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的工業設計實務面,包括市調、資料分析與設計優化等,AI已扮演重要助攻角色。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接軌產業變革,強化AI應用、跨域學習與國際觀,引導學生善用工具並進一步放大獨創性與感性雙優勢。
「AI能增加設計產量,卻可能降低創造性。新世代的工業設計師除善用左腦優勢的AI工具外,更應發揮人類右腦的感性、創意展現『差異化』,與AI協作產出優質設計。」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陳文誌認為,設計師要能辨別AI產出內容的正誤與優劣,而不是被AI牽著走;要掌握主導權與決定權,展現人類獨有的感性、人文與創新能力。
學會與AI協作 成為科技主導者
在此教育目標下,長庚大學工設系將AI與數位科技融入課程與教學,像是「人工智慧語言與產業應用」、「AI輔助工業設計」、「突破設計泥沼:永續思維與AI創新實踐」、「智慧創新設計」等,學習AI協同設計的同時,也能提出符合人性需求的解決方案。
陳文誌以「AI輔助工業設計」課程為例說明,先引導學生思考及認知設計的本質,接著教導設計流程內容的同時,也運用合適的AI工具協作。他提到像是市場調查、消費者訪談等龐雜資料,可善用AI收集、分析,幫助設計師快速精準了解市場、消費者需求找出痛點,但創意來源仍應回歸設計師本身,成為AI應用的主導者。當設計師發揮洞察與創意提出產品設計圖後,AI可輔助調整優化,透過人機協作,各自發揮理性與感性優勢。而隨著越來越多產品結合AI,「智慧創新設計」課程則可以強化學生介面整合、使用者體驗等專業。
跨域跨國養成 激發創新創意
「設計的本質是解決『人的問題』,除了專業,我們也很重視同理心與人性關懷」,陳文誌強調,除了推動跨領域課程與學程外,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國際設計活動,例如鏈結日、韓、星等國的設計工作坊與實習機會,跨國激發創新思維與多元文化理解。
在科技與人文的薰陶下,學生也展現許多以設計回應自我與社會深層關懷的成果,像是2025畢業專題製作「臭彈繪本」,將長輩口說內容轉成文字,再由AI即時生成故事插畫,讓跨世代互動更有趣溫暖,也拿下「2025 Great Design 奇想設計大賽」美化人生組金賞獎與最佳行銷獎。
許多便利、創新、溫暖的設計靈感,正在長庚大學醞釀,工設系持續培養新世代設計師,將靈感化為各式優質產品與服務,讓大眾生活更便利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