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乾淨科技1.從商機到工作 IT轉ET,矽谷生機綠油油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09-03-01

瀏覽數 30,000+

乾淨科技1.從商機到工作 IT轉ET,矽谷生機綠油油
 

本文出自 2009 / 3月號雜誌 一兆台幣的一堂課

美國金融風暴所引起的經濟寒冬,正式從美東吹向美西,即使是有「陽光之州」之稱的加州,也擋不住這一波凜冽的冰風暴,其中以創新著名的矽谷科技公司,更沒能逃過這一波的不景氣。

去年9月中旬,全球第一大電腦公司惠普科技宣布未來三年內將裁員2萬6400名員工。接著,多年來以照顧員工著稱的Google及YouTube,也在去年底傳出縮減臨時合約員工的消息。

其他老字號的昇陽電腦(Sun Microsystems)、晶片大廠AMD及軟體應用大廠Adobe等,陸續都傳出裁員的消息。

根據最新統計,去年12月矽谷的失業率已突破7%,來到自2004年3月以來的最高點7.2%,較前個月的6.9%失業率來得高。雖然矽谷就業人口數有91萬7000人,但卻有6萬5000失業族正在找尋新工作。

綠領工作夯,紅到2020年

不過,在一片愁雲慘霧的氣氛中,卻也有一線曙光,那就是以改善地球暖化、促進環境永續的綠領工作者(green collar),在一片衰退聲中卻是逆勢看漲,且可持續到2020年之久。能源科技(Erengy -Tech)現在正夯。

根據美國柏克萊大學的研究報告推估,有關再生能源及改善暖化的相關產業,預計2020年帶給加州經濟貢獻度達到750億美元,同時也會增加8萬9000個工作機會。

就以三年前大肆進軍薄膜太陽能設備生產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為例,三年前該部門只有14位員工,營業額還是零,手上沒有客戶。但現在太陽能部門相關員工已達千人之多,2008年度營業額更達到8.19億美元,與公司另一事業體液晶面板的營業額拉近了。

在應用材料待了快20年的專案客戶工程師劉國維(Liu Kuowei)透露,他是在兩年前從半導體客戶服務事業群轉到太陽能事業群來,手中的客戶正是台灣大同公司轉投資、生產薄膜太陽能光電板的綠能科技,「現在不用擔心沒工作,太陽能還很有前景,」他說。

在矽谷,不少半導體工程師開始轉綠,從過去晶片設計與製造,改投入太陽能領域,因為太陽能所使用的矽晶圓,與半導體所用的晶圓片(wafer),其實是一樣的。因此不少材料、物理及化學人才,開始從半導體轉到太陽能產業去。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SunPower的執行長湯馬斯.偉納(Thomas H. Werner),在2003年時受母公司Cypress 之命,從Cypress執行長轉任到SunPower去,就是借重他在半導體上的多年經驗,期望他帶領SunPower走得更穩健。

為進一步讓矽谷工程師能順利轉綠,由十餘家矽谷主要科技公司組成的Silicon Valley Leadership Group組織,從2007年開始成立太陽能技術中心——SolarTech,這個中心最大的目的就是培訓太陽能相關人才,讓非太陽能領域的工程師,透過課程培訓,快速進入太陽能產業。過去剛開始寥寥無幾,現在卻是班班客滿,排隊來上課。

企業搭綠列車,讓地球更美好

除了綠領階級變多外,矽谷也出現更多的綠公司(Green-Tech)。

成功募得2億美元(相當69億台幣)的Better Place,算是這一波冒出的綠公司代表。

2007年在矽谷成立的Better Place,係由原本德國軟體大廠SAP最被看好的CEO接班人夏嘉曦(Shai Agassi)所創。

他創設的動機很特別,就是參加2005年的世界經濟論壇時,一句「How do you 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by 2020?(2020年時你們如何讓世界更美好)」這句話刺激了他,決定離開SAP自創無油汽車,讓地球更美好。

目前Better Place不僅已在以色列率先採用它與雷諾、日產合作生產的電動汽車,接下來丹麥、澳洲等超過25個國家都表達興趣,希望與Better Place合作。

另一在美國受到矚目的電動車公司Tesla,也很神奇。它的創辦人也很有來頭,就是最大線上付款公司PayPal的創辦人之一Elon Musk,年僅38歲的Musk,Tesla已是他第四家創辦的公司。

以生產要價10萬美元、零到100公里加速只要3.5秒的電動敞篷跑車的Tesla,去年第三季決定在矽谷北方設廠,鼓舞了全矽谷的再生能源業者。

因為加州州長阿諾提供十年免租金的優惠,將89公畝大的地租給Tesla,十年後始開始收租。更誘人的是,Tesla進口的生產機器皆免付州稅,預估約有1億美元,此優惠條件讓Elon Musk龍心大悅,決定捨棄原先規劃的墨西哥基地,在矽谷留下來了。

也參與此次洽談的台灣移民、現任聖荷西市議員朱感生接受《遠見》專訪時說,能讓Tesla在聖荷西設廠,這不僅是聖荷西的光榮,更象徵矽谷的驕傲。未來加州更會採用Tesla生產的公車,加州及矽谷更乾淨、更綠化。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創投搶進綠事業,金額倍增

這一波公司轉綠也吹到華人創投家上。 台大畢業就到美國讀書,並留下來創業的安穩能源控股公司總裁林信賢,他就很看好乾淨科技相關產業前景。「太陽能面板還沒做出來就賣得掉,市場需求太大了,」他說。他也以大學同學、大同公司董事長林蔚山投資的綠能科技為例說,「東西還沒出來就有訂單,天底下那有這麼好的產業。」

為此,他也成立一家能源控股公司,準備找目標來投資。最近看上太陽能上游材料很有發展性,他已鎖定幾家,準備合資或參與些股份,以便搭上這一波綠色列車。

根據最新統計資料,去年矽谷創投業者投資在乾淨科技(clean-tech)相關的公司金額近80億美元,較2007年的35億美元多出了一倍,足以見識乾淨科技在矽谷多受創投業界的青睞。

矽谷創投業者協會(SVASE)主席Chris Gill也說,「矽谷現在沒什麼可以投資,只剩乾淨科技了。」他從英國來到美國,在矽谷待了30年,並創了八家公司,也歷經了網路泡沫及911的不景氣,現在的他只看好乾淨科技。

去年一年內,矽谷的創投業者投資了357家乾淨科技相關公司,這數字已較2007年的222家來得多。「特別是上半年,幾乎是一喊出乾淨科技,馬上創投的錢就丟進去,」Lightspeed創投公司創辦人Barry Eggers這樣形容搶購風潮。不過後來發生雷曼兄弟倒閉一事,讓矽谷的創投業者有些縮手,不再那麼衝動。

根據美國《BusinessWeek》的統計,其實9月中旬發生雷曼兄弟事件後,矽谷創投的確是出現一些變化,倒不是縮手,而是重新思考新創公司的價值,更為理性。

該周刊寫到,9到12月仍能募到資金的矽谷新創公司,乾淨科技仍占大半。一家以生產鋰電池為主的A123 System公司,就獲得奇異資金(GE Capital)的青睞,獲得3000萬美元的資金。即使GE母公司也受到金融風暴波及,但它們仍沒停滯投資乾淨科技的腳步。

Google建築變綠,投資大手筆

其實要說最大的染綠業者應該算是Google。

它透過Google基金會的方式,從盈餘拿出1%來當作投資基金,投入包括再生能源、兩次充電電池、預防醫學、流感及改善落後國家環境等五大領域上,至今投資金額已超過1億美元。

這些看似無相關的投資類別,其實背後皆與全球暖化有關聯,Google創辦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決定盡一己之力,共同為改善地球暖化及其衍生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Google基金會所投資有關乾淨科技的公司及研發機構,就共有16家之多,其中包括1500萬美元的風力發電公司Makani Power,也有1000萬美元投資在太陽熱能應用的eSolar上。

更有投資400萬美元在一家研發鑽探岩石技術的公司Potter Drilling,以利開發地熱。

此外,Google也沒忘記充電電池這一市場,它不僅花了275萬美元投資兩家電力運輸交通工具公司,更以10萬美元贊助加州建立汽電共用的汽車加充站。

Google不僅投資乾淨科技而已,更以身作則,把位在矽谷山景(Mountain View)地區的Google總部的屋頂上,全覆蓋了一層太陽能電池板,共有9200片,發電功率可達1.6百萬瓦特(MW)的容量,相當於提供Google大樓三成左右的電力供應。

政府支持,乾淨科技成主流

不過矽谷最大的太陽能裝置要算是應用材料在著名的半導體研發中心Maydan前方的大型停車場所建的太陽能電池板,共7000片的矽晶太陽能電池,發電功率可達到2MW,比Google還要多,成為矽谷最大太陽能電廠。

去年10月,加州州長阿諾還親自到場參觀,讚揚應用材料是矽谷的綠模範生。

因為應用材料已開始生產太陽能設備,同時又將自己的停車場裝置太陽能,以為矽谷業者典範,十足身體力行的好公司。

矽谷變綠,科技人變成綠巨人。這雖不是新鮮事,但對居全世界創新科技引擎的矽谷來說,將起帶頭作用,並影響全世界。

雖然美國景氣不佳,陷入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經濟危機。但乾淨科技卻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反而成為振興經濟、帶動復甦的一帖藥方。

新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已明確表示,他未來四年將投入1500億美元開發再生能源相關技術,並帶動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再生能源產業國家,而不再讓其他國家恥笑美國是不敢面對真相的老大哥。

有了歐巴馬背書,乾淨科技將走得更為穩健,而矽谷轉綠也將更加明確。誠如漢鼎亞太創投董事長徐大麟所言:「矽谷仍是全球創新科技的牛耳,跟著它就沒錯的。」跟著矽谷轉綠,你開始做了沒?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