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免費報名 活動免費報名 12/20顏宗海醫師教你避開食安陷阱

施羅德2026投資十大預測:看好美股、亞洲科技股、黃金仍有空間

段詩潔
user

段詩潔

2025-11-18

瀏覽數 450+

施羅德發布2026投資十大預測,圖為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段詩潔攝
施羅德發布2026投資十大預測,圖為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段詩潔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又到歲末年終之際,施羅德點出2026十大市場預測,美股續強,留意亞洲科技股,黃金也仍有空間。

2025年是全球經濟重整與市場波動的一年,貿易政策轉向、亞洲成長動能再起,以及人工智慧投資熱潮,成為年度關鍵趨勢。施羅德認為,2026年將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在政策驅動、步調不均的全球市場中發掘機會。

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最高主管近藤敬子(Keiko Kondo)表示,美國第三季GDP無論預估或實際數據,都展現出明顯的增強力道;企業獲利穩定、製造業與服務業皆維持擴張,加上疫情後的超額儲蓄效應逐漸消散,美國消費支出依舊強勁。

近藤敬子指出,美國新增職缺下降並非景氣轉弱,而是「勞動市場結構調整」。川普縮減政府預算、企業對政策方向不確定,因此不大裁員、也不急著擴張人力,導致就業市場呈現平穩狀態。「失業率4%出頭,是非常健康的數字,完全沒有衰退訊號。」。

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實質薪資仍然高於通膨,代表民眾的消費能力仍在增強。零售銷售在關稅政策宣布後曾稍微回落,但很快恢復動能,顯示消費者底氣充足。

她認為美股仍須做多,但必須改變配置策略,美股七雄過去的獲利年增率達50%,如今下降至20–25%;反觀被忽視的S&P493,在2025年獲利年增率有望達15%,增速逐步追上七雄。美股成長動能正從最頂端的幾家企業,擴散到更廣泛的美股市場,建議投資人應轉向分散配置。

施羅德2026年十大投資預測
1. 做多美國股票(S&P等權重指數)
2. 做多亞洲科技股票
3. 做多歐洲銀行與工業類股
4. 做多全球可轉債
5. 做多羅素2000指數(相對於美國非投資等級債*)
6. 做空美元指數DXY(相對於歐元)
7. 做多新興市場當地貨幣計價債券
8. 做多黃金
9. 做多替代能源
10. 做多私募資產
整理:段詩潔

若以區域來看,最被低估的市場在亞洲。川普的關稅政策使中國對美出口下滑,但亞洲供應鏈早已重組,台灣、越南反而因轉單效應受惠。拖累亞洲股市表現的真正因素,是中國股市長期低迷,然而中國經濟雖放緩,但已停止惡化並進入相對穩定區間。在估值低檔、情緒改善的前提下,亞洲市場有極高的補漲空間。

知識與健康一次帶走|訂遠見一年,加贈《碳水循環》,只要$2,080>>

在產業層面,AI、高階製造、伺服器與半導體需求強勁,使亞洲科技股具有結構性優勢。近藤敬子指出,同樣是科技公司,美國的估值遠高於亞洲,因此亞洲具備更佳的風險報酬比,台灣與韓國將是最大受益者。

而歐洲雖不如美國與亞洲亮眼,但具有價值優勢。歐洲銀行獲利改善、估值仍低,軍費擴張與基礎建設投資亦將推動工業板塊回升。在科技股過度昂貴的年代,歐洲價值股可成為分散風險的重要一環。

歐洲雖不如美國與亞洲亮眼,但具有價值優勢。Unsplash by guillaumeperigois

歐洲雖不如美國與亞洲亮眼,但具有價值優勢。Unsplash by guillaumeperigois

債券方面,近藤敬子指出,可轉債是信用與股票之間的平衡選擇,能在成長放緩但仍正向的環境中,維持市場參與同時降低波動風險。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券同樣具吸引力,隨著聯準會進入溫和降息循環,亞洲央行有進一步寬鬆空間,為新興市場債提供支撐。

施羅德預期美元將隨利差縮小而逐步走弱,全球資金開始轉向其他市場。近藤敬子指出,過去美元與存續期間是主要避險工具,如今投資人正尋求更多元化配置,去美元化是一個漸進過程,並重塑投資組合。

黃金仍是策略性分散工具,受投資需求回升與新興市場央行持續買進支撐。「黃金雖昂貴,但在風險管理中仍扮演關鍵角色。」近藤敬子補充。

而隨著 AI 與電氣化推升全球用電量,施羅德預期替代能源將持續成為結構性成長主題,並看好再生能源、電網擴建與儲能領域的投資機會。私募市場同樣吸引資金,過去周期中展現韌性。施羅德認為私募股權與私募資本仍是多元化投資組合的重要組成,提供長期價值創造與穩定收益潛力。

近藤敬子強調,「我們仍然處於一個好的經濟環境,雖然資產比一年前更貴,所以需要分散配置。」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