盤棋,就讓他徹底改變自己的棋風。
「那一盤棋,居劣勢的山下敬吾,含著淚水苦撐,如果是我,可能早就自以為瀟灑地投降,」但那一盤棋張栩竟然被反勝為敗,他才深深體悟,從絕處拼出逆轉勝,才是一流高手。
後來張栩在下棋時,也就習慣設定自己只有10%的機會,其他90%是靠場外苦練與臨場表現,一步一步搶回。
張栩的另一個特色,是擅長以對方最拿手的絕招來攻破對手。例如,有的棋士喜歡拚殺、有的棋手喜歡布局,張栩則都配合他們,正面對決。
最經典的,就是在2001年初次挑戰頭銜戰,面對擁有本因坊資格的王銘琬,打成三比三時,在最後一戰,張栩採用王銘琬屢出奇招、變幻莫測的棋風,而即便最後敗北,輸了生平第一場頭銜賽,張栩也沒有太多後悔。
「我沒有很急著當下就贏,但是我想要贏過他們最強的地方,就會變得比他們還強!」目前一年要打五個頭銜王座保衛戰,張栩的心中永遠扮演挑戰者,「我不可能永遠贏,但至少心態上不能輸!」 例如今年棋聖戰,張栩原本以三比零領先對手山下敬吾,外界也看好他很有希望能以四比零奪頭銜,但張栩卻意外輸了第四戰。
張栩認為,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第四戰前,參加了「王座」頭銜的就業式頒獎典禮,典禮上他自然而然被眾人吹捧、整個人飄飄然,因此接下來的比賽,有些太過自信。
有趣的是,在接下來的第五戰前,張栩的對手山下敬吾也去參加「天元」頭銜的就業式、輪到他被別人吹捧,因此張栩也就抓緊對手可能無法堅守平常心的弱點,進而取勝。 從10%開始一點一滴累積勝利,張栩一路走來,以最低的姿態,贏得最大勝利。
台灣之光〉張栩
年齡:30歲
光榮成就:
●2010年,奪棋聖頭銜,創下七大滿貫紀錄
●2009年,奪十段頭銜
●2008年,奪天元頭銜
●2006年,奪碁聖頭銜
●2004年,奪名人頭銜
勵志格言: 勝利從10%開始累積
張栩
想對台灣說的話
當一名職業棋士,其實很辛苦,我並不輕易鼓勵大家都往這嘗試。但學棋是一件幫助頭腦的事情,推薦父母可以讓孩子學圍棋,幫助腦力思惟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