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溫哥華小暑探幽,藏不住的涼夏海灘私景

顧小崙
user

顧小崙

2025-07-31

瀏覽數 150+

離岸百米外小島。顧小崙提供
離岸百米外小島。顧小崙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編按:時值小暑,氣溫飆升的亞洲城市令人難耐,加拿大溫哥華卻以宜人氣候與絕美海景成為旅人最愛。作者以半日遊筆觸,串聯獅門橋、馬蹄灣、Whytecliff祕境海灘等地,描繪一幅城市與自然交織的畫卷,夏日慢活節奏,引人嚮往。

7月頭,亞洲各地已是高溫暑熱,雲城溫哥華還僅23度。小暑當天氣象是晴時多雲,沒那麼耀眼酷熱。

一早尚未飲咖啡,經過Oak街,見一pallet咖啡店,叫了一杯黑咖,香醇!飲後帶勁直駛獅門橋Lion Gate bridge。此橋建於上世紀30年代,與舊金山金門大橋同一設計公司,也等於是個試驗作品。全橋漆成湖綠色,橋面設置三線車道,中午前是由北溫經此橋入城使用雙線道,下午反之!中午經此恰逢換線之際。過橋左轉向西就到了西溫市中心。(過橋向東就是北溫)

15街與濱河路Marine Drive交叉口1533號找一間Savary Island餅店,一大盆粉色小繡球花懸在進門口,似在隨風迎客。可試其各式濃湯,附帶兩片麵包的簡餐。他們是以慢手服務出名,更出色是它的蘇打麵包soda bread,13大洋一條,值得順帶走ー條!

附近mall有一間德國腸店,開了30多年,竟然關門了!

Savary Island Pie Company。顧小崙提供

Savary Island Pie Company。顧小崙提供

20幾街向北邊山上別墅區,稱大英物業區British Property,上世紀初,是由生產黑啤的堅尼士家族開發的,連那個獅門橋也是他們建的!有一老同學購一宅於山巔,每逢七一國慶晚上,在此俯覽灣區煙花,但見點點閃輝卻不聞其聲,著實有點天上人間的感覺!

西溫山澗別墅。顧小崙提供

西溫山澗別墅。顧小崙提供

西溫山頭俯視雲中獅門橋。(patrick攝,顧小崙提供)

西溫山頭俯視雲中獅門橋。(patrick攝,顧小崙提供)

經由一號公路20分鐘向西,可達馬蹄灣Horseshoe Bay。再行一小時餘,可到Whisler度假勝地。

到馬蹄灣要入鎮前,得注意車道不小心,就會駛向登上渡輪那幾條線!

小鎮不妨下車蹓蹓,有幾間一線有灣景的餐廳,都不錯!

由小鎮向東回駛,至一個馬路小轉環處,有四個出口,左上是一號高速路,直去是濱河路回西溫,有一條明寫著前無出路No Exit的路標。一般人至此不敢前行,但如大膽,駛入不要懷疑,開車約七、八分鐘,可到一處勝景Whytecliff公園。

這兒有最乾淨公廁,無敵海景、灣景,小山坡爬行小絕壁,武俠小說中的海中孤島,崖間私密小海灘……,不少潛水客來此探幽!

尤其是那個彈丸小島,退潮時可沿著那條卵石灘涉水而登島,一探島上有沒有神仙,但切記漲潮前需返回!

年前來此公園仍可免費停車,如今就必須以手機操作繳費了!(沒手機沒Wi-Fi怎麼辦?)

灘邊觀海、枯木邊寫生吃西瓜,一樂也!匆匆兩小時轉眼而逝!

【遠見 x 未來親子】全家一起讀,孩子成長看得見:週年慶限定組再送這些>>

崖縫間私密小灘。(顧小崙提供)

崖縫間私密小灘。(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用吃剩的瓜饢做畫水彩畫的的水盅,畫出的畫有甘甜味!(顧小崙提供)

回程慢駛濱河路,沿岸畹延而行,見不少有景別墅矗建崖岸!

有一彎道可駛至燈塔公園,此處與史丹利公園一岬處的燈塔,是溫哥華港灣的兩大門神!

史坦萊公園的燈塔,背景就是獅門橋及西溫山巒。(顧小崙提供)

史坦萊公園的燈塔,背景就是獅門橋及西溫山巒。(顧小崙提供)

至25街右轉海邊有一海灘公園,此處東望可撇見獅門橋一隅。灘際潮水拍岸,不少加拿大鵝優游其間!

有一大理石球,雕刻著世界地圖,隨流泉轉動!

獅門橋一瞥。(顧小崙提供)

獅門橋一瞥。(顧小崙提供)

時近傍晚,一側的Beach House餐廳,戶外微風中落坐,試其鮮蝦翡翠義大利麵,味道雋永不俗!

叫了一份冰淇淋玄色蛋糕,吃到最後一口,竟然品出一粒珍珠來,奇哉!

該店供應生蠔,該不是蠔中出珠?還是廚娘珠環珠散落甜品中?不明!

看來店名應改為Pearl House。

浮生半日,滄海遺珠,多留些想像空間唄!

滄海遺珠。(顧小崙提供)

滄海遺珠。(顧小崙提供)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建築師;原文刊載於作者本人部落格,經同意重新編輯與轉載)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