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才子最後一位,蔡瀾,也在今年6月去世了。台灣人也許對金庸和倪匡比較熟悉,我本來也不太了解他,但在香港住了20年,常在電視上見到一個「老頭」主持美食旅遊節目,帶著多位美女全球吃吃喝喝,覺得很好奇。後來才驚覺這個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真是失敬,於是買了他的書來看,發現他寫了大約百本著作,充滿了智慧。
自此,蔡瀾便成為我的偶像之一,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說過:「人生苦短,能吃就吃;懂得享受吃的人,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年紀長短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得一天比一天好,像他去世前搬進香港五星級無敵海景飯店,每月花費百萬新台幣,聘請八人照顧團隊,包括護理師、按摩師、祕書等,每天過得快快樂樂,一路玩到掛 。
我之前寫的暢銷書《財務自由的人生》裡也有提到類似理論,但跟蔡瀾的人生觀比還是差遠了。有件私事我很少對外講,就是大約一年前,我在台北走路跌了一跤,額頭直接撞到前面階梯的上緣,血流不止,在銀行門口躺了十多分鐘,才被救護車送去醫院,結果傷口太大,第一家醫院不敢處理,被轉到台大醫院後縫了60多針,所幸幾天後順利出院。
後來醫師說我運氣真好,因為我受傷的部位是前頭額骨(全身最硬的骨頭),如果往後跌,傷到後腦就凶多吉少了(之前很多名人也是因為這樣走的)。當時躺在地上等救護車那十多分鐘,因為一直流血(那段時間有吃抗凝血劑),也不知傷勢多重,看到了人生跑馬燈,心想,如果一輩子努力賺的資產變成遺產,可就划不來了。當下決定如果這次可以活下來,就要跟蔡瀾一樣享受生活,像他講的,「是我玩這個世界,不是這個世界玩我 。」
有機會趕快去做,不一定還有「下一次」
其實,九年前我從投資銀行退休時就已想通,現在想得更通,錢是永遠賺不完的,當時放棄董事總經理的高薪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錢夠花就好,在投資銀行拚了15年,每星期高壓工作,超過百小時,沒有生活品質。全球飛透透,飯店當家住,看不到家人及朋友的日子,也應該改一下了。
蔡瀾對人生的態度值得效仿。我之前常覺得來日方長,很多事情以後再做,但受傷後發現,很多事情可遇不可求,當下不做,不一定還有下一次。請你回想一下自己的經驗,是不是有些事情當時沒做,現在想做,卻已經沒機會了(像我很想下次再回去的普吉島飯店,已經被海嘯沖走了),可能是人已經不在了,或年紀大、吃不下也跑不動了。
因此,隨時開始永遠不嫌晚,不一定要像蔡瀾住五星飯店、請八個助理,但可以問自己,如果你只剩一年的生命,會想做些什麼呢?如果知道答案,不要等下一次,現在做就對了。
(前外資第一名首席分析師,科克蘭董事長,台大國際政經學院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