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越南之後,柬埔寨儼然已經成為另一頭「亞洲新虎」。
柬埔寨雖然整體國力仍屬發展初期,但自2005年時,GDP成長率超過13%後,當年便引發國際持續矚目。
世界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金貝德(Stephane Guimbert)指出,柬埔寨從1998年至今,每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高達9%,是亞洲各國排名第二強,僅次於中國。2007年的成長率估計將達10%的水平。
《富比士》(Forbes)指出,柬埔寨南方海岸的油田吸引外資進入投資,當地房地產也火熱,去年吸引超過200萬觀光客入境旅遊,創下新高。柬埔寨股市也預計在2009年成立。
去年11月在首都金邊舉辦的一場投資會議,原本預計300人與會,卻擠進來自各國的500多人。
來自曼谷的經濟分析師布魯東(Christopher Bruton)驚訝地說:「我們從來沒見過大家對柬埔寨這麼感興趣!」
柬埔寨皇家集團(Royal Group)總裁兼CEO孟恩(Kith Meng)指出,「過去人們總認為這是個充滿戰亂與動盪的地方,但如今我們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一員。各地的人們都在朝這裡湧入。」
亞洲新虎柬埔寨,已經蓄勢待發,力創新高。
美洲/風暴未平 美國經濟現蕭條
受到去年次級房貸風暴、美元大貶等衝擊,以及市場普遍憂慮信用卡呆帳問題隨時可能爆發而致,美國消費力道趨於保守,經濟成長也逐步趨緩。
儘管宣稱美國經濟衰退仍言之過早,但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分析美國官方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多數州出現經濟蕭條趨勢,主要反映在房價下滑、失業率攀升等現象。
房地產無疑是受創最深的產業類別,主要以美國中西部和隱藏房地產泡沫危機的幾個大州(加州、內華達、亞利桑納、佛羅里達等)為最。
洛杉磯、聖地牙哥、拉斯維加斯、鳳凰城、邁阿密、底特律、坦帕等大城,房價均大跌10%以上。
失業情形則以美國中東部較為嚴重。尤以密西根州(Michigan)為最,主要受到汽車產業裁員所致,加上次級房貸影響,該州失業率高達7.6%,為全美最高。
歐洲/MBA排行重新洗牌
歐洲各國商學院目前已進入群雄並起、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法國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一度是歐洲最頂尖的商學院,僅有英國的倫敦商學院(LBS)、瑞士的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可與之相提並論。但根據經濟學人信息部(EIU)的全球百大MBA排行,INSEAD僅排第17名,落後歐洲其他7家商學院,如巴塞隆納的IESE、劍橋大學商學院等。歐洲商學院版圖,全面洗牌。
德國雖在2002年才設立國際商學院,兩年前才創辦MBA課程,但柏林的歐洲管理科技學院(ESMT)在今年1月才第三次開課,便吸引全球14國、共31位高階企業主管上門取經,ESMT不僅來勢洶洶,其背後更有德國政府與民間企業的鼎力支持,包括BMW、德盛安聯、博世(Bosch)、西門子(Siemens)、拜耳等公司都是ESMT的幕後支持者。
非洲/肯亞花卉產業崛起
「花卉大國」不再是荷蘭的專利。肯亞也吹起濃郁的花香,他們要成為「非洲的荷蘭」。
位於非洲東部的肯亞從1980年代起發展花卉農業,近年成果優異,大量鮮花輸往歐洲,搶攻天性浪漫的歐洲人荷包。肯亞花卉已占歐洲市場的1∕4強。
花卉目前成為肯亞第三大外匯收入來源,前兩名分別為旅遊業和茶葉出口。
但自去年12月總統大選後爆發內亂衝突,當地旅遊業大受影響,各式各樣的觀光、狩獵及套裝旅遊行程全面停擺;茶葉主要產地也因為遭逢戰亂而飽受摧殘,茶葉生產設備遭到戰火波及,損失慘重。於是花卉成為肯亞最主要、也最美麗的出口經濟支柱。
儘管康乃馨是當地花田主要作物,但象徵愛情的紅玫瑰才是主要收入來源。業者奈法沙湖集團(Lake Naivasha Growers’Group)指出,光是西洋情人節的玫瑰銷售額,就占了該公司年收入的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