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優人神鼓劉若瑀的文化外交之旅

「豐雲學堂」衝開戶數!永豐金證券AI轉型背後的三大策略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5-11-03

瀏覽數 100+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張智傑攝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將「金融內容行銷」視為核心戰略,真的能有效提升品牌聲量跟開戶數嗎?《遠見》專訪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瞭解其透過自建「豐雲學堂」與 AI 智慧財管平台,背後的策略與盤算。而劉柏甫透露,透過豐雲學堂導入的新開戶用戶,已高達全體開戶數約20%。

當台灣多數券商仍固守「經紀下單」傳統業務的單一模式時,永豐金證券選擇了一條高難度的轉型之路:從投資教育與數位內容切入,藉此重塑品牌與新世代投資人的連結。

永豐金證券數位轉型的關鍵推手,是擁有資訊與媒體產業背景的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他試圖以出版思維和科技底蘊,解決傳統券商在時代中的根本性困境,從依賴交易佣金的媒介,轉變為提供長期價值的財富伙伴。整體而言有三大策略:

一、從佣金經濟到長期陪伴:轉型背後的困境與策略

首先,傳統券商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過度依賴交易佣金的單一營收模式。

「傳統券商就是靠手續費生存,服務集中在高頻交易客戶。」劉柏甫直言。過去券商角色僅止於「撮合交易」,這種經營模式缺乏韌性,難以在市場波動中維持穩健,也忽略了對多數投資人更重要的理財教育與長期陪伴價值。

隨著全球退休金議題升溫,普羅大眾對財富累積的需求迫切,促使投資人角色從被動存錢者轉向主動理財者。這對券商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從「交易媒介」轉變為「財富伙伴」?

永豐金證券提出的策略是:從交易型券商轉型為全方位財富管理平台,並確立「教育先行」的核心思想,目標是串接投資人從知識獲取到實際行動的完整旅程。

為解決傳統服務在廣度與效率上的不足,永豐金證券自建全新數位財管App——大戶豐App,期待透過智慧財管系統克服產品複雜性、配置效率低落的挑戰。

1. 七大資產一處總覽: 解決投資人資產分散、難以掌握全貌的痛點,將股票、基金、債券、複委託等多元資產集中呈現。

2. 財管商品數位化: 克服線下商品申購流程繁瑣、透明度不足的問題,全面數位化以提升效率。

3. 客製化資產配置: 應對大眾對個人化建議的需求,結合AI與大數據分析,提供專屬投資組合建議。

永豐金證券自建全新數位財管App——大戶豐App,期待透過智慧財管系統克服產品複雜性、配置效率低落的挑戰。張智傑攝

永豐金證券自建全新數位財管App——大戶豐App,期待透過智慧財管系統克服產品複雜性、配置效率低落的挑戰。張智傑攝

二、金融知識普及化的挑戰:用內容建立信任

「豐雲學堂是我的第一個專案,也是我的寶寶。」劉柏甫回憶,2019年他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三個月內,建立一個能真正「陪伴投資人學習」的線上服務,改變金融知識的門檻。他強調, 「豐雲學堂」的誕生,就是為了提供一個簡潔易懂的理財教育平台。

訂遠見一年,尊榮典藏《張忠謀自傳》上下冊,啟發你的遠見人生!

它提供的不只是報價與下單,而是在投資旅程的每個環節,提供用戶「理解」與「互動」的可能。只是,在確立教育先行的方向後,兩大挑戰隨即而至,如何靠內容驅動投資交易,將知識變現?如何以專業內容建立投資人的信任?

劉柏甫是資訊背景出身,他曾待過資策會,也協助多家傳統媒體業數位轉型,他把過去輔助出版業所學到的心得帶入:「內容很難直接變現,但能創造附加價值與信任。」這套理念應用在金融業,就是將內容視為建立品牌信任的最溫和行銷手段。

劉柏甫解釋,「豐雲學堂」這個內容平台主要的任務是帶來流量跟建立品牌知名度,但如何將「知識」有效導向「行動」(即交易),是所有金融機構,包括永豐金證券也面臨的難題,他稱之為券商的「最後一哩路」。

為此,永豐金數位團隊在設計平台體驗(UX)時,刻意模糊了知識與行動的界線。使用者在閱讀產業文章或個股分析時,可以一鍵將標的加入觀察清單,並直接連結至交易功能,形成了「教育—研究—行動」的完整閉環體驗,充分發揮了券商擁有交易渠道的天然優勢,確保知識流量能有效轉化為潛在的投資行為。

第二個課題是,如何平衡內容生產速度與金融合規專業度,以贏得投資人信任?

當「豐雲學堂」流量累積突破5500萬次,已能與主流財經媒體抗衡時。劉柏甫指出:「搶流量最重要的是速度與篇幅。」他指出,永豐金證券成立數位媒體部,整合內容編輯、SEO(搜尋引擎優化)與資料分析,並導入AI技術協助生產。

團隊採取了「AI初稿 + 人工編審」的模式:AI負責根據時事熱點迅速生成初稿、標題與結構,再由專責編審進行人工查核與精修。這種流程設計,有效地解決了金融內容要求速度(流量)與合規性(專業)的雙重挑戰,確保了內容的時效性和權威性。此外,也與永豐投顧合作提供更深度的報告內容提供訂閱。

三、從流量到業務的轉換:克服數位陪伴的冷漠感

內容與流量做得好,不代表業績會跟著來。劉柏甫透露,透過豐雲學堂導入的新開戶用戶,已占全體開戶數的約20%。在他看來,數位金融的核心挑戰是解決客戶的「無知、無趣」。傳統券商靠業務人員的熱情,數位券商則必須靠平台技術的「溫度」來實現陪伴。

另一方面,隨著證券交易者的需求不再只是單純的交易,永豐金證券透過兩大手機App,試圖從分眾化平台與服務差異化,解決不同投資族群在交易與理財上的實質痛點:

一、針對主動交易者的痛點:「大戶投」

劉柏甫指出,「大戶投」的核心是解決資訊碎片化與判斷門檻高的挑戰。它以 AI 智能引擎為核心,整合全市場籌碼大數據,將數千萬筆成交資訊視覺化,讓投資人掌握機構級量化分析力。透過「大小單」追蹤大戶資金流向、「分點進出」辨識籌碼集中度,幫助用戶擺脫資訊落差,緊跟主力策略。

二、針對長期理財者的痛點:「大戶豐」

「大戶豐」的核心是解決多元配置門檻高與缺乏個人化建議的課題。運用 AI、大數據打造智慧財富管理平台,提供即時透明、個人化投資建議。服務上,提供如小額債券(1000美元即可配置),以及境外結構型商品線上申購,解決了過去財富管理產品「高門檻、不透明」的問題,讓一般投資人也能實現穩健增長。

「我們的流量和財經媒體差不多,但我們有最後一哩路——能讓學習變成行動。」在AI與內容共構的時代,劉柏甫認為,未來券商的競爭核心不再只是費率,而是「誰能與客戶建立長期信任」。而永豐金證券的藍圖,不僅僅是從經紀商蛻變為涵蓋教育、內容、科技、陪伴的全方位數位券商,也是試圖克服轉型中的多重挑戰的進行式。成效如何值得觀察。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