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醫療獎 ESG醫療獎 第二屆遠見ESG醫療獎說明會 報名倒數>>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不如找ChatGPT談心?國內大學生僅兩成使用心理諮商

賴昀
user

賴昀

2025-11-12

瀏覽數 650+

「114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結果」記者會。前排講者左至右為:政大研究生學會副總幹事林祐、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副司長許嘉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王郁茗、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114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結果」記者會。前排講者左至右為:政大研究生學會副總幹事林祐、師大學生會會長黃莨騰、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副司長許嘉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王郁茗、全聯會常務理事胡延薇。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00:00
00:00

大學校園中的學生,在課業上、生活上、或者是未來人生方向上,承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與負面情緒,近年相關的校園危機事件逐年提升,引起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本週三(12日)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出,將近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有明顯憂鬱情緒傾向,顯示建立心理健康政策的必要性。值得注意的是,有97.1%的學生支持現行的心理健康方案,實際求助比例卻僅20.3%,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教育部又有何回應與對策?另外,有許多大學生更樂於向ChatGPTAI應用傾訴自己的壓力,這樣做好嗎?專家解析。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諮商全聯會)連續第三年進行「大專學生壓力調查」,以此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與心理韌性。該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大學生正處於學習、人際關係與自我探索的交錯期,容易出現焦慮、憂鬱、自我懷疑等情緒,而該會在去年的調查更發現有23.1%的大學生有明顯的憂鬱情緒傾向,主要壓力源為「學業壓力」(約68%)與「未來規劃的不確定性」(約54%),顯示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必須被關心的議題。

為了進一步了解和評估大學生的心理韌性,諮商全聯會在今年的調查中,結合「社會情緒學習」(SEL)議題,當中的變項包括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交覺察、人際關係、和負責任的決策。調查蒐集全台2558份樣本進行分析,當中大一新生最多、女性則占70.3%。

共同參與調查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系教授陳柏霖說明,壓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壓力心態」的轉換非常重要,也就是「怎麼看待壓力」,能決定壓力到底是推動進步的能力,或是阻力。

以今年的調查結果來說,大四學生在面對壓力時展現較佳的心理韌性,較能將壓力視為自我成長的契機來因應;而以性別來區分,男性較傾向將壓力視為機會而非威脅,「自我仁慈」的情況也較女性來得多,女性則在「覺察他人情緒」的面向,顯著高於男性。

另外,調查也發現40%的大學生社會情緒能力佳,這些學生雖傾向低估自身能力,但具備高度的自我覺察與反省力,能在壓力中保持彈性與自我善待。陳柏霖指出,這種「謙虛而自覺」的特質,正是提升社會情緒能力的重要關鍵。然而,仍有5%社會情緒能力較弱的大學生,因為對自己不夠了解,在生活適應和調適能力都遇到困難,校園仍需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支持與輔導措施。

陳柏霖說明,壓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壓力心態」的轉換非常重要。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陳柏霖說明,壓力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但「壓力心態」的轉換非常重要。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供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求助ChatGPT?

值得注意的是,衛福部為照顧國人心理健康,推出「15─45歲青壯世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提供15─45歲有需求的民眾,每人3次免費心理諮商,而調查顯示有97.1%的大學生支持該方案,但實際求助比例卻僅20.3%。

【11/26活動報名】COP30全解析論壇, 8大重磅講者,攜手解析COP關鍵趨勢,思索台灣永續之路>>

陳柏霖分析,造成76.8%的巨大落差原因,可能包括求助心理諮商的行為仍存在汙名、學生對具體服務內容和獲取途徑缺乏認識,也可能是因該方案需求者太多,開放名額很快就被其他社會人士約滿,因此學生另尋校內資源等其他協助管道所造成。

不過,像是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也是很多大學生會尋求諮商的途徑之一。

針對學生使用AI聊天工具來傾訴壓力和情緒,臺灣諮商心理學會副理事長王郁茗提醒,必須將諮商的概念與聊天機器人的回應做清楚的區分。她說明,有學生能夠從與聊天機器人的互動中感覺到「被接住」「被理解」。不過以專業觀點來看,重要的是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對於遭受的困難或想解決的問題,有沒有向前推進、內在有沒有獲得啟發或成長。如果學生在與AI機器人互動的過程裡,內省認為有獲得幫助,可以跟身邊導師、朋友之類有意義的他人分享、核對現實,那就也有正向意義。

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也是很多大學生會尋求諮商的途徑之一。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也是很多大學生會尋求諮商的途徑之一。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專家:小心過度倚賴AI聊天機器人

陳柏霖則補充,由於AI發展的趨勢,目前也有業界平台在嘗試研發專業的心理健康AI聊天機器人,在每個人都有心理健康需求的情況下,怎麼善用AI可以提供的協助,並且兼顧法律倫理,也是要探討的議題;在國外有過度倚賴AI聊天機器人,最終輕生的負面案例,這是必須審慎預防的情況。

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副司長許嘉倩則回應,由於學生出現憂鬱傾向的高比例,加上相關的校安事件通報量逐年增加,教育部於今年推動「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為期5年,預計投入超過四億元經費,涵蓋從小學到大專階段,希望可以培養學生「學習快樂」,教導學生自我覺察、以及培力教師有能力引導學生面對憂鬱情緒,包括支持學校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推動相關活動,以及聘請身心科醫師駐校提供諮詢等。

另外教育部也委託國家教育研究院成立社會情緒學習研究室,開發社會情緒學習的教材和教案,期待未來能夠提供給學校老師運用。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