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4.5萬人的日旅次,高鐵才能損益兩平

政府介入後,台灣高鐵董事長 歐晉德

楊瑪利、王一芝
user

楊瑪利、王一芝

2010-03-18

瀏覽數 36,150+

14.5萬人的日旅次,高鐵才能損益兩平
 

本文出自 2010 / 3月號雜誌 第285期遠見雜誌

1月8日,延宕已久的3820億高鐵新聯貸案終於簽定。這紙三方新合約代表的是,高鐵得以透過借新還舊的方式彌補財務缺口,平均1.8%以下的利率也將使高鐵每年減少20億的利息支出。

新的財務重整計畫,讓原本已經奄奄一息的高鐵,就像服下大補帖,雖不至於能有起死回生之效,但至少已經拿到一張免死牌。

這是去年9月底政府介入高鐵營運後,第一個關鍵突破。

過去15年來,這個全球最大的BOT案,財務狀況可說剪不斷、理還亂。原來應該回饋政府上千億的高鐵,因為「官不官、民不民」的結構,從動工興建到營運虧掉700億、近2∕3的資本額,負債更高達4421億。

眼看快撐不下去,融資重組、借新還舊案一再破裂,去年9月政府斡旋,讓主導高鐵12年的殷琪,交出董事長職位,由熟稔高鐵業務的歐晉德,以公股代表身分接手。

被媒體形容為「變天」「去殷化」的高鐵,正式進入官方經營的時代。

迎向挑戰:資金、折舊、BOT

交通部次長葉匡時持平地說,高鐵最大問題在於負債太高、股本太低,加上借款利息太高(原本是4%),26.5年特許期與折舊攤提年限又偏短。因此財務可說是高鐵第一個該優先解決的問題。

除了財務困窘,過去多年來,高鐵也飽受爭議。例如被批評成員組成像八國聯軍,安全有如雲霄飛車;五大原始股東是否賺飽飽、卻又不願拿錢增資,只想要求政府與銀行出資救高鐵,因此有道德問題;加上運量又不如台灣高鐵成軍時預估的每天18萬~23萬人次高,目前平均約9萬,更是雪上加霜。

但在政府接手後,情況似乎漸入佳境。獲得3820億高鐵新聯貸就是證明。交通部次長葉匡時把「新高鐵」定位為一家「官股主導的民間企業」。公司治理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政府、銀行、公股和民股之間的協商管道將會更暢通。

不過,和銀行團完成融資重組,只是歐晉德驚險通過的第一關。

在南港展覽館對面13樓的董事長辦公室裡,除了擺設歐晉德擔任國工局長時監造北二高的貫通石、瀝青畫,當然也少不了跟高鐵相關的東西。

牆上一片大白板,清楚寫著今年的營運規劃,包括迎接三周年慶、超商取票、通勤月票、早鳥票、運量破億人次等,到明年第一季之前,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

辦公室的另一邊則貼著三年來高鐵運量的成長曲線圖,他指著曲線圖說,目前每天運量9萬人,週五到週日的單日也有10萬人次,「年底應該可以達到12萬人次。」

在需求成長的情況下,歐晉德預估,只要未來兩年內高鐵每日旅次達到14.5萬人次,就可以達到損益兩平,甚至有機會股票上市。

另外,頻頻遭立法院和行政院點名檢討的肥貓問題,也讓歐晉德相當頭大。高鐵財務虧損連連,不少高階主管卻坐領高薪,讓歐晉德的老長官總統馬英九也不得不提醒他,注意社會觀感。

歐晉德表示,這些外籍主管薪資雖然高,也不見得願意來台灣。但基於安全考量,他必須設法留住人才,「如果我隨便砍人、讓人走,萬一出了什麼關鍵問題,誰來負責?」

況且高鐵的外籍員工已經從三年前的400人左右,減少到現在約50個,今年6月前還會做更大幅度的縮減。「這個問題不要再多談,都是成長必經的痛苦,」歐晉德揮揮手說。

歐晉德接下來還有好幾個難題必須跟政府協商。一是延長折舊攤提時間,二是延長特許年限。若能談成,「那就是替高鐵定下了百年大計了,」他形容。

接下來,因應6、7月大幅增班,高鐵必須採購五年後所需的新車輛,另外,苗栗、彰化及雲林三站增建計畫,也在興建資金到位後,不得不加速進行,預計最快五年後完工。

這些難關一個接一個,在在考驗著這位「工程教父」與「救難英雄」。問歐晉德從被殷琪禮聘的執行長,搖身一變,成為代表公股經營高鐵的董事長,當初會不會覺得尷尬?

處事一向圓融的他笑笑回答,「這倒沒有,我只不過是個工具,看人家怎麼用我。」他表示,自己願意留下來的原因是一種使命感,「高鐵對台灣太重要了」「高鐵要變成台灣的驕傲」兩個小時的採訪過程,這兩句話他講了不下十遍。

身為台灣第一位在美國取得大地工程學位博士,1973年返台參與中山高速公路、台中港等十大建設後,之後又投入北二高、北宜高、台北捷運等重大工程,歐晉德幾乎是無役不與,唯一缺席的就是高鐵。

不過,歐晉德一再坦承,高鐵的營運挑戰,超過他參與的任何一項重大建設,三年前,他最大的任務是陪高鐵員工撐過這段黎明前的黑暗。如今三年過去了,歐晉德期許,除了衝刺運量、繼續改善財務體質,他也要求經營團隊能提高服務品質。以下是訪談重點。

改善財務:從融資架構著手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政府接管高鐵後有哪些改變嗎?

歐晉德答(以下簡稱答):沒有接管,是參與。

高鐵本身有基本的架構問題,就是融資。在過去高鐵的利息比較高,像2007、2008年每年都要付出將近190幾億的折舊,兩年就將近400億,哪個企業能夠負擔這麼高的折舊?

現在新的融資架構是,還本付息的時間往後延,利率做調整,也是按照市場的差不多行情,平均1.8%,從2008年底的4%多降到1.8%,部分2012年前只還息,這幫助很大,可以有喘息空間。事實上2007年、2008年雖然是負的,但是以整體營運來講,收入在稅前、利息前跟折舊前,我們都是正的,根據公司自結,2009年扣掉成本費用和利息,折舊前的淨利還有31億。

問:所以折舊和BOT年限會怎麼解決呢?

答:下一步就要談這個。我們現在的系統基本結構體,都是用100年做設計,車廂、鐵軌本身維修好,基本上都是50年到60年。

但是我們BOT年限,從營運開始只有26.5年,要在26.5年內折成零。但是以4421億的成本結構,除26.5年,一年就是167億。也就是說當26.5年要交出來的時候,帳面上變成零。但是高鐵真正的殘值,計算起來說不定還有2000多億。

問:所以你希望跟政府談什麼?

答:兩個方式,第一折舊的方式可不可以不要這樣算?比如我買這個大樓,花4000億買下來,經營20幾年,這個大樓還是好好的,到最後我不問你要任何一毛錢,把這個財產交給你,可是要我帳面上說,我交給你的時候那是零,一毛錢都沒有,何必呢?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問:你希望折舊年限是幾年?

答:我認為50年。或只折一半。

問:希望BOT年限多少年呢?

答:現在還很難講,我是認為像海峽隧道這麼大的投資來講,延到50年也是一個合理的數字。這些要一步步去談,但這兩個問題再解決,等於幫高鐵訂下一個百年大計。

全世界高鐵今年是大幅度推動的一年。歐巴馬下定決心要推幾條,大陸要把時間縮短、要提前,巴西也要做,全世界大家都在挖人才,歐洲高速鐵路也在做他們系統的發展,每一個人都要把人抽回去。上次大家一講(肥貓),人家馬上三倍薪水挖走了,去沙烏地、杜拜,因為人家也要做。

營運策略:縮短購票時間

問:目前運量只有9萬多人次,運量衝上的方法是什麼?

答:這個可以談到和超商合作的策略。旅客為什麼搭高鐵,第一個就是時間的節省,不只是節省在車上的時間,從決定要搭高鐵,到抵達目的地,全部要節省。

如果民眾來買票,要花半個小時排隊,到了車站轉車,又要花半個小時,加上坐高鐵的一個小時,跟其他運具比,我的競爭力在哪裡?

高鐵主要競爭力是時間,所以前製時間一定要設法減短。過去訂了票還要去車站拿票,等於跑兩趟,現在坐高鐵,在你家附近的超商拿好票,到了車站直接上車。前製時間縮短了,就是一個誘因。

問:大陸客會不會也是衝運量的來源?

答:不應該講是大陸客。我們現在旅客有幾個,第一是商務客,第二是旅遊,第三就是返鄉探親,週末很多人都返鄉,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另外還有,老年人出來了,一般的交通運具差不多3%敬老票,我們差不多是10%到12%,是三~四倍,表示旅客中有1∕10是銀髮族,假期還會衝到13%。

這代表一個好現象,很多是老年人團體,不想天天窩在家裡,台中只要辦任何活動,全線的人在一個鐘頭內都可以到,整個台灣因為有了高鐵,可以把整個台灣島當成一個都市來看。一個都市3萬6000平方公里,南北一個半鐘頭都可以到,你可以想出新的管理、降低成本、活動辦理的方式,都要因為這樣產生大的改變。

拓點決心:以百年胸襟規劃

問:不過高鐵廠站大家都覺得太偏遠,未來還要蓋三個新站(苗栗、彰化、雲林),會不會都有同樣的問題?

答:偏遠的問題,我常覺得是見仁見智。我常講這是很有遠見的計畫,是很需要時間的。我是做交通的人,你看中山高現在都蓋在高樓中間,交流道旁邊都是房子,以前選交流道都是要找土地比較沒有人用,要稍微挪開一點,隔了十年以後就都是房子。

問:所以高鐵廠站需要多少時間?要20年?

答:20年是很正常的。你要知道做一條高鐵是百年大計,100年以後還是這一條,100年以後的人來看,那時候你能說高鐵站在荒郊野外嗎?說不定那時候是很繁華。

問:高鐵營運已經很辛苦了,現在再做這三個站,會不會又雪上加霜?

答:我們是今年先設計,但是我可以講,這個決策一定是很困難的。

問:大陸做高鐵做到技術可以出口,全世界都在興建高鐵,台灣不可能技術輸出,但是可以有哪些獨創的地方嗎?

答:當然以提升服務為主,提升我們的營運績效,讓我們的服務功能更好。台灣也可以有一些技術是我們自己掌握在手上,例如台灣是一個多災難的地方,颱風地震,如果我們的高鐵系統有一系列防災系列,國外系統是沒有這樣做的。

比方我們現在推超商售票取票系統,全世界都沒有,這也是唯一的,為什麼做這個系統?因為我們超商的普遍率全世界最高。而且台灣做電腦、軟體的技術也是全世界頂尖的,就可以生產一些全世界沒有的。

跟全家便利商店合作,馬上就有2000多個點,未來每一家店都會有一台售票機。這中間也有故事,本來是說老人票不能在超商買,因為要證件證明,後來我一想,老人票如果要去車站拿,服務就打折扣了,馬上就會有一堆人抱怨,為什麼要我們老人到車站?所以整個計畫就又趕快改。

全家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普及到7-ELEVEn。

股東爭議:以重塑信任回應

問:台灣社會大環境不少批評原始股東的,這段期間原始股東的參與程度怎麼樣?

答:盡量配合辦理,我們現在公股代表超過半數,三個獨立董事都是政府的,所有的民股都配合,讓公股能有更大的發揮,產生相互的信任感。

問:信任有比較高嗎?

答:信任是需要時間的。

如果現在台灣沒有高鐵,你想想會變什麼樣子?政府能做的是協助這個信任度出來,剩下的高鐵要努力,怎麼樣讓服務品質更好,更有效率,讓所有的民眾覺得有高鐵真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