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台灣半導體挑戰!尹啟銘:正視國際競合、能源受限危機

主題演講〉臺灣半導體的機會與風險

郭逸
user

郭逸

2025-11-06

瀏覽數 250+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以「臺灣半導體的機會與風險」為題進行演講,提出他的見解與觀察。黃菁慧攝
前經濟部長尹啟銘以「臺灣半導體的機會與風險」為題進行演講,提出他的見解與觀察。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經濟部尹啟銘6日出席「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以「臺灣半導體的機會與風險」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半導體產業是支撐台灣經濟與國家安全的核心力量,使台灣在全球地緣政治中占有關鍵地位。然而,在美中競爭、美、日、韓組成晶片聯盟,與能源限制下,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遇到不少新挑戰。此外台灣若要同時發展AI與半導體,他舉例,亞馬遜在阿布達比規劃的AI資料中心需5GW電力,相當於兩座核四廠規模!「台灣有這樣的電力給AI嗎?」

2023年發表書籍《晶片對決:台灣經濟與命運的生存戰》,從台灣觀點,解析美國晶片法案對台灣經濟與國力的深遠影響,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深諳半導體產業動態,6日在「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 ,以「臺灣半導體的機會與風險」為題進行主題演講。

尹啟銘提到,半導體產業不僅是台灣的經濟支柱,更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連,讓台灣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具備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半導體已經成為全球戰略資源,各國都積極投入發展。」

尹啟銘之所以如此評述,是因為美國前總統拜登與現任總統川普都曾明確表示,晶片產業攸關國家安全核心,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已成為護國神山,吸引全球大量關注;他也強調,台灣的安全除了仰賴國防實力,也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去年政府稅收超徵近5000億元,其中營利事業所得稅與綜合所得稅占九成,足見產業興衰與國安密不可分。

技術創新推動AI時代,國際競合壓力升高

「經濟成長要看三個支柱,包括消費、投資和對外經貿,IC產品占台灣出口近四成,是帶動經濟成長的關鍵動能。」尹啟銘進一步分析,台灣2023年IC出口高達近四成,也推升資本設備進口與國內投資動能;此外,半導體更帶動龐大供應鏈,從上游材料到下游應用如伺服器、手機與人工智慧設備,皆倚賴晶片支撐。

特別的是,半導體產業歷經78年發展仍具活力,技術不斷創新,尹啟銘逐一盤點新興應用,例如AI、自駕車、機器人與智慧製造,推動市場與技術形成良性循環,從電腦、網路、行動、物聯網到人工智慧時代,計算與通訊效能持續疊加。

他也以美國智庫ITIF資料為例,一座標準型AI資料中心所需各類晶片達34萬顆,可見需求之龐大。

然而,尹啟銘提醒,台灣面臨國際與內部雙重挑戰。國際方面,美、日、韓組成晶片聯盟,美國更以國安為由進行232晶片產業調查,並要求與台灣晶片產能「五五分」,讓台灣背負沉重壓力,中國也積極推動晶片自製,目標自給率達八成,馬來西亞、新加坡、歐盟與日本也競相布局。

訂遠見一年,尊榮典藏《張忠謀自傳》上下冊,啟發你的遠見人生!

亞馬遜阿布達比資料中心用電兩座核四,台灣有嗎?

至於台灣內部,尹啟銘坦言,台灣的電力、水、土地有限,如何支撐龐大的AI與半導體需求,是當前重大挑戰;他舉例,亞馬遜在阿布達比規劃的AI資料中心需5GW電力,相當於兩座核四廠規模,「所以今天台灣有沒有這個電力可以給AI?」

尹啟銘最後總結,再次提及美國政府要求晶片產能五五分的目的有五個,包括振興晶片製造、強化供應鏈韌性、降低對台倚賴、建立半導體生態系,最終目標是「以晶片掌控AI主導權」;他警示,台灣必須審慎應對國際競合與內部資源挑戰,才能確保半導體產業持續成為國家經濟與安全的核心力量。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