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12年的「朋程科技」,在《遠見》最佳總經理調查中名列第14,是榜上最年輕的新銳公司。
而朋程總經理謝台寧在任期間,不但年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高達26.9%,在他的帶領下,最近公司股價還飇破170元,創下歷年來新高,成為國內汽車電子概念股領頭羊!
朋程主攻車用整流器,把車上的交流電轉為直流電,目前全球市占率超過三成,為台灣拿下又一項世界第1。公司營收也從2002年的2.4億元,成長到去年的15.7億元。即便2008年業績衰退,但朋程每股盈餘(EPS)依然有3.9元的水準。某位知名分析師便妙喻,如果哪天台海開戰,朋程出貨受阻,全球汽車業就有停擺的危險。
這家汽車電子業的「台霸」,當初由光寶科技董事長宋恭源、敦南科技總經理盧明光創立,隔年兩人找來過去在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的老同事謝台寧,一步步將朋程推上軌道。雖然2004年才正式掛上總經理頭銜,但謝台寧1999年擔任執行副總時,便已獲得充分授權,全權負責朋程的營運,因此算起來已有超過10年的CEO資歷。
擅長控制人力成本,砸錢研發不手軟
說起個人風格,謝台寧可是個成本控制高手,談到各項營運細節與成本數據時頭頭是道,像是個替公司掌控資源的大掌櫃。
在他操盤下,朋程的人力運用非常精簡,每位員工都身兼多職。不但一樓櫃檯沒有總機,這次安排採訪的是管理部處長陳俊吉,採訪中幫忙倒茶的是採購部同仁。股票上櫃時為加強制衡監督,才把僅有三名員工的財務部多增加一人。
直到現在,這位股價破百的上市公司總經理,不但是公司唯一的業務員,而且還沒有祕書跟司機,出國照樣坐經濟艙。「不過該花的還是要花,像我們就不能有任何盜版軟體!」謝台寧笑說。
這樣的目的是要讓組織變得扁平,提升運作效率與決策速度。「我們是看需要,真的run(運轉)不動才加人,多一些層級跟官僚體系,並不會比較健康!」 為尋求新的成長動能,不想只靠整流器江山坐吃山空,謝台寧對研發投資毫不手軟,過去四年的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都高達7%,大力開發穩壓調節器、ABS電磁閥等新品,這也是他目前花最多時間看顧的地方。
對品質吹毛求疵,具好的眼光和決策
能從封閉的汽車市場闖出一片天,除對品質的吹毛求疵,謝台寧還被訓練出超強的耐力,與做對事情的決策眼光。
汽車電子的特性是前置期投入大、等待期久,但享受期也很長。三年研發有成後,還要經過車廠認證、品管、試產、試跑等一連串信賴測試,統統過關後才有希望收割。謝台寧分析,「這一行,累積名聲起碼要十年,但毀掉卻不用一年!」很多產品的設計都以零風險、零故障做為起始目標。「所以領導人一定要有正確認知!」如果帶著電子業快速打帶跑的策略,很容易鎩羽而歸。
如第一次法國客戶來朋程看廠,最後只打了65分。謝台寧笑說,「當時我們覺得人家故意挑毛病,後來才發覺對方還給了同情分。」經過15次查廠、18個月的修正,朋程才辛苦通過認證。
雖然外界都很佩服朋程一開始就打進原廠(Original Equipment)市場的策略,而非從售後維修(After Market)市場切入。但謝台寧坦承,「這不是我們有多英明,而是『憨膽』而已,不知道竟然這麼難!」 成為全球最大後,朋程未來也面臨到成長瓶頸。目前國際六大車廠裡,除了日系的豐田(TOYOTA),朋程幾乎都已打入供應鏈。
一旦擠進原廠供應鏈,朋程就設法讓客戶黏住,讓它成為自己的寡占市場。為方便客戶採購,謝台寧便推出旗下三種產品的混搭策略,滿足客戶不同需求。
這名精打細算的總經理認為,領導人最重要的任務,便是幫公司抓重點、找對方向,「所以do the right things;遠比do things right重要!」假如沒有對的策略,有再好的部屬與資源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