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活動報名 免費活動報名 郝旭烈/郝哥帶你打開兩本改變人生思維的關鍵之書

無人機產業危險了?中國管制稀土以嚇阻台灣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25-10-14

瀏覽數 2,300+

中國的稀土管制,擴及無人機產業。陳之俊攝
中國的稀土管制,擴及無人機產業。陳之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難得的雙十節三天連假,產業界卻人心惶惶,起因於10月9日中國「無預警」祭出第二波稀土管制,堪稱全球「無差別」一體適用,殺的各國措手不及。尤其對正積極發展無人機產業的台灣而言,宛如噩耗。中國對稀土的「長臂管轄」,不僅衝擊台灣的半導體,甚至波及台美合作的無人機計畫,其嚴峻性不容小覷。

  • 中國最新的稀土政策,相比4月4日的第一波管制,範圍更為全面與深遠。關鍵在於中國百分百複製了美國的出口管制法規「外國直接產品規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FDPR),對稀土金屬實施「長臂管轄」了。

美國「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的核心在於,即便在美國境外製造,甚至沒有用到任何美國元件的產品,只要該產品的製造過程採用特定的美國技術或軟體(例如設計軟體或機器設備),該「外國直接產品」就必須遵守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定,這被視為長臂管轄權(Long Arm Jurisdiction)的一種具體應用。

拜登總統任內,就是藉助FDPR而祭出科技戰,不斷卡中國大陸的脖子,例如禁止荷蘭的艾司摩爾(ASML)出售極紫外光(EUV)光刻機給中國;不准台積電等晶片代工廠提供中國14奈米以下的高端晶片;甚至管制輝達(Nvidia)外銷GPU(圖形處理器)到中國市場。

但任誰也想不到,10月9日中國竟然如法炮製,將FDPR用在稀土管制上,隨即造成全球產業界大震撼。

(延伸閱讀:管制12種稀土僅是小菜,中國還留有最大招?

中國長臂管轄,恐阻礙台積的高端晶片流向美國

中國藉此防堵各國拿到稀土金屬、合金及相關製品的各種路徑;甚至擴及採用中國稀土技術或原料的外國半導體企業和國防產業,監管含14奈米以下邏輯晶片、256層以上記憶體晶片及相關的研發、製造設備與潛在軍事用途的AI(人工智慧)產品。

甚至首次引入「0.1%稀土條款」。該規定明確指出,任何由非中國公司在海外生產的產品,只要其中含有源自中國的稀土成分,價值占產品總價值的0.1%或以上,該外國企業在出口其最終產品前,必須向中國商務部申請並獲得出口許可證。該規定也適用使用源自中國的稀土相關技術在境外生產的管制物項。

如此一來,即便未從中國進口稀土金屬,而是向歐美日等地進口氧化物、合金及相關製品的廠商都難以倖免,台灣多數業者也是循此模式取得所需物項。

首當其衝的是,攸關科技、AI發展的半導體產業。

根據科技媒體網站《Wccftech》的分析指出,中國此舉有可能導致台積電無法出售晶片給美國企業(編者按,如同美國透過FDPR,不准台積電賣晶片給中國一樣),將帶給全球半導體、AI產業不確定因素。

《Wccftech》更進一步表示,中國的稀土出口新規定,會對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造成巨大衝擊,畢竟稀土可是半導體(包括機器設備、晶圓製造等)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

《紐約時報》也持同樣觀點:「中國的新措施要求晶片廠必須取得出口許可證,才能外銷其他市場,意味著中國可以左右台積電的出口,甚至阻止高端晶片流向美國,藉此掣肘美國的高科技業發展。」

中國的稀土出口新規定,會對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造成巨大衝擊。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中國的稀土出口新規定,會對台積電、SK海力士、三星造成巨大衝擊。僅為情境配圖,Shutterstock

中國全面管制稀土,劍指美國與台灣?

截至目前為止,儘管大廠均對外聲稱「可透過其他管道找到稀土來源」「影響有限」,但全球九成的永久磁鐵、九成的稀土金屬、八成五的稀土氧化物均來自中國,艾司摩爾與東京威力科創等半導體設備商就會受到波及,進而影響晶圓製造廠的擴產,當設立新廠時,台積電就必須採購新的機器設備。

免費報名>>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與你分享如何讓世界聽見來自臺灣的節奏

一旦台積電受阻,全球半導體業恐面臨斷鏈危機,衝擊最深的就是輝達、超微(AMD)、蘋果等大客戶。

這正是科技業憂心的原因所在。其實,已有專家警告,稀土長臂管轄可能成為晶圓廠與客戶的重大風險,進而重塑全球半導體與AI產業的格局。

不只半導體、AI產業適用「長臂管轄」,其他如綠能、軍工產業均納入管制,連台灣正在發展的無人機也包含在內。

台灣稀土及稀有資源應用產業聯盟召集人海中雄分析指出,中國全面管制稀土,有三個主要目的,第一是藉此提醒美國盟友「多邊、自由貿易」的重要性,不要輕易選邊站;第二是反制美國的各種報復,第三則是阻礙台灣的軍武發展。

其實,7月9日,中國商務部已對台灣祭出反制措施,將中科院、漢翔、台船等八家實體列入管制名單,禁止對其出口軍民兩用的稀土物項。10月9日的稀土管制,更擴及無人機產業。

這對籌組無人機國家隊的台灣而言,形同噩耗。去年9月,經濟部才與漢翔等企業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並組團前往美國、日本與歐洲各國考察,籌劃建立全球的「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延伸閱讀:川普只能認輸?習近平手握8張王牌奉陪到底

台灣無人機聯盟今年6月赴日參展,與日本無人機產業發展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取自台灣無人機聯盟官網

台灣無人機聯盟今年6月赴日參展,與日本無人機產業發展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取自台灣無人機聯盟官網

中國無人機產業獨霸全球,連美國都少不了它

而美國為擺脫中國的威脅,也積極推動「去中化」。不僅美國國防部旗下的國防創新部門(DIU)有意派「駐台」聯絡官,以加速雙方的合作;近期更傳出美方計畫在台設立無人機零組件暨整機廠,還邀請台廠到美國投資,以建立台美無人機「雙核心」製造基地。

儘管政府誓言要打造無人機的「非紅產業鏈」,但截至目前為止,連美國都少不了中國的無人機零組件。

2024年,美國宣布對台軍售時,中國隨即制裁美國的無人機製造商Skydio,禁止其取得中國的零組件,Skydio一度因電池與感測器斷貨,陷入停產困境。

美國五角大廈國防創新部門軍用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特倫特.埃梅內克(Trent Emeneker)坦言:「中國有能力讓全球無人機產業停擺一年。」例如美國預計2026年部署5000架無人機的項目,受制於中國管制稀土出口,至少要延期18個月。

為何中國可以卡無人機產業的脖子?目前中國掌控九成的無人機市場,全球對其零組件的倚賴度也很高,如電機、電池、飛控系統、速度控制器、傳感器等,幾乎席捲全球,掌握極大的話語權。

而這一局該如何解,端視中美的態度,但台灣也不能輕忽自身在稀土戰中的敏感角色,中國的長臂管轄,勢必影響台灣半導體、無人機等產業的發展,政府必須嚴陣以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