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商工總會是俄羅斯歷史最優久、也是最大的工商團體,前身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一群經營海外貿易的企業所組成,之後逐漸轉變成為今天俄羅斯的主要工商團體組織,主要任務在協助俄羅斯企業的海內外經營與擴展。
4月初,商工總會副會長裴卓夫(Georgy G. Petrov)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暢談俄羅斯經濟發展與未來前景。以下是專訪精華:
金融危機後,內銷和出口產值皆大增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請分析俄羅斯經濟過去十幾年來的轉折?以及為何能在這幾年快速成長?
裴卓夫答(以下簡稱答):1998年俄羅斯發生金融危機,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就好像人生病一樣,有危機,但是好了後,體質變得更好。
1999年,全俄羅斯出口金額是730億美元。去年已達到3255億美元。那是因為石油價格從1999年平均每桶28.7美元,漲到去年平均價格71.2美元。去年,俄羅斯GDP是世界第八大經濟規模,1.2363兆美元,預計到2020年俄羅斯會變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問:為什麼1998年會是轉折呢?
答:其實俄羅斯的一般消費者在金融危機之前,都普遍喜愛進口產品,包括食品,服飾等,因為包裝更有吸引力,味道更好、更好吃等,對俄羅斯產品沒有信心。
但是經濟危機時,進口產品減少,而且太貴,大家只好轉回買本地貨品,結果這一買,讓國人信心大增,發現本地產品也不壞。例如食品,本地種的可能更少使用化學肥料等,到2001年時,GDP成長甚至達10%。
問:近幾年的成長是否主要靠高油價呢?
答:很多經濟學家與分析師都認為,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石油價格高漲,但是我不認為是這樣。因為政府規定,每桶原油只要售價超過27美元的金額部分,都要繳給國家當穩定基金(stablization funds)。去年穩定基金已經累計到了1570億美元。無論售價有多高,石油公司只能拿到27美元。
而這些累積的資金其實並未留在俄羅斯國內,很多都到國際投資市場上投資了。那麼你一定會問,為什麼錢沒有留在國內,俄羅斯的景氣仍這麼好?我認為是:一、政治穩定。二、國家的企業經營管理者已經融入了市場經濟。三、國人對於國家的經濟與金融等都更有信心。
外人投資490億美元,帶動消費高成長
問:這是否帶動了俄羅斯的投資成長?
答:沒錯。例如去年俄羅斯的投資成長了18%,這個數字接近我們需要的每年投資成長率。外人直接投資去年也達到最高點,有490億美元。
另外你應該注意到,俄羅斯近幾年來消費力大增,也帶動零售業的快速發展。
其實俄羅斯消費力成長比GDP成長率以及工業成長率來得高。每年零售業平均成長達12%~14%。
這不只在莫斯科而已,俄羅斯有11個超過100萬人口的都市,在這些大都市都可以看到愈來愈多零售業巨頭投入,例如外商有IKEA、Metro等。俄羅斯自己的零售業也在發展。
問:為何消費力成長比GDP多?
答:這很有趣。我想是因為俄羅斯人是東正教徒,我們喜歡花錢,比較不喜歡儲蓄。
事實上,經過很多年的匱乏與短缺後,當大家有了金錢、又有這麼多產品可以購買後,當然消費力就起來了。
不過我們必須承認,俄羅斯還是一個窮國家,約有12%人口收入在貧窮線以下。同時這個國家的退休金也很少,只有所得替代率20%,使得很多退休族都必須工作。所以像我絕對不會明天就退休!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全國最高10%與最低10%的收入差距是16倍;但是在莫斯科應該有40倍吧。
政府推四大業務,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問:那麼,這個國家的社會穩定度,到底是如何維持的?
答: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真的。因此我們商工總會決定扶植中小企業,因為這才能創造很多就業。這其實也是普丁與新總統想要推動的政務。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政府有四大優先推動業務:一是教育、二是健保、三是房屋、四是農業。這四大面向都跟照顧貧窮、縮短貧富差距與人才發展十分相關。
像4月1日,已經是今年以來第二次增加退休金的日子,又再增加6%,今年內預計要增加13%。平均月退休金目前約4000盧布,約167美元,這個錢要在俄羅斯生存是不可能的。
例如要讓每個學校都有網路電腦連線,都要有電腦。又如要在全國建設16個醫療中心,讓人民不必到莫斯科等大都市就能就醫、開刀。
在2020年前,政府計畫讓每個國民增加一平方公尺(one square meter per person)的住宅空間,代表在2020年前要在全國建造1億4200萬平方公尺面積的住宅。
還有交通建設也有很大空間成長。俄羅斯是世界第一大國,但是很多道路都集中在歐洲這一邊,在亞洲這一塊國土上,很多地方根本沒有公路。我們都笑說,很多「路」其實只是「方向」而已。不能因為西伯利亞偏遠就沒有好的公路系統。北歐國家就做得很好,再遠的地方都有好的道路,為什麼俄羅斯不行?
在俄羅斯共有五萬個村落沒有跟主要幹道連結,非常不方便。他們生產的牛奶都很難送到市場去,因為車子也進不去。
優惠中小企業,創造穩定社會的中產階級
問:俄羅斯的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與創業家精神如何呢?
答:事實上幾天前,國家發展委員會開會,主席是總統,成員都是部會首長、各州州長等,這還是第一次由新總統主持,其中最重要的議題就是談如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目前俄羅斯這麼大的國家只有100萬家小企業。除了給租稅優惠外,例如一般企業稅20%,中小企業是12%。我們還特別希望減少各種各樣的官僚檢查(inspection)。
在俄羅斯做生意,很多政府機構常常來做檢查,消防、衛生、環保、稅務……,任何政府機構都會來,無盡的檢查,這不只是官僚,也有貪污問題。讓小公司花很多錢應付這些貪污,根本沒有錢去擴充。因此國家發展委員會已經決定,至少一年內沒有檢查,而且若不及格,也不能罰款,最多只能提出警告。我相信這些對發展中小企業都有幫助。
俄羅斯的小企業占GDP比例只有12%,這太低了,在許多西歐國家小企業占GDP比重會達到50%。
問:為何要重視中小企業呢?
答:有很多面向。一、他們更有彈性、更創新。二、可以創造就業。三、可以創造更多中產階級,讓社會更穩定。
問:俄羅斯現在有巨富階級,也有貧窮階級,中產階級到底有多少?
答:我們俄羅斯人對於中產階級有一些客觀的指標。必須有一台車、一棟公寓、一棟度假用夏屋、收入至少家戶每人2000美元。這是我們一般認定的中產階級。我想用這個標準看的話,俄羅斯約40%的人達到這個標準。
國民購買力強,人口減少是隱憂
問:若是跟其他開發中大國相比,大陸 印度等,俄羅斯有何特別之處?
答:俄羅斯人口最少,少很多。如果看經濟成長率、生產率等指標,當然中國大陸都比較好。
但是若以每人平均所得的話,俄羅斯一定比較高。例如俄羅斯的國民所得已經明顯高過大陸等國,每人購買力已經超過1萬2000美元。
問:俄羅斯發展的潛在隱憂在哪裡?
答:人口減少,尤其亞洲部分國土人口正在快速減少。因此去年政府推出誘因,母親只要生第二個小孩,可拿到30萬盧布(新台幣37.5萬元)的補助,不是直接給現金,而是去申請,使用用途可以是用在教育、房屋修繕、醫療等。第三個小孩也是給30萬盧布,但成效如何還要看。因為一個婦女生一個小孩至少要十個月,所以要一點耐心。
問:國際輿論紛紛討論「俄羅斯回來了」(Russia is back),你怎麼看這樣的說法?
答:當然,俄羅斯已經變得愈來愈強。不幸的是,西方國家似乎不太喜歡俄羅斯又變得很強。他們希望俄羅斯很弱,仍在乞討、要錢。但是俄羅斯有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們仍然要成長、要壯大。不過我們當然要學習跟其他國家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