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留下買路錢
貴刊五月號(三十五期)「解決交通債,留下買路錢」一文,深獲我心。
每當有些駕駛人把道路壅塞歸罪於政府沒有設置足夠停車場,我就生氣。憑什麼你花幾十萬買輛車子,政府就要用納稅人的錢替你蓋停車場?因此我有幾點建議:
一、停車收費大幅提高,鼓勵私人興建停車場。
二、依里程計算徵收道路使用費。外縣市機汽車進入台北市,在各橋樑或道路設卡徵收;同時為避免此項費用轉嫁給無車階級,公共交通車輛及計程車免交道路使用費。
三、隨油徵收空氣污染費。
四、為達到專款專用目的,停車費應專供改善停車環境之用;道路使用費應專供改善公共交通之用;空氣污染費應專供改善空氣品質之用。如此,對台北市的環境,定有所改善。
台北 余雲鵬
賣燒餅的人
見貴刊三十五期「新聞界的新挑戰」一文,讓我記起多年前看過的一個笑話。
有一賣燒餅者,性好抬槓,每遇意見不同者,必力爭之。一人欲戲之,謂曹操率大軍南下人數有八十二萬;該人立即放下手中工作,力爭人數為八十三萬人。
爭執良久,旁人勸曰:「汝燒餅焦矣!」該人曰:「一萬人馬下落不明,尚顧及燒餅耶?」
近日見報章報導大陸學生爭民主事件,同一日內,各報頭版談及北京示威人潮,人數從數千、十幾萬、二十餘萬、到四十餘萬不一。是彼新聞界人士吾等為賣餅者,亦若中國有數個北京耶?
板橋 蔡明智
省籍是問題?
看過「鄭南榕自述成長」後(見本刊第三十五期),我認為此文可能挑起最近平息的原住民問題與省籍問題。我父親是來自大陸的中國人,我母親是定居於台灣的中國人,當時他們的結合,也遭受阻擋;但是從小到大,我從未因是外省人或是一口不流利的閩南話而遭排斥、毒打;求職時也沒有因此而不被雇用。大家都一樣是中國人,不能因少數人的挫折不滿而加以渲染擴大,以致引起社會紛爭。殷切希望貴刊在報導這類文章時,作一個公正處理。
台北 顧沛鈞
編按:本刊刊出「鄭南榕自述成長」文,是嘗試提供讀者更多背景資料,俾便讀者作判斷。相同的環境可能有不同的反應,本刊無意引導讀者。
軍人待遇不公平
現代軍人的價值觀也許和以前不同,但不能說他們的思想觀念錯誤。環境在變、生活在變,你不能要求現代軍人一成不變,尤其是對他們的生活而言。
台灣絕大多數的軍人,生活是艱苦的;忙碌異常,甚至晚上、半夜也要工作,卻沒有加班費,一萬多元的收入如何照顧家庭?軍公教福利中心要裁撤,水電半價要取消,軍人也要開始繳稅了……。軍人是應該與全國老百姓公平一致,但試問:他們最起碼的待遇公平嗎?
也許目前,軍人不能為自己的權益走上街頭,但我相信,如果社會、國家對待軍人的方式,一成不變,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更多的軍人起來,為自己爭權益。
台北 軍聲
使「遠見」更好
遠見雜誌是一份超然、公正、獨立、具知識性、新聞性、時代性、前瞻性的雜誌,誠如遠見雜誌所標榜:「掌握知識、心懷世界、追求遠見」。
個人從事國際貿易多年,深感追求「遠見」的重要。以下是本人對「遠見」的幾點建議:
一、今後若有有關經貿問題的報導,盼能聽聽小企業經營者的心聲,和他們的實務經驗談,尤其是專業化、大型化、多角化小型企業體。以「遠見」編輯的專業精神和流暢文筆,若能深入淺出對小企業作有系統的報導,「遠見」必更有可讀性。
二、以往報章雜誌偏重「報導」,即單方面陳述,今後「遠見」在編寫時能否部分改採「討論」的方式,即雙向溝通,如此更能引起讀者共鳴。
三、期盼「遠見」在報導一個主題時,能提供一些富有建設性、可行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使讀者獲益。
台北 林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