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今天從事哪一種行樣,你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一定是:我的顧客在哪裡?
如果有一家公司告訴你,他們可以掌握顧客的行蹤,確切地讓你知道時下消費者消費行為的模式、他們喜歡購物的場所、用餐的地點、居住的區域,你應該不會拒絕吧?
在目前消費萎縮的美國,就正興起一項手機網路新事業,宣稱能讓企業準確地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的動向。
一家名為Sense Networks的新創公司是最好例證。
位於紐約蘇活區的Sense Networks研究人員,目前正對近400萬名手機用戶過去一年的活動資料展開深入分析,通過全球定位系統、手機信號塔和當地Wi-Fi網路追蹤這些資料。這樣做並不需要知道用戶的真實姓名,他們只是在追蹤電腦上移動的「點」而已。
但從移動的點、線、到面,這些點移動的方向和形式、點與點之間的關係卻可以拼湊出一副清晰的圖像,從中總結出一些規律性,並將同樣特性的人歸納為同一族群。
例如某高級住宅區的住戶,週末的時候通常到哪些地方消費,或者商業區的上班族下班後通常會到哪裡飲酒放鬆心情。
手機成為虛擬和真實的橋樑
廣告商在獲取這些資訊以後,可以更精確地鎖定目標族群,輕鬆預測究竟應該在某個地區的車位旁放置奢侈品廣告,還是經濟實惠的商品訊息。
誠如Sense Networks創辦人斯奇比斯基(Greg Skibiski)所言,他們為客戶提供的是毫無偏頗的資料,因為這不是問卷調查,而是透過人們的實際行動勾勒出行為模式。
手機因此成為虛擬和真實世界的一道橋樑。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一名分析師在接受美國《Newsweek》的訪問時形容,手機是科技事業的下一個未來,接下來新增的10至30億網路用戶都將以手機上網。
看好手機網路事業未來潛力,已經引起許多科技大廠卡位。諾基亞去年以81億美元買下一家數位地圖公司Navquest,創下芬蘭最大宗購併案。
除了廣告行銷,這項服務也可擴大至金融、交通、罪案和疾病管制等用途。以金融來說,交易員可貼近追蹤和預測人們在股票交易所的買賣活動;交通的部份,像是在最需要即時資訊的堵車尖峰時刻,這項服務也可派上用場。
手機用戶也不全然是被動的。Sense Networks曾經提供手機用戶下載一項軟體,透過這項軟體,用戶清楚知道哪些地區比較熱鬧,以及身邊熙來攘往的人群正往哪裡去。用戶還可以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一群人出入哪些場合、從事什麼活動。
儘管透過手機追蹤消費者動向的問題,在於客戶的隱私權可能受到侵犯,但是隨著人們使用手機網路的頻率漸漸提高,這項新興事業的發展仍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