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66.7%財管客戶虧損,臺銀卻因海嘯出線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9-01-01

瀏覽數 33,050+

66.7%財管客戶虧損,臺銀卻因海嘯出線
 

本文出自 2009 / 1月號雜誌 新美國與你

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大海嘯,橫掃投資市場,2008年的財富管理市場經歷有史以來最悽慘的一年。

金融業是靠信賴的產業,2008年的金融海嘯使得許多民眾對金融機構信心動搖。一位銀行高階主管指出,他常被朋友問,哪家銀行會不會倒,他的標準答案是「只有上帝知道。」於是不想把錢放在床下,又很擔心的民眾,紛紛把錢往臺灣銀行等公營行庫搬,形成資金挪移潮。

財富管理銀行和理專的責任是幫客戶理財,但面臨投資市場罕見的全面大崩跌,2008年財管客戶絕大多數不僅沒有獲利,投資虧損高達四成至六成之間的比例就占了46%,理專的壓力空前,部分高客訴率的銀行,理專白天要安撫驚慌的投資人,下班後只能彼此抱頭痛哭,相互安慰,理專離職率也創近幾年新高,可說是金融海嘯下受創最深的職業之一。

在金融環境劇烈震盪下,《遠見》進行第五年的「財富管理大調查」,在2008年11月底完成調查,結果較往年出現明顯變化。

穩健為王 國泰金連奪五冠

金控形象方面,經營保守穩健的國泰金控,挺過雷擊(雷曼兄弟連動債)和水扁(企業捐錢給扁家),以13.1%的高支持率,連續五年蟬聯金控最佳形象第1名,旗下的國泰世華銀行也再度獲得財富管理客戶推薦的最佳財富管理銀行頭銜。富邦金控在率先取得大陸銀行參股權的加持下,以8.2%的支持度,越過受陳水扁弊案拖累的中國信託,首度晉升到金控最佳形象第2名。

其他表現較佳者包括兆豐金控從上年的第6名上升到第4名,第一金控也從第10名升上第8名。但新光金控由上年的第4名落到第7名。2008年元月正式成立的臺灣金控,2008年初入榜只排到第12名,顯然民眾還未熟悉這個新出現的金控品牌。(見頁216表1)

在財富管理銀行的形象排行榜上,花旗以支持率9.4%奪冠。不畏美國花旗總公司財務的負面消息,台灣花旗以多項亮眼的營運績效贏得客戶的忠誠度,七成五的自家客戶都選擇花旗為形象最佳的財管銀行。

中國信託由上年的第1名退居第2,支持率6.6%,第3名則由上年排名第5的臺灣銀行晉級,以6.5%的得票率緊追在後,國泰世華銀行以6.3%極小的差距屈居第4。排名第5的台北富邦銀行支持率4.4%。2007年未在排行榜上的彰化銀行和合作金庫,2008年雙雙跨入榜內,前者排名第9,後者第10名。(見頁216表2)

海嘯衝擊 國營行庫好感大增

在整體消費者推薦財富管理銀行的排行榜方面,2008年爆出黑馬。在2007年一開辦財管業務,首度入榜就衝上第4名的臺灣銀行,2008年在其他財管銀行深受金融海嘯之苦時,後來居上,以8.4%的支持度,首度躍居消費者推薦的財管銀行第1名。而花旗在美國母公司處境艱困的情形下,仍按計畫進行和華僑銀行的整併,品牌的擴散效益,讓花旗獲得第2名。(見頁216表3)

當美國雷曼兄弟公司2008年9月15日宣布破產後,許多存款湧進臺灣銀行,把臺銀當作資金避風港。「這時所有的投資人都變成保守型的客戶了,」一位銀行的高階主管說。臺銀的財富管理客戶單是10月就增加3000戶,是平時的1.5倍。

儘管臺銀的財管客戶目前僅3萬多戶,但在金融動盪的非常時期,消費者認為和國營行庫往來更有保障。臺銀副總經理魏江霖表示,「現在是臺銀發展財富管理的好時機。」

合作金庫財富管理部經理陳美足指出,臺銀能獲得消費者推薦第1名,關鍵在於消費者的「信賴」。同樣是公營銀行的合庫在這波風暴中,也增加很多存款,陳美足表示,這些新增客戶多屬保守型,大都做定存。

曾任台北富邦銀行財管主管的ING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陳怡芬認為,臺銀是財管的後發品牌,客戶不多,相對這次客訴也少。加上這段時間客戶因情緒的轉移,所以對臺銀的推薦度暫時提高。等風暴平息,臺銀未來還是要以財管的專業和各家競爭。

風光不在 中信三項排名退步

消費者推薦財管銀行的第2名是花旗銀行,推薦比率7.9%,這也是花旗歷年來在這項排行榜上最佳的成績。

花旗台灣區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表示,在合併華僑銀行之後,花旗在台分行由11家大幅擴張到 65家,和消費者接觸的機會增加,對品牌也有所助益。

國泰世華銀行以7.7%位列第3,中國信託從2007年的第1名掉落到第4名。銀行業者指出,中國信託在金控和財管形象以及消費者推薦排名都往下滑,可能是牽涉陳水扁弊案的負面消息,以致形象受損。台北富邦銀行維持上年第5名,彰化銀行從上年的第10名上升到第8名。

整體來說,彰化銀行和合作金庫受益於公股色彩,此次在消費者推薦和票選形象排行榜中,都擠進財管銀行前十名,反倒是民營的中國信託和台新銀行名次滑落。外商銀行除了花旗外,忙著整併的滙豐銀行、渣打銀行都未能擠進榜內。

客戶推薦榜 前四名不變

若改由有經驗的財管客戶推薦財管銀行,排行榜就相對穩定,前四名的排名均和上年相同。

國泰世華銀行以15.3%的支持率,連續三年保持冠軍頭銜,第2名中國信託14.9%,第3名花旗11.7%。(見表4)

雖然中信銀銷售連動債的比重較高,加上雷曼連動債的受災戶也不少,不過在此次財管客戶間的評價,並未像消費者推薦排名榜出現滑落。

中國信託個金客群經營處資深副總經理隋榮欣表示,中國信託是採取全方位財富管理品牌的經營,持續經營不同的客群。在市場環境不佳的時刻,銀行理專主動拜訪投資受損的客戶,瞭解並重整他們的資產配置,定期提供市場投資訊息等專屬刊物給客戶參閱,希望加強客戶對中國信託的偏好及忠誠度。

和上年同樣維持第4名的台北富邦銀行,在開設私人銀行的財管業務後,此次調查顯示,北富銀在3000萬元以上高資產客戶的支持度的確較上年上升。第5名則由臺銀取代上年的滙豐銀行。台銀2007年還未在10名榜內,這次能擠進第5名,可見財管品牌在市場已打出一定名氣,尤其在桃竹苗地區的推薦度相當高,臺銀在這區的財管業績也相當不錯。

【會員限定活動】護國神山怎麼造?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背後的賭注!

低酬高風險 財管史上最慘年

這次的金融大海嘯,連股神巴菲特都難逃虧損的劫數,財管客戶即使有理專顧問,投資報酬率依然很難看。陳怡芬指出,以前財管業務是晴天可賣帽,雨天可賣傘,有各種商品可視不同時機選擇,但這次的難題是所有的投資市場都很爛,所以財管操作的難度很高,可說是國內財管市場最艱苦的一年。

調查結果顯示,2008年有高達66.7%的財管客戶都表示投資賠錢,僅有6.4%還有賺錢,9.2%不賺不賠。比起2007年有高達77.6%的財管客戶賺錢,只有5.2%賠錢的好光景,可說是情勢完全逆轉。(見頁218表5)

其中有23.2%的客戶虧損達50%~59%之間,比例最高,合計虧損幅度在三成到六成之間的財管客戶就占了46.2%。其中又以北部地區、40~44歲,1000萬元以上資產的人虧損程度較高。

新光銀行財富管理協理林壹珊指出,2008年還能維持獲利的客戶,應該都是資產配置平衡,持有較高債券部位的人。如果是積極型,而且是2007年相對高點才進場的人,估計要三年才能回本。因為這次市場受影響的層面太廣泛,所以回復期會比2000年網路科技泡沫那次衝擊更久。

華南銀行財管經理邱美卿表示,這次風暴讓大家知道,自己對投資風險的承受度以及對風險控管應有的重視。不少銀行也都加強了風控的機制。例如財管客戶眾多的中國信託,內部正在建置客戶風險檢測機制,以十多項指標進行量化分級,當客戶想購買的商品風險在加入現有的投資組合後,已大於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理專就不可銷售該項商品給客戶。這套新機制預估2009年第1季上路。

投資縮手 87.9%不想找理專

因為資產受重創,加上2009年景氣仍不看好,因此調查顯示,有57.6%的財管客戶打算在2009年減少理財金額,只有8.3%表示會增加金額,有16.6%計畫維持不變。對照上年有36%的客戶表示會增加理財金額,這次顯見財管客戶投資縮手的心態相當嚴重。(見表6)

至於還未加入財管行列的民眾,有87.9%表示2009年不需要理專,只有5.5%考慮找理專。

2008年是檢驗理專的好時機。帳戶虧損的財管客戶在此次調查中表示,理專有主動提醒並提供建議的比例占40.2%,主動提醒但未提供建議的有10.7%,仍有46.3%的客戶,理專沒有主動提醒。ING證券陳怡芬表示,財富管理是照顧客戶資產的行業,不論客戶大賺或大賠,理專都應該陪客戶一起度過。特別是對資產受損的客戶,此時更要貼心且專業地照顧他。

雖然財管客戶普遍承受虧損,但2008年表示有更換財管銀行的客戶只占5.3%。許多銀行對投資虧損的重要客戶,都提供手續費或利率匯率優惠來安撫。對已經投資定期定額基金或保險的客戶來說,更換財管銀行也不見得方便。不過客戶還是決定更換銀行的原因,主要包括理專績效不佳、專業度不足、不誠實以及服務不佳,也有部分是因為理專離職。

大多數銀行2009年財管業務都將縮編,只有臺銀、合庫和瑞士銀行等少數小幅增加理專員額。合庫經理陳美足表示,趁著這次市場修正的機會,將調整團隊,加強教育訓練,提升人員素質,並引進系統,希望進一步提升市占率。

資產縮水 檢視配置應變

就整體民眾的調查部分顯示,2008年沒有任何投資的民眾達70.2%,比上年的64%高。有投資且賠錢的民眾占25.1%,是上年4.2%的六倍,不賺不賠的占0.9%,僅有1.6%賺錢,比起2007年有高達23.8%的民眾賺錢,2008年對大多數的投資人來說,可說是財富嚴重縮水的黑暗年。(見表7)

被問到是否因為這次全球的金融風暴,增減投資金額時,敢於危機入市的投資人畢竟還是少數。表示有增加投資金額的投資人只有10.8%,其中有2.7%的人增加很多。53.3%的投資人表示有減少金額,其中減少很多的比例更高達35.7%,沒有改變的占33.7%。(見表8)

多家財管銀行的主管表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的扣款筆數,2008年第四季普遍較上年減少1∕3到1∕2間。儘管現在各銀行紛紛大打手續費折扣,但是勇於單筆進場的投資人極少。

花旗管國霖認為,現在是進行「大額定期定額」的好時機,只要選對好標的,耐心等兩到三年,一定會有獲利。

瑞士銀行台灣區財富管理負責人陳允懋指出,財管客戶現在的現金部位比以前平均高出50%,不過也很少人是完全持有現金的。客戶歷經這波空頭的洗禮,大都願意好好坐下來,重新檢視他的資產配置,規劃三到五年的投資計畫,而不是像以前,只要求一年要達到多高的投資報酬率。現在做資產配置的調整比做新投資重要。

持續低迷 4成認為要1~2年

對六成七投資虧損的民眾來說,主要是心情受到影響,但有33%虧損的投資人表示,虧損的金額已影響到日常生活支出,其中有15.5%更表示受影響的程度很大。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沈中華指出,這次的虧損教訓提醒投資人,設立停損點是很重要的,投資要記得保本,留下生活費,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投資。對於不懂的商品,投資一定要很小心。(見表9)

就算生活開銷還未受到影響,面對這波少見的全球經濟大衰退,大家都要有過苦日子的心理準備。有四成的民眾認為,國內經濟不景氣可能持續一到兩年的時間,約14%認為將持續三到四年,約12%預測將持續半年到一年。

2009年預期仍是艱苦的一年,但股市通常會領先景氣半年反應,因此不少財管主管認為2009年下半年股市可能落底,可以考慮投資。調查顯示,9.4%民眾2009年希望優先投資台灣,選擇投資大陸的有7.9%,占第二位,顯見兩岸三通可望帶來的效益,鼓舞了民眾的投資信心。

排名投資意願第三的是日本,占3.2%,其次是印度3.2%,美國3.1%。以區域分,亞洲是投資人的首選,希望投資的比例26%,歐洲5.1%,美加3.3%。

業務將轉型 簡單透明保本

國泰世華銀行個金執行長賴耀群指出,2009年財富管理市場仍然是寒冬,但客戶還是會有理財的需求,財管市場也還在。未來大家要療傷止痛,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業務轉型期。

由瑞士政府出面紓困的瑞士銀行,2008年年底在亞洲的資金已經回流,恢復到年初的水準。台灣區財管負責人陳允懋表示,現在大家對整個金融體系的信心已恢復很多,財管銀行是客戶最需要信心的地方。現在瑞銀要盡快讓銀行回到成長獲利的路,以績效表現贏回客戶的信任,回復瑞銀應有的地位。

中信銀資深副總隋榮欣指出,金融風暴後,投資人的資金短期內將以「存款」為主,也就是「現金為王」。未來投資人可以接受的投資工具絕對是「簡單和透明化」。中信銀長期將以保守及穩健型產品為銷售主線,並透過機制的建立,有系統的確保客戶權益。

看過十多年市場起伏的花旗台灣區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比較樂觀看待危機後的財管市場。他認為,歷經投資市場罕見的大幅修正,2009年其實是投資的黃金時間點。財管業者應該在2009年幫客戶好好規劃,以等待下一個多頭的來臨。這是一生難得創造財富的好時機,財管業者和投資人都不應該站在局外。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