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決戰東山島

文現深
user

文現深

1989-06-15

瀏覽數 15,800+

決戰東山島
 

本文出自 1989 / 7月號雜誌 三軍戒備.檢閱海軍──首度深入軍事重地

清晨。國軍最先進的「陽字號」驅逐艦照例在東山島附近海域巡弋。今天和以往稍稍不同的是,敵後情報曾經警告,台灣海峽近期有爆發衝突的可能。

驅逐艦暗紅色燈光籠罩下的戰情室內,官兵沈默著,注視雷達幕上每一個細微的光點,電腦不斷打出最新的情報。

突然,雷達幕正前方出現兩個不明飛行物,正快速向驅逐艦迫近。同時,艦後方二十多浬外發現另一個大型海上物體,在視線以外悄悄的掩近。

三十秒內搶先機 

「洞兩洞(020)方位發現目標,要求識別敵我。」一連串的分析動作,電腦和人都好像同時緊張起來。

「是米格二十一!兩架!」(中共主力機種殲七及殲八型,都仿造自蘇聯米格二十一戰鬥機)再過三十秒,超音速敵機就會臨空。陽字號驅逐艦能否在三十秒內制敵機先,可能就決定了全艦吉凶。

「用一、二號雷達鎖住目標。」一個沈著的聲音下令。

「鎖定目標。」士兵複誦,眼睛卻一秒也不離開雷達幕。國軍這艘陽字號驅逐艦沒有裝設美製對空標準飛彈,大家心裡盤算,要命的「七六砲」可能要上場了。(義大利OTO公司製造的七六公釐砲馳名世界,美國在內的三十七國海軍都用它作艦隊主力防空砲,砲管由雷達導引,射程超過十二公里。)

「一號目標進入射程,請授權發射。」

中共戰機繼續衝向陽字號,可能隨時發射武器。

「準備攻擊。」兵器長下令。「七六砲攻擊。」槍砲士官掀起控制台上一個透明小蓋子,按下。

「碰、碰、碰、碰」雷達導引下,七六砲以每分鐘八十五發的頻率射出砲彈,砲彈只要在目標附近爆炸,單是碎片就足以重創敵機。但這似乎仍未能使艦長安心,他繼續下令:「五吋砲,五吋砲,放!」

「碰……碰……。」兩路砲火交叉剪向米格機。

隨後,雷達幕上,一個紅點忽然不見了。

「一號目標消失。七六砲攻擊第二目標,放!」

「碰、碰、碰……」

「二號目標消失。」官兵力持鎮定的語氣仍透著歡愉。

可是,大家又立刻察覺,後方不明國籍戰艦,沒有一點遠離是非地的跡象。陽字號戰情室右邊的雄風對海飛彈控制台,在紅燈下早已呈現一股低氣壓。

「目標方位么捌洞(180),距本艦十七浬。」雷達通告。

「水上目標確定為敵軍DDH(直升機驅逐艦),命名為A目標。」中共旅大級主力驅逐艦,正向我軍陽字號衝來,這一次,兩岸驅逐艦主力會戰。

「雷達鎖定目標。」顯示幕上,雷達轉一圈,代表敵艦的紅點就靠近一點。

「A目標三萬四千碼,航向洞參洞(030)。」電腦標示,精確距離應該是三四一六二碼。用「碼」不用「浬」,只為近戰時需要更精確的度數。

「雄風飛彈攻擊!」飛彈架緩緩指向南方,雷達顯示幕中心突然冒出一個「X」字,內行人立即知道,飛彈隨時準備發射。

「允許發射。」艦長說得簡單、清脆。

「發射!」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雄風飛彈破空的火焰聲傳入戰情室,漸行漸遠,雷達幕上的「X」向敵艦移動。同一時間,艦上的方陣快砲、誘敵干擾片發射器、電子戰天線都已緊急待命,預防敵方向我軍發射仿冥河或仿飛魚飛彈,這兩樣飛彈都曾在中東及福克蘭戰役大大的出過名。

國造雄風飛彈仍是一個秘密,但至少已知它有貼海面飛行的精密導引系統,可躲開敵方雷達偵搜。經過幾十秒的靜默,三千碼、二千碼、一千碼,敵艦發現超音速貼海而來的飛彈時,一切都太晚了。

「命中!好!」雄風飛彈在海平面以外擊中敵艦,雷達幕上的紅點停止移動,意味已失去了戰力。「取消雄風飛彈攻擊。」

暗紅色燈光下,訪客們早已被這場電腦模擬實戰驚嚇得目瞪口呆,每個人都大大的透了一口氣。

戰術迷蘭寧利 

蘭寧利本身就是海軍情報裡一個極高機密,因為他掌管的海軍戰術訓練研究發展中心,就是艦長、指揮官們磨練戰術的祕密基地。

父親是海軍,他從小就自認是海軍一份子。高雄中學將畢業時,好多同學鼓勵他擠大學、擠出國,他毫不徬徨就選擇了海軍官校。

戰爭迷兼電腦迷 

在同僚眼裡,他是一個戰爭迷兼電腦迷。別人在艦上讀閒書打發航海時間,他獨個兒啃海軍科技書籍;在電腦並不流行的民國六十年代,他自修各類電腦。「純粹是興趣。」蘭寧利戴著厚眼鏡、身材微胖,不太說應酬話,長相就像大學裡的電腦迷。

他現在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觀察艦隊在電腦裡作戰,從中挑毛病,以發展海軍新戰術。

擔任飛彈驅逐艦長的一段日子,有他最引以為榮的記憶。

海軍演習,反潛是重頭戲。他的船每次都捉到「敵軍」潛艇,並順利予以「摧毀」;反空襲的演習中,他率領弟兄們,曾經在一小時內,僅用兩發砲彈,就打下了兩架高速掠過的靶機。「我帶的船,戰力都很強。」他記得有一次在公海上碰到「匪艦」,戰志旺盛的部下竟然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最少不會離經叛道 

工作狂照例委屈了太太,出海時固然一水隔天涯,上岸後相處時間也不多,「有時一天見一次面,是在馬路上碰頭。 」他說。也在海軍單位做事的蘭夫人是他青梅竹馬的鄰居,瞭解海軍生活,「結婚時我沒有騙她。」

他的下一代要從軍嗎?蘭寧利抱樂觀其成的態度。他說:「軍校是保守一點,但最少不會離經叛道。」

戰爭實驗室 

小孩子打電動玩具時。總想著自己是大洋艦隊的一分子。正衝過重重險阻,殲敵於海上。

也許藉著電動玩具的靈感,先進國家多年前已投入大量金錢,開發複雜的電腦模擬戰爭軟體,內容從單機纏鬥到大艦隊會戰,甚至核子戰爭。使官兵「兵不血刃」就能做到身經百「戰」。這種超級電腦玩具,就是海軍戰術中心的「教練儀」。

世界最先進教練儀 

還是國軍第一次向外透露七年前從國外秘密採購、其後並經多次更新的教練儀。安裝於海軍艦隊訓練指揮部之內。「決戰東山島」,只是其中一個教練儀海練二號裡,上百種驅逐艦實戰演練狀況中很簡單的一種。「這是世界最先進的一套。」中心主任蘭寧利相當自豪地說。前幾年政府官員到新加坡訪問。新加坡軍方破例開放他們的教練儀讓我國官員參觀,一看之下,新加坡自己很得意的裝備。竟比台灣整整落後一代。

中心二樓泛著紅燈光的甬道上。兩邊是一間接一間的隔間,放滿操作檯、電腦、雷達顯示器,士兵、中校、上校、甚至將軍,都在全神貫注地操作。「每一間房可以代表一艘戰艦、潛艇或一架戰機。」蘭寧利介紹說,透過中央大電腦統籌,中華民國海軍就可以進行大艦隊協同作戰練:「每一位艦長、指揮官都要經過這個進修過程。」

在另一間房裡,裁判和教官監視全程每一個細部動作,或在電腦協助下判定誰勝誰負,或作戰技的研究與教學,指揮扮演敵軍的將領下達攻擊令。

在其中一套大型反潛作戰訓練系統裡,連台灣附近海域的水流、水深、水溫、四季風速等資料。都儲存在電腦裡,儘量使電腦戰與實戰之間不差毫釐。

有時候。模擬的「反潛飛機」發現一個大型潛水物。可能是有意安排一條假鯨魚。藉此考驗官兵判斷力;有時候,交「戰」中突然所有「雷達」同時失靈,官兵是否臨危不亂,立即無所遁形。

節省大量費用 

電腦作戰演習除了模擬的戰爭狀況多變外,另一個最重要的優點,就是節省大量實地演習所需的器材、時間、武器。到今年初,中心總投資將近三億,但如果把電腦戰爭放在一邊,全部真刀實槍演習,「單是燃料,政府就得支付七億多台幣。」海軍總部一位高級軍官說。

事實上,海軍今天決定發展那一種新武器以前,都得先在研究中心接受各種層次電腦戰爭的考驗。中心除了有資深的戰術教官,也有優先從預官中選拔最優秀的人才,共同從事海戰戰術軟體的研究發展。「我們看到下個世紀,從事明日的戰爭。」中心主任說。

小孩子心愛的電動玩具,在海軍戰術中心和教練儀裡,原來是一個大人也可以盡情擁抱的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