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把290公頃頤和園 當作後花園

五星經典飯店1〉頤和安縵酒店

林奇伯
user

林奇伯

2009-04-01

瀏覽數 31,150+

把290公頃頤和園 當作後花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9 / 4月號雜誌 50萬白領大轉型

2008年9月底,安縵居集團(The Aman)在中國的第一家旅館開幕了。即使行銷上維持該集團一貫的低調作風,但因為緊鄰北京頤和園的絕佳位置,仍吸引國際媒體報導,許多「安縵迷」已經搶先入住體驗。

這裡乾脆就直接叫「頤和安縵(The Aman at Summer Palace)」,住客有一道專屬的門進出頤和園,等於是把古蹟當後飯店專屬花園,話題性十足。

頤和安縵入口極為低調,位在頤和園東門。門口沒有任何招牌,路過時根本不會發現這家頂級休閒旅館就躲在巷子裡。只有預約住房的客人才會被引導進飯店內。

古代庭園建築,與頤和園呼應

進了大門後,入眼簾的是深具中國特色的庭園建築,與飯店後面的頤和園相呼應。大堂一進又一進的,長廊環繞花園,飯店客人走得愈裡面,愈能體會「侯門深似海」的比喻。曲折的院落有時甚至需要旅館人員帶領才不至於迷路。

這裡占地廣闊,卻只有50多個客房。建築風格和頤和園頗為統一,都採清代的挑高式屋脊,每個庭園式客房有專屬的院落,地面是中國宮廷的金磚打磨而成,色澤亮麗典雅。

旅館大廳直接仿造古代官宦家宅陳設,一進門是一道大屏風,國樂手現場演奏,總經理馬克.史雲頓(Mark Swinton)親自迎接來客,如走入時光隧道,到大官家裡作客。穿過大廳,則是另一進廳堂,仍然有樂手現場演奏,每天有書法課程供住客參加。

再往裡走,就會到達庭園式客房,打開房門,也是先有一進玄關,再來是小客廳,最裡面是擺有四柱大床與明代風格衣櫃的臥室。由於建築挑高超過七、八公尺,住在裡頭就像深宮內院一般。

少而精哲學,獨特在地文化體驗

頤和安縵的確是一個很特別的旅館。這裡原本就是頤和園建築群的一部分,後來成為招待所。直到1986年,頤和園管理局決定重新定位招待所,北京旅遊局也參與規劃,重新完工了硬體建築後,四年前主動邀請安縵進駐管理,希望讓「安縵經驗加上中國文化」,打造一個全新的旅遊體驗。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安縵在全球只有近20家飯店,每一家都是經典,」馬克.史雲頓指出,頤和安縵有許多獨特特色。例如位於頤和園邊,地點非常獨特,又有豐富的中國歷史與文化元素,所以經營這個點謹遵兩項哲學,一是創造獨特的在地文化體驗,另一則是在旅館服務盡量少而精(Less is more)。

前者特別表現在旅館提供的活動上,例如替房客安排郊遊、逛胡同等活動。像爬長城,會爬一般人不去的路線,之後再到一般農村野餐。

「夏天時,在長城邊草地上,撲上一條毯子,靜靜地享受風吹的滋味,好不愜意,」馬克.史雲頓說,住客一看到這樣的安排,往往就會感歎一聲,「這就是安縵了。」

「少而精」哲學則表現在設備、餐飲等服務上。例如房間內絕不會有過多的家具,更能對照出官式建築的寬敞豪氣,是一種屬於京城的舒適與放鬆。

享受無國界料理,恣意慈禧太后生活

在餐飲部分,最受住客歡迎的兩家餐廳,一間是中餐廳「安縵館」,主供廣東菜,並加上在地的北京烤鴨與帝王御前料理。

另一間「直樹懷食料理」則是創意十足。雖然名為日本懷石料理,但烹調方式卻融合了法國菜風格。沙拉、熱湯、壽司、煮物、甜點,一道一道上桌,到最後幾乎分不清自己是在吃日本菜還是法國菜,頗具時下正流行的無國籍料理精髓。

「懷石料理與法國菜兩者講究小而精緻的精神本來就相似,融合起來更是有層出不窮的巧妙,」頤和安縵銷售經理趙君說,連餐點都能深具創意,這也是會有一群「安縵迷」專門以入住世界各地安縵為旅遊主題的原因之一。

不分季節,頤和園的清晨都有一種特殊的靜謐。早晨醒來,先吃一套客房服務的精緻早點,然後披件外套,從專屬小門進頤和園散步。觀光客還沒湧進園裡喧囂,獨自一人漫步,享受徐徐涼風,遙想歷史的興衰起落,擁有慈禧太后層擁有過的庭台樓閣,卻少了呼前擁後的急迫感,誰說這種享受不比慈禧還自由、快意?

「我們要營造的就是一種純在地的居住經驗,」總經理馬克.史雲頓說,現在正值國際金融海嘯時期,歐美人士到北京旅遊的數目銳減,訂房相對容易,這反而是到頤和安縵體現京城風情的好時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