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投票,該像手機轉帳一樣簡單

葛望平
user

葛望平

2025-07-25

瀏覽數 2,900+

取自Unsplash
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我們生活在一個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完成匯款、購物、報名的時代。從手機銀行到電子病歷、從遠距會議到自動報稅科技幾乎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對多數人來說,只要一支手機,就能掌握生活的全貌。然而,在如此進步的數位社會裡,有一項極為關鍵的民主機制,卻依然停留在上個世代:投票

每逢選舉,數百萬人仍需親自返鄉,排隊填寫紙本選票,只為了履行作為公民最基本的責任。這對許多在外地工作、就學、育兒或無法遠行的群體來說,不僅是一項負擔,甚至形成了實質上的參與障礙。當民主的參與,成為一場只有部分人能完成的任務,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整個制度設計的合理性?

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制度不願意

事實上,全球已有許多國家走在我們前面。在愛沙尼亞,早在2005年就開始實施網路投票。如今,超過50%的選民已透過安全的電子身份系統完成線上投票,效率與公正性兼具。

美國許多州實施郵寄投票與排名選擇制(Ranked Choice Voting),讓選民可以更靈活地表達偏好,同時減少選票浪費,使最終當選人更具代表性。瑞士則以區塊鏈為基礎,測試電子投票平台,在保障隱私與防篡改之間,找到一個嶄新的平衡點。

科技已經具備讓選舉制度升級的能力,問題從來不在於「能不能」,而在於「願不願意」。

民主的遲滯,讓誰被排除在外?

以我推動企業永續的經驗來看,一套制度如果不能反映現實、因應時代需求,就會逐漸把人推離它原本應該擁抱的核心。台灣目前的選舉制度,正在這樣不動聲色地排除一群人。

我們看見許多年輕人,人在外地、心繫家鄉,卻無法回去投票;許多偏鄉居民,交通不便、設籍困難;還有在照顧家人、輪班工作的民眾,只因無法在特定時間出門,就被剝奪了發聲的權利。這樣的低參與率,非但不能代表真實民意,更讓民主逐漸變成「可被操作的競技場」。

投票本該是每一位公民的權利,而不是一種選得起的人才有的特權。.

我們信任手機轉帳,為何不信任數位投票?

過去,阻礙數位投票的最大理由,往往是「安全性」與「認證困難」。但今天,當我們已能透過手機銀行轉帳百萬資金、完成房屋買賣簽約、申請護照與報稅,是否還能說「數位驗證不可信」?

以台灣為例,我們早已擁有自然人憑證、健保快易通、簡訊實聯制、數位簽章等一整套驗證系統。只要政治意志夠強、制度設計夠嚴謹,推動網路投票、手機投票、數位身分驗證的投票方式,並非難事。

我們不缺技術,缺的是制度想像力,以及一場願意讓全民參與其中的制度創新行動。

數位轉型,不只屬於企業,也該屬於政府

在企業界,我們談數位轉型,強調的是效率、信任與參與感的提升。這不該只屬於商業競爭的語境,也應該落實在公共政策中。

如果政府可以推動智慧城市、數位稅務、遠距診療,為什麼無法同步推進民主制度的升級?如果一家公司可以因為使用AI客服而提升用戶滿意度,政府為什麼不能導入數位投票系統,讓更多人願意參與公共決策?

這不是科技的問題,而是價值排序的問題。當制度願意優先考量人民的參與便利性與權益保障,就會開始設計真正「以人民為中心」的投票方式。而這也正是身為企業領袖,我願意站出來呼籲的原因。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真正的政績,是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權利

我衷心期盼,台灣的政治人物能從「爭奪權力」的思維,轉向「提升制度」的志業。

真正的政績,不應只是來自於一次次的民調與媒體聲量,而是來自一個個踏實的改革行動。例如:讓返鄉投票不再是年輕人心中的痛;讓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不必忍受排隊風險;讓每一位身處異地、卻深愛家園的公民,都能輕鬆地為國家做出選擇。

我們需要的不只是一場選舉的熱度,而是一場制度升級的行動。

給政府與企業的一封公開信

作為一位企業創辦人,我深知制度創新的不易。但我也知道,當我們願意以使用者的角度重新設計流程,許多「本來做不到的事」,其實只是「還沒有去做」。

因此我想在此誠懇呼籲:

• 給政府:請重新思考投票制度的未來,不是為了哪一黨的利益,而是為了民主的公平與完整。讓我們開始試辦遠距投票、手機認證與數位選務的技術驗證,逐步消除制度帶來的隔閡。

• 給企業:民主社會的健全,是企業永續最堅實的基礎。我們可以提供技術、資源與創新思維,一起投入公共議題,促成制度改變。

• 給所有公民:別讓傳統制度成為你參與的阻礙,讓我們一同呼籲、監督、推動更公平、更可信的投票方式,讓民主真正屬於每一個人。

民主的下一哩路,需要我們一起走

讓投票,成為一種現代的權利,不再是過時的義務。

投票,不該是一場交通與體力的挑戰,而是一場屬於每一個人的選擇權利。當數位科技已能串聯世界,我們有責任讓民主的實踐也能與時俱進。

我始終相信:最好的未來,是我們一起參與打造的。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歐萊德創辦人/董事長暨執行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