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問題由於我國提出「對美經貿計畫綱領」,稍微舒緩之際,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卻又在四月底提出「外國貿易障礙報告書」,將我國列於四大貿易障礙國之一。此舉,已使得中美間的經貿問題達到空前緊張的地步。
美國一直是我國商品的最大出口對象,長久以來,中美間巨額的貿易逆差一直是美方所垢病的重點之一。
從美方的觀點來看,我國一直存有貿易障礙及市場扭曲的現象。因此,開放我國進口市場,達到自由貿易的原則,一直是幾年來中美經貿談判的重點;綜合貿易法的通過則扮演著催化的角色,使我國在被動的情況下,逐步達成開放市場的
自由化目標。
除了自由化的政策之外,變動匯率也是調整中美貿易失衡的工具之一。儘管台幣升值的幅度已高達四九%,並在前一陣子突破台幣二十六元兌一美元的大關,但美方提出的匯率報告仍然認為我國央行有操縱匯率的跡象。就在上述的心戰喊話之下,預期台幣升值的心理便開始在匯市颱起一陣狂賣美元的旋風。
匯率的變動雖是平衡中美貿易失衡的工具之一,卻因此使我國的外銷產業面臨競爭力大幅衰退的窘境。
由於目前我國外銷品大抵採美元報價,台幣一升值,不但對美競爭力減弱,連帶亦使我國在世界各地喪失原本有力的競爭條件。無怪乎我國產業界寧願受美國三0一條款的報復,亦不願新台幣升值,以免連世界其他地區的競爭力都一併失去。
熱錢駐足台灣
國內業者這種心態雖屬人之常情,但若從長遠的觀點來看,新台幣升值,將使我國對外的購買力大為增強。我國業者除可挾台幣之強勢,降低進口原料的成本之外,更可進一步購買美國的高科技、資本財及與出口產業有關連性的公司,進一步使產業升級。
但是這種方式必須是在體質相當健全的公司才可進行;一般中小企業或是體質較弱的公司早就無法承受匯率的升值,更遑論促使產業升級了。
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如今我國已逐漸走向貿易大國的目標,單打獨鬥的中小企業勢必無法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台幣升值將因此淘汰掉一些體質較差的中小企業,或是促使中小企業展開合併的動作,以使我國能以大企業的規模在國際舞台維續扮演重要的角色。
由上觀之,中美經貿磨擦產生的匯率問題,雖使國內產業面臨一連串的陣痛,但也因此加速產業的升級。
然而因為台幣的大幅升值,造成套利熱錢的流入,使得貨幣供給額常年居高不下。政府為了減緩通貨膨脹的隱憂,已採行一連串的金融緊縮措施,使得國內存放款利率跟著水漲船高,擺脫過去低利率的時代(我國九%的基本放款利率與美國一一%的基本放款利率已相差無幾),而在台幣仍有升值空間的預期心理及高利率的吸引力下,熱錢繼續停留在台灣已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股市直逼天價
由於資金的浮濫,再加上投資管道仍然十分有限,股市這塊高獲利的大餅就成了眾人追逐的標的。國內各上市公司在台幣大幅升值之下,獲利能力已大不如前,加上利率的提高更使得營運成本無法有效地降低;在產業升級之前,國內產業顯然要先忍受一段過渡期。
然而國內股市近來似乎無法正確反應基本面的不利因素,而且已經逐漸走出證所稅的陰影,成交量並屢創新高,究其原因,只能用資金過多一語來解釋了。
大量資金哄抬下的國內股市,在四月底即已突破八千點大關,並有直逼去年天價的氣勢,關心國內股市的投資人不禁要問,以此速度下去,指數難道要在今年突破一萬點的大關嗎?
事實上,以目前熱絡的人氣再加上雄厚的資金,一萬點大關對國內股市來說應非遙不可及的事,但其中最大的心理障礙(也是可預期的實質障礙),應是政府不願指數上漲過度,而隨時會使出干預股市的措施。
今年的閃亮明星
政府的干預措施雖給股市蒙上一層陰影,但也因此造成了今年股市的一大特色:小型投機股成為今年股市閃閃發亮的明星。
由於此類股票股本較小,價位有時亦較低,除了主力拉抬較不費力之外,亦迎合了政府不願指數漲太高的心理。
去年風光一時的金融股及大型績優股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打入冷宮。基本面的變化至此已無法有效地反應在股價上,再加上政府「屢出奇招」,想要健全股市,談何容易。
在強調公平性及自由貿易的原則下,政府已無法再繼續保護國內某些產業。保護結果只會造成了獨占與怠惰,對股市也是一樣道理。如何有效地將股市納入正軌,而非毫無章法的打壓,是政府與民間都要深思熟慮的事。
(白俊男為太平洋證券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